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研究員蔡昉近日在《北京日報》撰文指出: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特別強調發展數字經濟。數字經濟發展要想健康前行,必然要有一些充分的考慮。
一是要認識到數字經濟對就業崗位的影響。我們要探討如何讓新技術的發展和數字經濟的發展創造更多、更高品質的就業崗位,以及能夠讓那些被替代掉的工人重新找到更好的崗位。
二是重視當前勞動力“內卷”現象。當更多的人集中在生産率比較低的部門,甚至可能造成整體生産率進一步下降。雖然崗位還在,但是“新創造的崗位”比“破壞掉的崗位”的生産率還低。這不是我們數字經濟發展的初衷,必須重視,避免進一步發展。
三是必須把就業作為一個單獨的政策要求。要探索數字經濟時代勞動力市場制度形式。勞動力市場是一個配置人力資源的市場機制。人力資源是一個特殊的要素。勞動力這個生産要素的特殊性在於,它的載體是人不是物,人既是勞動手段,也是發展目的。其他物質要素可以優勝劣汰,但人卻不能,人在任何情況下都需要得到保護。因此,要結合兩種方式來予以配置。一個是市場供求機制,用工資來調節勞動力配置;還有一個是勞動力市場制度,包括最低工資制度、勞動合同制度、勞動立法執法,以及工會的作用等,均不可或缺。這種方式在數字經濟時代還會有新的要求,一個是要與時俱進,與新科技發展相適應;另一個是要特別針對新就業形態的情況,讓勞動者得到勞動力市場制度的保護。
(責任編輯:柯曉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