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商報
4月22日,有著422年曆史的杭州市勝利小學舉辦了校慶日系列活動,並聯合釘釘正式發佈教育資訊化工具“勝利釘”。
北京商報記者在走訪校園的過程中發現,勝利小學在校園內設立了電子班牌、自動測溫器、智慧語音助手等一系列智慧設備,用來輔助師生的學習和工作。其中,電子班牌上實時動態更新著學校的校級新聞、通知、資訊,以及班級動態、課表等資訊,學生也可在上面看到家長在釘釘班級圈發佈的照片。
據了解,“勝利釘”這一産品定位為校園數智化工作臺,由釘釘和杭州市勝利小學共同打造。作為學校統一的數字化平臺和入口,目前“勝利釘”已經上線了30款數字化應用,這些應用覆蓋常用的辦公、管理和教學場景,涵蓋了校務管理、教務管理、後勤管理、課堂教學管理、家校共育、五育融合等應用。
近年來,教育部等相關部門不斷出臺與教育資訊化相關的政策,加碼資訊化校園建設。但想要真正實現教育資訊化融合進校園,絕非一朝一夕可為,需要依靠巨大的財政投入建設硬體和搭建軟體層面的數字化平臺,同時,還要扭轉校內師生、家長的觀念,使其真正接納數字化平臺,而不是單純的“按照要求執行”。
杭州市勝利小學校長郭榮強簡單給記者估算了一筆賬:“全國53萬所學校,如果我們按照一個學校30個教室來估算的話,那就一共有1500余萬間教室。目前,基本上各個學校已經實現了電子白板的全覆蓋,那麼國家光在這上面的投入就至少需要2000億元左右,更何況這樣的設備在經過5、6年的時間就需要更新換代,這是相當大的投入。”
但僅靠財政投入建設教學硬體,不同步建設數字化平臺,再優質的教育硬體設施也很難發揮出真正的效用。也因如此,各類學校探索校園資訊化路徑時,建設像“勝利釘”這樣的數智化平臺尤為重要。郭榮強談道:“我們開發的應用必須是簡潔可操作的,讓教師在忙碌的工作中快捷高效地找到自己要使用的應用。”
在很多投資人看來,政策加持和技術的迭代更新讓教育資訊化成為了一門好生意。同時,教育相比技術存在一定的滯後性,這也讓教育資訊化可探索增長的空間加大。
而以釘釘為代表的網際網路公司,也正是瞄準了教育資訊化賽道的前景和平臺化搭建的可能,不斷加碼教育資訊平臺建設。
據統計,釘釘自2019年3月公佈“未來校園”解決方案以來,加碼教育資訊化的動作越來越頻繁,從上線學生號到教師工作臺再到局校家管理服務平臺,“勝利釘”的發佈也成為釘釘首個校企共建的數字化樣板。在“勝利釘”發佈之後,如何開發適配其他學校的專屬數字化平臺同樣值得關注。在釘釘教育資深總監逍雪看來,只要人在,教育就可以隨時發生。“在這個過程當中,要讓所有的技術賦能一線教育,最大的價值就是真正實現教育賦能增效。”
值得一提的是,發展教育板塊已經成為眾多網際網路巨頭的重要戰略佈局,在釘釘之外,騰訊會議、Classin、企業微信、UMU、雲視訊等多個産品都是目前使用較多的可用於校園的數字化平臺。此外,從二級市場的融資情況來看,教育資訊化領域在今年頗受資本的關注。據IT桔子數據顯示,2021年發生在教育資訊化領域的融資事件多達34起,在2021年教培行業所有融資事件中的佔比超過1/4。未來的教育資訊化市場,是百家爭流還是巨頭壟斷,都值得期待。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在談及教育資訊化時表示,在發展數字化的同時要貼合學生個性的多樣化,也要增強大家數字化的意識和觀念。“用數字化實現多樣化,而不是單一模式,我認為這是最關鍵的一點。”
(責任編輯:柯曉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