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時候了,還在用“平臺造神”闡釋網紅現象?
近期,因為文博知識豐富、直播活潑有趣,“聽泉鑒寶”在網路走紅;而在河南,模倣岳雲鵬的“中原小岳岳”同樣爆火,漲粉無數。多個行業逐漸涌現出的網紅,再次引發演算法與“平臺造神”的討論。有聲音認為,這些網紅的爆火就像是一門玄學,無法知曉和預測;也有聲音認為,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有幾個網紅陸續出現,背後是人為或技術操縱的結果,直指網紅現象背後有演算法和“平臺造神”的驅動。
不論是“中原小岳岳”“聽泉鑒寶”,還是更早的“郭有才”、于文亮……普通人突然爆火,迎來“潑天流量”,引發關注討論自是難免。“人人都有麥克風”、網路主播成為新職業的時代,追溯網紅如何走紅,探求尋找可複製的經驗,更是一種“路徑依賴”。事實上,“網紅爆火無法預測”也好,是演算法和“平臺造神”也罷,看起來有其道理,但都顯得偏頗和極端。這種基於自身知識、經驗常識和視野架構得出的結論,不僅簡單粗暴,也抹殺了“爆火”背後許多人的努力。
網紅之所以會“紅”,特色、創意、風格、領域等維度的內容因子,是其“生命線”。文化資訊生産領域流行的“內容為王”,在搞笑、才藝、汽車、知識等領域網紅身上,同樣適用。此前,騰訊研究院的調研分析發現,網路紅人的個人品牌建立過程中,需要具備極端顏值、獨特風格、互動積極和故事建構四個方面屬性中的全部或大部分。而網紅的走紅,則主要依靠受眾群體的三種心理——群體歸屬感,想像的投射和娛樂消遣。儘管如今是一個內容和節奏“短平快”的時代,但可以看到,一個普通人能夠走紅,與其本身的定位、特色、努力和堅持等特質,密不可分。忽視這一點,是偏頗、武斷的。
而從網紅為什麼“紅”的底層邏輯來看,主要的驅動是群體情緒、用戶心理和互動黏性。諸如平臺演算法、分發邏輯等技術工具,最多只能算“被動的主動”,而不是“主動的介入”。一個普通人能不能紅、會不會紅,平臺和演算法説了不算,而是靠網路網下粉絲的“一鍵三連”、網站和媒體的關注報道等因素共同驅動。
事實上,有不少網紅在手機螢幕上紅起來之前,線上下已經早火了。比如,開封王婆、郭有才、劉畊宏等等,都是此類代表。而諸如淄博燒烤、董宇輝等的爆火,一些短視頻平臺更是“被動”跟著“吃肉喝湯”,迅速對接,做好相關的運維服務。也就是説,不論是在哪個平臺,演算法更多只是作為一種中立性工具,幫助內容在合適的時間和地點被更多人看到,而不是把某個網紅的內容“硬塞”給更多人。“演算法選中了誰”“平臺造神”等説法,是將演算法和平臺的作用放大為決定性因素,讓人自然墜入了陰謀論陷阱。
注意力快速變化的新媒體時代,相比網紅會不會紅、為什麼紅,網紅能紅多久是更重要的課題,因為這是一門極具專業性、綜合性和價值性的學問。這些年,不論是人還是城的網紅,公眾早已見過了許多。有的網紅城市,靠著地方政府的鼓勵引導、人才引進扶持以及公共服務的提升完善而變為了“長紅”。有的網紅,則因為特色不足、後勁乏力、口碑“翻車”等因素而快速“退熱”、曇花一現。這從另一個側面正説明瞭,不論是網紅的人還是城,尤其需要眼光清晰、專業運營和團隊協作,靠演算法系統和某個平臺是“造”不出來的。
每個時代都有其網紅。網紅現象的出現,是“多因一果”的特殊網路文化現象。這背後,既有社會情緒的和群體心理的體現,也有地方政策扶持和相關平臺的策略反映,更有個人、團隊、資源、專業能力等的共同合力。正如有學者研究發現的,“個人魅力+團隊運作+資本推動將成為未來網紅的發展方向。也只有依託專業的力量,網紅才有可能實現IP化,保持長期的生命力。”那種把普通人成為網紅歸因為“玄學”或“平臺造神”的思維,是片面武斷甚至極端的,更是對他人創意、才能和勞動奮鬥的抹殺。(文/宋凜)
(責任編輯:朱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