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一:王女士家中墻面滲水,商家説是地面防水層問題,往地面打孔注膠。(消費者供圖)
圖二:兩位師傅帶的幾桶注膠材料及工具。(監控截圖)
南方雨季即將來臨,防水補漏行業迎來旺季。網上不少廣告宣稱“免敲磚、施工快,當天補,當天用”,受到消費者的關注。3月13日,家住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的消費者王女士因陽臺漏水,在網路平臺上找了一家頗受好評的“本地金科防水補漏科技”店舖,花費了2.46萬元,結果不但漏水問題沒解決,維權還陷入了困境。《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調查發現,防水補漏消費投訴多發,商家宣稱用新技術注膠堵漏,事先不報總價,操作時越灌越多,收取高額費用,很多消費者上當受騙。
施工2小時索要2.46萬元
王女士向《中國消費者報》記者反映,她家陽臺洗手池上方的天花板滲水,她想找個師傅來修,3月13日在網上用“做防水”為關鍵詞搜出一個評價超過5000條、頗受好評的“本地金科防水補漏科技”店舖。王女士打電話諮詢,商家説可以去現場免費勘查。王女士便加了師傅阿東的微信,告知了自己家的地址。
3月13日下午,阿東帶了一名同事到府查看,説陽臺能做防水,收費要按材料計算,一公斤700元。兩人還查看了衛生間,發現也有滲水,就對王女士説:“不用砸地磚,打個孔,注入膠水就行,也按材料收費,180元一公斤。”一聽對方説不用敲磚就可以修,王女士有點心動,問大概需要多少材料、多少錢。兩位師傅不正面回答報價,只説“不清楚會用多少材料,用多少算多少,要施工完才能知道”。
王女士同意對方施工。兩位師傅拎來幾桶沒有商品標識的材料,開始在陽臺塗料,並在衛生間打洞灌注。不到兩個小時,幾桶材料都用完了。對方説衛生間用了42.5公斤水固化材料,收費7650元,陽臺用了塗料24.5公斤,收費17150元,總價2.48萬元,優惠200元,實收2.46萬元。王女士付款後,對方既不給票據也不給保修卡。
3月14日,王女士看到衛生間依舊滲漏,感覺上當受騙了,便諮詢業內人士,得知按她家實際情況,陽臺、衛生間補漏工程的總體費用為幾千元。王女士再次查看商家資訊,發現其標注的是“個人認證”,而非“企業認證”,並聲稱“個人從事零星小額交易活動,依法不需要辦理市場主體登記”。根據商家提供的線下地址,王女士到府查看,發現是一家眼鏡店,便向商家詢問營業地點,商家馬上就將她微信拉黑了。
3月15日,王女士以“商家用‘三無’産品、無合同、無發票、高價收費”為由,在網路平臺上投訴。3月16日,該商家在平臺上回復稱:“用戶惡意投訴,2.46萬元收費項目涉及衛生間滲水、陽臺漏水、陽臺外墻高空作業,有什麼理由可投訴的?”然而,該商家並沒有回復産品、發票、保修等關鍵問題。
3月23日,王女士告訴記者,由於商家是個人認證且已被平台下架,她與商家又沒有簽訂正規合同,直接向商家轉的賬,沒有通過平臺支付,因此存在取證難等問題。而發佈該商家資訊的網路平臺在這起交易中並未收取仲介費用,通過司法渠道向平臺索賠的希望也比較渺茫。
近日,經福州市消委會調解,網路平臺同意保險賠付5000元,並已封了商家賬號。但商家仍拒絕給王女士退款。
防水補漏施工套路多
據王女士介紹,微信上有一個群,100多名群員都是在網上遭遇過防水補漏套路的網友。群中有7名網友給《中國消費者報》記者發來了投訴信。搜索“防水”等關鍵詞,記者在黑貓投訴平臺上找到3231條相關投訴,其中許多都與王女士的投訴相似。
近日,記者登錄網路平臺查看被訴商家情況,頁面顯示“您搜索的服務已下架”。記者用“免砸磚防水補漏”為關鍵詞在網路平臺上搜索,找到排名靠前的“本地雨晴防水補漏”“宇虹防水補漏”等5個商家的信用檔案,好評率多達1600多條,而這5家也都是個人認證。
福州一家知名防水企業負責人林經理在接受《中國消費者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早些年,大街上隨處可見一些防水補漏施工隊開著麵包車,車頂車身貼滿“專修樓房漏水”“防水補漏高壓注漿”等廣告招牌。這些維修人員並非專業人員,大多未經防水資質培訓,遇到漏水問題一律打洞注膠,用的材料也是價格低廉的“三無”産品,很難達到防水補漏效果。如今,這些人改頭換面,從線下轉為線上,通過網路渠道投放廣告,接單量更大更廣。他們打著本地、專業、新科技、施工快等招牌,以低價、保質吸引消費者下單,可最終不但結算遠超預期,漏水問題也依舊難以解決。
通過整理網路相關投訴,記者總結出防水補漏施工隊的常規套路:宣稱不用砸地板瓷磚、使用防水新技術、保修10至20年等在網上先吸引客戶。事先不報總價,操作時越灌越多,收取高額費用,不管保修。據調查,所謂的防水“新技術”一般指通過打孔,用高壓泵灌注兩種膠水材料堵漏填縫,其中使用的水固化材料水溶液,成本一公斤幾元至十幾元,但商家報價通常高達一公斤100至360元。免砸磚注膠防水的報價手法基本都是論斤計價,起初只報單價或聲稱只需很少的材料,直至施工完畢後才告知消費者使用了大量灌注材料,並計算出高額材料費。
消費者享有知情權
福建省消委會工作人員表示,由於商家非市場主體,一旦出現糾紛,消費者索賠困難,最終難以得到賠付或只能得到平臺承諾的少量保險賠付。
福建新世通律師事務所律師吳曉珊表示,消費者有知情權,可要求提供防水補漏的服務方明確告知怎麼計價,提供費用相關的明細和票據,告知人工費和材料費具體數額。若發現對方涉嫌欺詐或強迫交易,可通過投訴等方式積極維權。
福建省消委會法律研究中心主任洪序耿律師認為,防水補漏施工隊涉嫌無證無照經營,應予以查處。消費者所遇到的商家,不屬於《電子商務法》《網路交易監督管理辦法》規定的“個人利用自己的技能從事依法無需取得許可的便民勞務活動”等免於市場主體登記的情形,實質是主要以銷售防水商品為行銷模式,並非以個人技能勞務作為計酬方式。另外,防水工應當依法取得相應資質,並非依法無需取得許可的情形。同時,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沒有提示未辦理市場主體登記的經營者依法辦理登記,違反了《電子商務法》的相關規定。此外,即使防水補漏施工隊是以個人認證的方式從事網路交易活動,如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依法要求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提供商家的真實名稱、地址和有效聯繫方式,若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無法提供,消費者可直接要求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承擔賠償責任。
北京東方雨虹防水技術有限公司福建區域代表錢文軍經理提醒消費者,要選擇有固定經營場所的正規公司,打官方服務熱線聯繫登記預約,考察施工人員資質,了解施工方案,以及使用材料的名稱、廠家、生産批次、合格證明等資訊,簽訂正規合同,明確報價單明細以及雙方責任義務;保留施工記錄、交易憑證、支付憑證、施工人員資訊等證據,以備後續維權使用。
(責任編輯:柯曉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