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2022年中國網際網路公益峰會線上開幕。繼去年倡導行業“數字共建”後,本屆峰會以“數字有新益”為主題,更聚焦于公益數字化成果共用和交流。騰訊集團高級副總裁、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理事長、中國網際網路公益峰會組委會主席郭凱天發表了主題演講,以下是演講全文。
各位線上的公益同仁,廣大愛心網友們,大家上午好!
很高興大家又見面了。
2020年,因為疫情,峰會第一次線上上舉辦,被稱為“最特殊”的一屆。轉眼兩年時間,我們對於線上辦會、線上協作,對於線上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經從處變不驚,過渡到了習以為常。
可以説,疫情在某種程度上將在未來深刻地改變人類,改變社會,當然也將改變我們公益行業。值得慶倖的是,無論疫情怎樣想把世界切割成一個個孤島,數字技術把我們連在了一起,公益的精神把我們連成了一體。
郭凱天 騰訊集團高級副總裁、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理事長、中國網際網路公益峰會組委會主席
前不久和公益朋友聊天,説現在充滿挑戰和變化,讓大家感覺捉襟見肘。我相信大家多少都有共同的感受。
變化帶來了挑戰,也帶來了新的機遇。抓住機遇,首先是抓住主要矛盾。
十九大分析現階段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就是一把鑰匙。
這兩年,社會對共同富裕、第三次分配、鄉村振興、可持續發展都有了更廣泛的共識,和更堅決的投入。仔細打量這些理念,我們會發現,它們其實都跟“不平衡”“不充分”息息相關。
“不充分”對應著“量”的增長,面向進步和發展;“不平衡”對應著“質”的進步,面向公平與和諧。用這樣的眼光來審視我們所投身的公益事業,很多問題就會變得清晰起來。
2020年,全體公益夥伴在騰訊公益平臺籌得的善款,有90%捐給了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項目,我們就拿它來觀察這些年來公益視點的變化。
相信我們同行都給鄉村捐過善款、捐過衣物、搞過送醫送藥,那時候,主要是解決身體上的溫飽;到後來,我們開始支教、做職業培訓、建資訊平臺,為的是培育知識和能力;到今天,我們實施“耕耘者計劃”、培養鄉村CEO,就已經是要造就領軍人物,支援他們在鄉村振興裏開風氣之先。
古話説“上善若水”,公益就像水一樣,始終尋找世界的低處,填補“不平衡”的落差,又不斷掀起新的波瀾,在“充分”和“不充分”之間一浪一浪地前進。
公益慈善,渡人渡己,就好比過河,不解決橋和船的問題,過河就是一句空話。
飛速發展的數字技術,就是給公益行業送來了新的橋和船,這也是我們去年峰會首次提出數字公益倡導的根本原因。
我想很多人都記得,去年河南水災涌現的“救命文檔”,就給應急救助系統帶來很大啟發,也提高了公眾對於線上協作功能的預期,以至於從那以後,線上文檔幾乎成了救災互助的標配。
這也意味著,我們這些公益活動供給端的人,同樣面臨著自我數字能力的升級,比如説,去研究這個文檔如何搭建,又如何順暢運轉,只有這樣,將來出現對線上文檔的應急需求時,身處一線的公益機構,才有可能第一時間把這種模式跑起來。
這次峰會推出了“技術公益主題雲展館”。搭建了一個有100多個技術公益應用案例的窗口,同 時也搭建了一個服務於公益事業需求的平臺,歡迎大家都去看一看,怎樣讓技術、技術志願者、資金資源更好地對接起來。
回到這次大會的主題,數字有新益,到底新在哪、益在哪?
我想:
第一個層次,數字自益。
借助數字化技術,我們完全有能力創造條件,讓人們靠自己、靠工具,過上體面的、自主的生活。
中國有超過2780萬聽力障礙者,和澳大利亞的人口差不多。 其中相當一部分人在使用助聽器或者人工耳蝸,這些設備需要定期調整,一次的開支就不小。在過去,他們不可避免要求助他人。但現在,借助AI技術,通過一款30M(兆)的輔聽App,聽障朋友就可以自助解決了。
再比如,清華大學未來實驗室的“盲人用電腦項目”,把傳統的圖片變成可以觸摸的圖形圖像,讓盲人也能閱讀文字和圖形表達。
當然,數字技術是有門檻的。這就需要在技術適老化、資訊無障礙等方面,做出更多。比如夕陽再晨的智慧助老項目,就計劃通過線上課堂為主的形式,大規模、成體系地為社會提供服務。
第二個層次,數字互益。
跟“自助”相對應的,是“助人”,我們要為助人者持續提供數字化手段。
深圳疫情期間,我們和深圳團市委專門開發了一個“志願深圳”小程式,幫助深圳超過270萬志願者快速、高效地參與志願服務。
這個案例背後並不簡單,因為很多熱心助人的用戶,儘管時間充裕,但年齡、習慣等原因,對網際網路産品的熟悉程度有限,過往PC版本需要填寫十幾項資料,字體又小,導致許多人空有一腔熱情,卻在註冊報名環節鎩羽而歸。
為此,負責小程式的團隊對移動端頁面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造,把報名流程、字體大小甚至曬圖分享的功能都進行了適老化改造。這些看不見的幕後工作,無法用數據來體現,但卻把助人者成功地連接在一起。
很多時候並不是人們缺乏助人的精神和動力,而是參與的門檻太高,或者根本不得其門而入。“數字化”不僅僅是我提供了一個線上參與的方式就了事了,還應該綜合人性化、適老化等多方面的考量,真正從“能用”邁進到“好用”甚至“愛用”。我相信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裏,整個公益行業會關注起這個問題。
第三個層次,數字公益。
有人説,所謂“公”,就是“讓每個人為每個人”,通過體系化的平臺,把善意連接成一張流動的、數字化的網路,從而讓每個人的公益理念、責任感凝聚起來。
從這個意義上講,數字技術可以實實在在地降低行善的成本,提高公益效能。比如在我們今年的技術公益雲展會上,萬科公益的案例。他們這些年在開發中國城市垃圾地圖項目。他們希望借助網際網路以及數字化分析,協助城市、社區落實垃圾分類政策,推動垃圾産業相關資訊公開及合規,提升公眾垃圾分類的意識。這是一項需要長期付出的項目,但它的價值不言而喻。
騰訊公益也在推進“數字公益創投計劃”,我們希望以公益技術和創新之力,助力行業夥伴提升運營模式和效能,並通過支援優秀案例的複製和擴展,以營造在比如資訊無障礙、應急救災、生態環保、文化遺産保護、科技助老等領域全新的、可持續的公益生態空間。
最後,説實話。眼前的這個時代,讓人開始覺得它進入了動蕩和不確定。但我們同時也應該看到,它有疫情造成的封閉,更有數字化帶來的開放和連接;它有國際局勢的不安,更有對數字未來世界發展的堅信和期盼;它有經濟下行的壓力,更有鄉村振興、共同富裕的美好憧憬和努力。
數字有新益,我們所有的公益同行人,相信數字的助益,相信公益的力量。
謝謝大家!
(責任編輯: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