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萬美元購入的NFT(NonFungible Token,非同質化代幣),拍賣時最高出價竟然只有280美元,這一奇聞讓創造了無數暴富神話的NFT,終於走下神壇。
對於NFT的泡沫風險,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證券業協會4月13日聯合發佈關於防範NFT相關金融風險的倡議。倡議提出,堅決遏制NFT金融化證券化傾向,不在NFT底層商品中包含證券、保險、信貸、貴金屬等金融資産,變相發行交易金融産品。
中國社科院金融所金融科技研究室主任尹振濤對《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表示,三大協會的倡議,既肯定了NFT的潛在價值,也對NFT炒作風險進行了提示,為後續進一步強化NFT領域的監管打下了良好基礎。
NFT市場持續升溫
NFT是通過區塊鏈技術加密某張圖片、電子專輯或其他數字作品,使其具有唯一性,避免了被篡改、被複製的可能性,從而形成了一套有效的確權體系。
2021年3月,推特發佈的首條推文NFT在加密資産市場平臺Valuables出售,被加密貨幣企業家Sina Estavi以290萬美元高價買走。NFT由此“出圈”進入公眾視野,市場不斷升溫。有數據顯示,2021年全年NFT的交易額超過230億美元。
國內也同樣掀起了一股NFT熱潮,不過國內平臺更多地使用“數字藏品”一詞代指NFT。去年以來,包括騰訊、阿裏、網易、百度等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入局。其中螞蟻集團于去年8月成立了數字藏品平臺“鯨探”,騰訊也于同期推出了“幻核”平臺。此後,阿裏拍賣、百度超級鏈、唯一藝術、斑馬版權等平臺也紛紛上線數字藏品。
搶著入局的還有數字藏品玩家。3月25日,TME數字藏品聯合騰格爾發行《天堂》25週年紀念數字黑膠,開售僅3分鐘,8000份數字黑膠就被購一空;3月29日,由嵩山少林寺武術館與華冠文化、意樹數藏聯合打造的中國功夫系列數字藏品——功夫守護者,上線10分鐘即全部售罄;4月2日世界自閉症關注日之際,澎湃新聞發行的首款數字藏品——原創動畫視頻《一個自閉症孩子對母親愛的告白》,上架僅54秒便告售罄。
上線即售罄,這儼然成為火爆數字藏品的代名詞。日前,《中國消費者報》記者在某平臺上嘗試購買一款數字藏品,開售當天掐著商品上架時間進入購買頁面,系統提示“顧客太多請等待”。退出重新點擊時,商品圖片下已赫然標注“已售罄”。
數字藏品玩家小張告訴《中國消費者報》記者,和以前搶春運火車票一樣,數字藏品也要搶,手速、網速、操作經驗……這些都很重要。
泡沫嚴重風險重重
在數字藏品搶著發行、購買的同時,NFT的炒作風險也逐漸顯現。
記者在一些數字藏品平臺看到,一張普通的數字藏品圖片,有的已被標上了萬餘元的高價。同時,雖然主流平臺官方均不允許數字藏品轉售,可國內數字藏品的私下交易卻始終存在。有的原價不到10元的數字藏品,在一些二手平臺被炒到了上千元,賣家獲利上百倍。
不過,這種炒作面臨找不到接手人的風險。4月7日,SinaEstavi在加密資産市場平臺OpenSea上標價4800萬美元出售首條推文NFT,結果只收到了7個投標,最高競標價格不足300美元。從290萬美元到不足300美元,該款NFT一年時間裏價值幾乎歸零。
除了炒作帶來的巨大泡沫,NFT還有詐騙跑路等其他風險。4月1日,周傑倫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其持有的無聊猿“BAYC #3738”NFT已被盜,疑似被釣魚攻擊。根據區塊鏈鏈上數據追蹤,周傑倫的4枚NFT已經被攻擊者售賣,獲利約54萬美元。小張則告訴記者,近期有一家數字藏品平臺跑路了,有用戶為了抄底,在這個平臺上虧了近百萬元。
遏制金融化證券化傾向
為防範金融風險、保護消費者權益,三大協會于4月13日聯合呼籲會員單位共同發起倡議,堅決遏制NFT金融化證券化傾向。
倡議提出,踐行科技向善理念,合理選擇應用場景,規範應用區塊鏈技術,發揮NFT在推動産業數字化、數字産業化方面的正面作用,確保NFT産品的價值有充分支撐,引導消費者理性消費,防止價格虛高背離基本的價值規律。同時,真實、準確、完整披露NFT産品資訊,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選擇權、公平交易權。
倡議號召各會員單位堅守行為底線,不在NFT底層商品中包含證券、保險、信貸、貴金屬等金融資産,變相發行交易金融産品;不通過分割所有權或者批量創設等方式削弱NFT非同質化特徵,變相開展代幣發行融資(ICO);不為NFT交易提供集中交易(集中競價、電子撮合、匿名交易、做市商等)、持續掛牌交易、標準化合約交易等服務,變相違規設立交易場所;不以比特幣、乙太幣、泰達幣等虛擬貨幣作為NFT發行交易的計價和結算工具;對發行、售賣、購買主體進行實名認證,妥善保存客戶身份資料和發行交易記錄,積極配合反洗錢工作;不直接或間接投資NFT,不為投資NFT提供融資支援。
尹振濤表示,倡議在肯定NFT作用和價值的同時,核心是遏制NFT金融化證券化傾向,防範由此産生的金融風險。“將文化藝術産品變成數字資産,適應了數字經濟時代的發展。但是,如果將文化産品NFT後變成金融産品,或者進行炒作使其變成投資産品,以及將NFT打包、拆分和證券化,都會帶來風險。”尹振濤説。
在尹振濤看來,典型的NFT騙局有三類:一是把NFT包裝成金融産品,鼓勵或誘導大家去投機炒作買賣;二是通過非持牌的交易所或網站進行類似股票的交易;三是代為融資投資,進行杠桿操作。
數字藏品尚存法律空白
記者了解到,2021年10月,國家版權交易中心聯盟聯合中國美術學院、浙江省杭州網際網路公證處,以及國內頭部網際網路企業共同發佈了《數字文創行業自律公約》。在這一NFT行業首個自律公約中,各參與主體表示,堅決反對一切形式的數字藏品炒作,堅決抵制任何形式的以數字藏品為名,實為虛擬貨幣相關活動的違法違規行為;堅決抵制任何形式的將數字藏品進行權益類交易、標準化合約交易等違法違規行為,反對數字藏品金融産品化。
值得注意的是,微信平臺近期對數字藏品的規範採取了行動,多個數字藏品的小程式和公眾號遭封禁。對此,騰訊微信團隊3月30日稱,根據國家相關法規,為防範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微信公眾平臺近日對炒作、二次售賣數字藏品的公眾號及小程式進行規範化整治。
尹振濤指出,目前在國內,對數字藏品的監管尚處於空白地帶,因此三大協會採取倡議的形式號召會員單位加強自律。對於消費者來説,如果不是從支援數字文化産業的角度進行消費,而是妄圖通過炒作買賣數字藏品來進行投資獲利,很可能會虧損,而且是不受法律保護的,所以投資需要謹慎。
倡議也呼籲廣大消費者樹立正確的消費理念,增強自我保護意識,自覺抵制NFT投機炒作行為,警惕和遠離NFT相關非法金融活動,切實維護自身財産安全。如發現相關違法違規活動,應及時向有關部門舉報。
●相關連結
NFT侵權第一案宣判
4月20日,杭州網際網路法院官方微信公眾號披露,該院于當日公開 開庭審理奇策公司與杭州原與宙科技有限公司侵害作品資訊網路傳播權糾紛一案,並當庭判決被告立即刪除涉案平臺上發佈的“胖虎打疫苗”NFT作品 ,同時賠償奇策公司經濟損失及合理費用合計4000元。
據了解,該案涉及IP為漫畫家馬千里創造的“我不是胖虎”(以下簡稱胖虎)動漫形象。原告奇策公司經授權,享有“我不是胖虎”系列作品在全球範圍內獨佔的著作權財産性權利及維權權利。原告發現,被告經營的“元宇宙”平臺上,有用戶鑄造併發布“胖虎打疫苗”NFT,售價899元。該NFT數字作品與馬千里在微網志發佈的插圖作品完全一致,甚至在右下角依然帶有作者微網志浮水印。奇策公司將杭州原與宙科技有限公司訴至法庭,要求被告停止侵權並賠償損失10萬元。
被告辯稱,其係第三方平臺,涉案作品係平臺用戶自行上傳,無需承擔責任,在事後審查發現侵權後,已經將涉案作品打入地址黑洞,盡到了通知刪除義務。
杭州網際網路法院審理認為,被告公司經營的NFT平臺作為NFT數字作品交易服務平臺,未盡到審查注意義務,存在主觀過錯,其行為已構成幫助侵權。據此,法院作出上述判決。
杭州網際網路法院指出,在當前法律沒有明確規定的情況下,本案對NFT以及NFT數字作品的性質、NFT交易模式下的行為界定、NFT數字作品交易平臺的屬性以及責任認定停止侵權的承擔方式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並形成了相應的司法審查標準,係涉及NFT數字作品的新類型典型案例。
主審此案的法官表示,本案審理過程中,明確NFT數字作品交易行為受資訊網路傳播權所控制,明確NFT數字作品交易平臺應承擔更高的審查注意義務,明確NFT數字作品交易不適用著作權領域的“權利用盡”原則。由於NFT數字作品一旦完成交易轉移,即無法在所有的區塊鏈上予以刪除,因此,法院還創新了NFT數字作品停止侵權的承擔形式,即將侵權NFT數字作品在區塊鏈上予以斷開,並打入地址黑洞以達到停止侵權的效果。
(責任編輯:柯曉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