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商報
5月的大崩盤之後,加密貨幣市場一蹶難振,6月的交易量更是直線腰斬,雖然比起去年仍要高出不少,但已經足以説明眼下市場的涼熱了。不過,這還沒完,畢竟監管的浪潮還只是開了個頭,從美國到亞太,從中東到歐洲,立法者們的態度已經足夠明確了,加密貨幣的日子或許不會太好過。
下滑42.7%
雖然已有預感,但6月的數據多少還是有些令人咋舌。當地時間週一,倫敦數字貨幣研究機構CryptoCompare發佈的最新研究報告顯示,由於價格下跌和市場波動,6月,在Coinbase、Kraken、Binance和Bitstamp等主要數字交易平臺,全球加密貨幣交易量下降42.7%,至2.7萬億美元。
具體而言,6月單日成交量最大的一天是6月22日,為1382億美元,這一數字較5月的月內高點也已經大幅下降了42.3%;同時,6月加密貨幣衍生品的成交量下降40.7%,至3.2萬億美元。
延續5月的趨勢,6月比特幣的價格跌多漲少,最低一度達到28908美元的低位,6月累計下跌6%,5月則暴跌了35%,而在4月,比特幣曾飆升至約6.5萬美元的歷史最高價格。由於價格波動幅度收窄,所以6月交易量也隨之大幅下降。
從平臺來看,CryptoCompare表示,雖然眼下正處於全球監管機構的審查中,但Binance目前仍保持著數字加密貨幣現貨交易量最大平臺的地位。Binance平臺6月的交易量環比下降幅度高達56%,其交易值達到6680億美元。而在5月,Binance的日交易量一度達到920億美元的歷史峰值。
“隨著中國監管層保持對比特幣挖礦活動的限制,加密數字貨幣受到的衝擊仍在持續,”CryptoCompare表示,“由於價格下跌和波動性下降,現貨成交量出現下降。”
雖然一系列數據與5月相差甚遠,但比起去年同期,交易量還是要高出許多,比如Binance的交易額比去年同期增長了近10倍。數字加密貨幣市場數據提供商Kaiko的研究主管克拉拉·梅達莉也指出,“在6月,幾乎每家數字交易平臺的交易量都在下降,但總交易量仍比一年前同期高”。
同樣持積極態度的還有加密情緒數據提供商Trade the Chain的研究分析師Mancini,Mancini預計,波動性和交易量將回到之前的高點。
監管此起彼伏
截至北京時間7月13日16:50,比特幣價格報33224.2美元,日內跌幅達3.39%。種種數據顯示,加密貨幣市場仍然在低谷打轉。
金融科技專家蘇筱芮表示,6月加密貨幣交易量下滑得非常明顯,監管確實可以作為主要因素,實際上加密貨幣的監管風險始終存在,但連日來愈發嚴厲的監管環境使得市場信心産生了較大程度的動搖。
而眼下,監管風暴卻沒有停歇的態勢。就在7月12日,印度和紐西蘭又傳出了不利於加密貨幣的信號。
週一,據The Daily Hodl報道,印度立法者正準備提交一項加密貨幣法案,該法案將禁止在該國擁有私人數字資産。追蹤印度議會活動的非營利組織PRS立法研究(PRS Legislative Research)稱,該擬議中的加密貨幣和官方數字貨幣監管法案已被列入議會的引入、考慮和通過名單。這一法案可能會在7月19日開始的議會會議期間提交。
這或許與印度蓬勃生長的加密貨幣市場有關。一直以來,印度在監管加密貨幣的態度上有些模棱兩可。早在2018年,印度央行就宣佈禁止境內加密貨幣交易,要求境內所有銀行不得提供加密貨幣相關業務,也不得跟加密貨幣交易有關的賬戶往來。但印度最高法院在2020年3月駁回央行禁令,解禁加密貨幣。
印度央行今年6月再次澄清了對加密貨幣的立場,稱加密貨幣交易在印度不被禁止,令印度加密貨幣市場松了一口氣。在此背景下,截至今年5月,印度加密貨幣的市場規模將近66億美元。而對比去年4月,這一數字僅有約9.23億美元。市場同比增幅超過700%。
雖然法律並未完全禁止,但印度政府仍在致力於對加密貨幣的監管。5月有消息稱,印度政府計劃成立一個專家小組,負責加密貨幣監管工作。根據印度財政部長西薩拉曼的説法,印度政府計劃在加密貨幣問題上採取更中立的立場,目前正在尋找數字世界和加密貨幣中進行試驗的方式。
同一天,紐西蘭也開始審視加密貨幣的風險。根據紐西蘭財政和支出特別委員會主席Duncan Webb的聲明,該委員會已經對加密貨幣當前和未來的性質、影響和風險展開調查。
不只是印度和紐西蘭,越來越多國家都開始強調監管。在瑞典,金融市場部長林德哈根就表示,政府已經在收緊加密貨幣交易平臺的標準。在美國,國稅局局長Charles Rettig在參議院財政委員會的聽證會上指出,國會應授予稅務機構更多的許可權來監管加密貨幣。
平臺受衝擊
在越來越緊的監管尺度下,加密貨幣交易平臺的日子也越來越難過,Binance首當其衝。上月,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發佈提醒,禁止加密貨幣交易所Binance在英國從事任何受監管的活動。一個月後,英國巴克萊銀行表示已通知其客戶,為保證“客戶的賬戶安全”,禁止通過信用卡/借記卡向Binance付款。
不只是英國,據不完全統計,全球已有德國、美國、英國、泰國、日本、新加坡、加拿大(安大略省)、開曼群島等8個國家/地區對Binance出手,或發出警告函,或展開調查,或打算提起刑事訴訟。
“目前對於加密貨幣的監管主要集中在從業機構開展的業務是否需要持牌經營,以及加密貨幣的洗錢、逃稅風險等。”蘇筱芮指出。
監管部門的憂慮在情理之中,伴隨著加密貨幣的進一步發展,風險也在逐一暴露。今年以來,美國境內的駭客攻擊事件頻頻發生,而在這些事件中,駭客組織大都要求勒索對象以加密貨幣來支付贖金。比如,Colonial Pipeline就支付了價值約230萬美元的加密貨幣贖金。
洗錢的問題也日益凸顯。7月13日,英國警方宣佈,在一次反洗錢調查行動中,查獲了價值1.8億英鎊的加密貨幣。這是迄今為止英國查獲加密貨幣規模最大的一次,超過了上月一次行動中查獲的1.14億英鎊加密貨幣。
風險之外,各國也有另外的考量——發展自己的數字貨幣。據國際清算銀行估計,目前至少有56家央行和貨幣管理機構正在研究數字貨幣。比如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就表示,歐洲央行管理委員會下周可能會同意進入央行數字貨幣的“探索階段”。
比歐洲更早,日本中央銀行則已經宣佈,將於2021財年啟動央行數字貨幣實證實驗。在南韓,SK、Naver和Kakao將競標南韓央行數字貨幣試點項目,將包含商業銀行和零售網點的模擬,預計將於8月開始,持續到明年6月。
不過,也有國家反其道而行之。薩爾瓦多前所未有地宣佈,將比特幣立法成為法定貨幣。這招致了不少質疑聲。弗朗西斯科·加維迪亞大學下屬的民調機構Disruptiva最近進行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對於將比特幣作為法幣的決定,大約54%的人認為“一點都不正確”,另有24%的人認為“正確程度不高”,只有不到20%的人贊成新立法。
在蘇筱芮看來,將比特幣作為國家法定貨幣,這樣會産生極高的風險,首先幣值會始終處於大幅波動的狀態,缺乏主權貨幣的權威屬性,不利於經濟環境的穩定;其次比特幣的投機性高、難以監管追蹤其真正流向,可能會由此助長各類黑灰産業務在該國的興起。
(責任編輯:柯曉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