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6月6日,銀保監會重點金融機構監事會正局級監事陳偉鋼在接受採訪時,正面回應了此前金融委會議中表態打擊比特幣挖礦的信號。
陳偉鋼指出,其實早在三年多前就禁止了包括比特幣在內的虛擬貨幣交易,目前境內沒有任何一家交易所。國內的挖礦仍難以完全禁止,這次打擊主要針對企業挖礦行為。
就具體的打擊手段,陳偉鋼表示,可以通過收入與支出端的財務審計實現管控,如企業挖礦最終一定會體現為營收、利潤增值,如果一部分利潤屬於挖礦得來,可以不允許企業入賬,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封堵企業的挖礦行為。一些個人購買礦機挖礦,特別是在一些水電較為豐富的地區挖礦,如何封堵還有待下一步觀察。但砍掉大戶後,剩下的小戶雖然數量很多,但是總量不大。
陳偉鋼的此次表態,可以視作5月21日金融委第五十一次會議中明確提出“打擊比特幣挖礦和交易行為,堅決防範個體風險向社會領域傳遞”後,首次來自官方的解讀。
在陳偉鋼的解讀中,比特幣並不算一種投資品,而是“炒作品”。在他看來,國外的比特幣交易更多是機構、財團間的遊戲,但在中國以散戶投資為主。就像此前的P2P,其實在英國、美國等國家出現的時間比國內早,但是P2P在中國最頂峰時參與的人群範圍非常廣,這次炒作比特幣也是同理。
對於國外比特幣交易的合規化趨勢,陳偉鋼更是直言,國外可以存在的東西不意味著在中國也有存在的合理性。
某種程度上,未來國內比特幣礦業已蓋棺定論。
當打擊比特幣挖礦遇上豐水期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雖然監管信號明確,但國內礦工不少仍持謹慎和觀望態度,除內蒙古明確清退的政策下出現礦場的轉移或關停,新疆、四川、雲南等地不少礦工並未急著遷移佈局。
礦工如此沉得住氣,部分原因在於,其實國內對比特幣礦業的整治並非首次。早在2018年初,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專項整治辦工作領導小組就下發了一份針對比特幣的通知,提出要積極引導轄內企業有序退出“挖礦”業務,綜合採取電價、土地、稅收和環保等措施,引導相關企業有序退出。
2019年4月9日,國家發改委發佈了《産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徵求意見稿)》,將虛擬貨幣挖礦活動列在了第三大類“淘汰類”第一項“落後生産工藝裝備”下的第18條第6款,成為了産業政策明令淘汰的落後産能。
但此後,政策有所鬆動,虛擬貨幣挖礦被移出了淘汰類。歷經政策多次收緊,但虛擬貨幣挖礦至今仍得以生存,更有甚者,中國掌握了全球比特幣70%以上的算力,是名副其實的挖礦大國。
此次整治亦然,在不少礦工眼中,雖然國家明確提出打擊比特幣挖礦,但挖礦本身很難被界定為違法行為。目前國家層面尚未出臺具體實施文件,地方政府除內蒙古外,其他省市尚未出臺明確文件,未來也許會迎來一線轉機。
某比特幣礦工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礦業並非全然浪費産能,目前許多加密貨幣挖礦地區,例如新疆、四川、雲南等西北和西南地區,不少區域地方債務與棄電非常嚴重,比特幣挖礦對於貧困地區的財政、就業、居民收入等,都有不小的幫助,也有助於新能源設施獲得收益,進一步擴大規模。
此外,自5月起,四川已陸續進入豐水期。在雲貴川等水電資源豐富地區,其豐水期和枯水期電力供應差別巨大,豐水期一度面臨著數百億度電“投産即遭棄”的困境,水電消納一直是四川近年來極力攻克的難題。四川不少地市也在近年陸續建設了水電消納産業示範區,充分利用廢水棄電,在這一政策下,高耗能、善遷移的虛擬貨幣挖礦企業與水電消納的需求相匹配,多家大型礦場通過地方政府招商引資入駐其中。客觀來説,這一舉措大大緩解了四川省水電消納的壓力,2020年四川全省水能利用率達到95.4%,完成了國家發改委、能源局下發的“水能利用率達到95%”目標。
又是一年豐水期,挖礦企業是否會在此時被一刀切。目前四川省尚未給出明確的答案。
6月2日,四川能源監管辦組織召開調研座談會,充分了解四川虛擬貨幣“挖礦”相關情況。不同於內蒙古給出的明確清退、層層加碼的監管舉措,四川省的此次座談會主要是徵集省內電力、能源企業的意見,並未形成任何決議。
據四川省電力系統內部人士透露,四川水電資源豐富,大多水電企業都不是滿負荷運轉,既需要考慮民生、電力企業的實際情況,也不能因虛擬貨幣“挖礦”活動而産生負面影響。最終如何決策仍待統一部署。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中發現,對於以火電為主的內蒙古清理礦業,礦工多有明確預期,頭部礦場也多有準備。大多數礦工關注的是此前釋放了政策利好、同時也是算力大省的四川,下一步的明確政策。或將決定國內礦業的下一步走向。
礦工候鳥下一步遷徙何方?
對於虛擬貨幣挖礦行業來説,礦工本就是追逐電費挖地的候鳥,面對遷徙早就習以為常。
在監管明確提出打擊比特幣挖礦之前,礦工也經歷著一年兩季——豐水期與枯水期的遷移,豐水期在電費便宜的雲貴川挖礦,枯水期在火電資源豐富的新疆、內蒙古等地挖礦。
但隨著國內監管日趨收緊,礦企的下一次遷移或許只能是海外。
對不同的礦企來説,大中型挖礦企業尚存海外佈局的實力,小企業或許在政策收緊下只能面臨關停。
而對於加速“出海”的中大型礦企來説,美國、俄羅斯和哈薩克或許是相對集中的選擇之一。
有業內人士指出,大型礦業公司尋求安全合法的礦業業務,因此他們更傾向於與上述地區最大的託管公司進行談判。俄羅斯和哈薩克相對給出的挖礦價格穩定且公平,並且這些地區的氣溫較低,可以節省礦機散熱成本,非常適合挖礦。
具體而言,俄羅斯和哈薩克每台礦機的平均託管價格約為0.047-0.049美元(約0.3-0.31元),包含管理和維護費用,但不包括維修費用。
至於美國等北美地區,一方面是政策穩定,合規化程度高。另一方面,一些礦企如比特大陸之前在那裏就有其他業務,因此將其礦機和産業轉移到北美會相對方便。
有幣圈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礦業出海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國外電費表面比國內便宜,但環保成本很高。還要專門把虛擬貨幣礦機的清理機器拉過去,甚至是放機器的貨架,也要從中國進口,只要不是走私,都會增加成本。目前全球有七成礦機都在中國生産,物流和關稅將是未來礦場出海不可避免的命題。
雖然目前已經有了專門的服務商,幫礦場將機器轉移到國外。但對於小礦場來説,這些繁瑣的手續、費用恐怕都是其難以承擔的。此外,就海外運營來説,礦機維修,適應海外工作人員的工作時間,當地的安全治安等很多問題就將挑戰著中國礦企的出海。
據介紹,之前有轉移到東南亞的中小礦場們就是罹難者,大部分在當地的礦主都面臨虧損。礦工表示,當地的維修硬體成本及停機損失,是國內的三倍;此外電力的間歇供應、電網的經常性故障,造成成本上升與效率損耗。同時,礦主還面臨著當地民眾與同行的“花式舉報”。
所以對大多數國內礦企來説,大家依然期待擁抱監管,期待政策還有緩和的餘地。
有礦工指出,畢竟對中小礦企來説,海外遷移很難實現。礦企只能期待走向合規,對自有資金買礦機低調挖礦,不集資、不炒作、不搞類金融産品的礦企,以及對用電、用能、核準備案、環保消防等手續齊全的雲計算中心、大數據中心、合規礦場,是否能在符合能源政策的前提下,繼續備案存在。
但不可否認的是,雖然尚待行業具體文件落地,但監管對比特幣與比特幣挖礦的監管方向與取向已逐步明確,不少頭部礦企正在加速海外轉移,中國礦企出海潮正在到來。
(責任編輯:柯曉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