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科技3月31日訊 如何對數據權利進行界定?企業在數字化轉型浪潮中,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在今日由中國電子資訊産業發展研究院(賽迪研究院)主辦的2023賽迪論壇上,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黨委書記、院長劉守英稱,隨著數字經濟飛速發展,現階段整個社會數據共用和流通受阻是需要面臨的現實情況,如果數據産權和交易市場沒有建立,數據就很難成為促進市場變革的重要要素。
劉守英認為,數據要成為高品質發展引擎的核心,必須要作為生産要素參與到生産要素的組合和升級,這是新型工業化最核心內涵,數據要在企業內部生産要素組合中成為核心競爭力。並且作為企業,需要引起高度重視,如果數據不能成為企業內部生産要素組合力量,企業做數字轉型沒有意義,就不能實現規模經濟,不能降低成本。
此外,劉守英還提出要在技術層面實現數字技術與技術創新的融合,在融合中不斷發展的各種數字技術通過創新過程組合形成“數據+演算法+算力”的整合創新能力,使實體經濟的生産工具由工業技術轉變為資訊技術與智慧技術,勞動者的生産載體由生産車間轉變為資訊網際網路、智慧網際網路平臺。使實體經濟以大數據技術為動力與樞紐系統,以計算技術為計算存儲系統,以人工智慧技術為決策分析系統,以區塊鏈技術為數字化資訊系統。
公開資訊顯示,2021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45.5萬億元,佔GDP比重達到39.59%,同比名義增長16.2%,高於同期GDP名義增速3.4%。截至2022年12月,我國上市的網際網路企業總市值為10.3萬億元,較上季度環比上升17.0%。截至2022年年底,全球市值最高的30家網際網路企業中,我國有11家企業上榜,僅次於美國的16家。
(責任編輯:畢安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