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三個月,OpenAI又上新了,這次是GPT-4o,一個“更有人味兒”的AI。
還是熟悉的“炸場”節奏。聽説讀寫速度絲滑如真人、識別人類情緒並進行音視頻交互、所有用戶均可免費使用、API使用價格降低一半速度卻提升兩倍……不到30分鐘的線上發佈會,重磅內容一個接著一個。
但在一系列震驚聲中,也有討論認為,此次缺席的GPT-5,恰恰印證著OpenAI的降速。而突然推出的GPT-4o,甚至此前盛傳的搜索産品,也是OpenAI為了GPT-5的“圍魏救趙”之舉。
OpenAI的迭代到底是快了還是慢了,成為又一個充滿關注與爭議的話題,關係著技術的演進,也關係著OpenAI的用戶焦慮乃至商業化進程,複雜又尖銳。
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需要從産品本身入手。OpenAI最被詬病的,無外乎比起ChatGPT能夠使用的直接體驗,Sora至今仍未面向公眾開放,承諾的“驚艷”到底有幾分真假也不得而知。
而隨著時間的流逝,圍觀的情緒也在OpenAI持續的“遙遙領先”中發酵出了些微妙的變化,比如對OpenAI開始“祛魅”。
GPT-4o的出現,或許也同樣解答了關於OpenAI的爭議,正如顛覆性之於創新,迭代的快慢也並非看待AI進步的唯一標準。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即便是AI的發展邏輯,也遵循最樸素的哲學。GPT-4o清晰的技術特點和可能的商業模式以及後續發展的潛力,不會因為數字“4”沒有超越“5”被否決。
于國內大模型發展而言,也是一樣。比起追趕速度或者彎道超車,找準節奏、找準方向、找準場景,往往更有意義。
技術的長期積累和前瞻的創新,是OpenAI毋庸置疑的優勢,但AI的發展,也在大洋兩岸同頻共振。
從最初的花式聊天、吟詩作對,到現在的賦能産業、提質降本,國産大模型進步也是一日千里。月之暗面的Kimi、生數科技的Vidu等現象級産品的出現,在各自領域脫穎而出。
在創新中前進,在前進中發展,可能就是技術最好的演變狀態。不用刻意追求速度也不用偏執于迭代,人類面對AI,或許也要有一顆平常心。
人們對於算力缺口的彌補還在繼續,人機交互延時的縮短和幻覺的減少,也促使人類與AI的距離感變得越來越小,整體體驗越來越好。
而在商業化方面,成本的下降也已成為必然趨勢。比如API使用方面,相比GPT-4-turbo,GPT-4o價格降低一半,速度提升兩倍。
不久前,百度創始人李彥宏也提到,文心大模型的推理性能提升了105倍,推理的成本降到了原來的1%,“也就是説,客戶原來一天調用1萬次,同樣成本之下,現在一天可以調用100萬次”。
AI一直在路上,不妨給速度一點耐心。
(責任編輯:畢安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