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虛擬現實相互交互的世界,人們通過耳機、目鏡等可穿戴設備,以虛擬分身的方式進入由電腦模擬、與真實世界平行的虛擬空間……這是1992年美國科幻作家尼爾·斯蒂芬森在其小説《雪崩》中描繪的場景,也是“元宇宙(Metaverse)” 一詞的來源。
每個踏入元宇宙的人,都需要相對應的“虛擬分身”作為身份識別的依據。由此,元宇宙的大熱為“捏臉師”(即虛擬頭像創作者,能夠像“捏泥人”一樣為玩家“捏”出心儀的角色造型——編者注)的誕生提供了土壤,他們成為元宇宙裏的首批“打工人”。
“都以為我‘啃老’,但其實我在家就能賺錢。”來自廣東的捏臉師“七小包”出生於1999年,大學畢業後她選擇了靈活就業,如今憑藉“捏臉”可以實現最高4萬元的月收入。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周廣肅表示,新經濟的蓬勃發展催生出各類新興職業和新型就業方式,“為年輕人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捏臉”像拼“七巧板”
“與擔任QQ形象、遊戲頭像設計師的PGC産出(專職人員專業産出)不同,如今的捏臉師是UGC(用戶生成內容)生産機制。”Soul産品負責人車斌説,“Soul的捏臉師呈現出典型的創作者經濟特徵,即平臺提供模組和工具,用戶可以使用工具成為創作者,自發進行創作,將興趣、愛好、創意進行表達並轉化成收益。”
數據顯示,目前在有著“社交元宇宙”之稱的Soul上,約有80名入駐個性商城的捏臉師,截至今年3月1日,個性商城頭像總數有近3萬個。從2021年6月底至11月1日,有捏臉師最高售出頭像7764次,在過去的幾個月,收入最高的創作者月收入超過5萬元。
據車斌介紹,現實中的捏臉師,有的是大學生,有的是上班族,不少是擁有多種工作和生活方式的“斜杠青年”,澤白(化名)就是其中之一。當時的他“感情、事業均遭受了打擊”,為排遣情緒、尋求共鳴,便決定親手製作一款符合當下心情的頭像。
身為皮具定制師,澤白自信動手能力較強,隨後卻發現“想簡單了”,要捏出來好看的頭像,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他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捏了差不多三天三夜,“這期間幾乎沒有做別的事情, 甚至就睡了兩三個小時,才讓自己的作品稍微滿意一些。”
“像拼‘七巧板’一樣,結果有上千種可能性。”以Soul為例,其“超萌捏臉”工具中提供了包括眉形、眼形、眼皮形狀、鼻形、頭飾等在內的創作素材,光髮型就有上百種選擇,更遑論顏色、位置、大小等各種參數。但在澤白看來,這也是“捏臉”的魅力所在。
“對我這種‘手殘黨’來説,還是購買成品或私人定制來得方便。”酷愛國潮的吳楠(化名),不僅在常玩的手遊中購買了10餘款精美皮膚,還定制了多種古風頭像用於社交平臺,“我會根據心情不同,定期更換。”車斌表示,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願意付費打造自己在社交平臺的虛擬人物形象。
蘇寧金融研究院發佈的《“Z世代”群體消費趨勢》提到,Z世代(通常指1995年至2009年出生的一代人)具有尋求理想“人設”的性格特點。出於對“我是誰”“我想成為誰”的探索,許多Z世代熱衷於嘗試不同風格的穿搭使用,或者消費不同品牌的産品,以此來體驗不同的生活方式。
中央財經大學數字經濟融合創新發展中心主任陳端也指出,Z世代更偏好數字世界、數位文明層面的消費和社交分享,並且追求獨特的個性表現和審美體驗。據Soul統計,來自一二線城市的Z世代是購買虛擬頭像的主要消費者,具體而言,來自一二線城市的消費者佔比超過44%,18至27歲的用戶佔比達50.4%。
“最重要的考驗是創意和靈感”
如今的澤白熟能生巧,完成一個較為滿意的作品有時只需花幾十分鐘。每天除了本職工作,他還會花幾個小時來捏臉,突然有靈感的時候,偶爾還會放下手頭上的工作捏一個初稿,等下班的時候再繼續創作,這讓他覺得生活更加充實、飽滿。“成為捏臉師也是生活的一種方式。”捏臉師兼寵物美容師王磊(化名)深有同感。
澤白表示,捏臉師“對年輕人來説是個還不錯的職業選擇”,入行“門檻不算高”,花費的基本都是時間成本,有美術功底的人上手可能更快些。澤白還提醒,不要輕信所謂的培訓班,年輕人學習能力較強,和喜歡捏臉的朋友們多多交流、多加練習即可。
比如,捏臉愛好者會經常自發舉辦主題捏臉大賽,大家按照各自的想法與理解創作主題頭像,後統一換上頭像進行交流修改,讓各自的作品更完美更優質。不過,杭州相芯網路科技有限公司市場總監程卓擔憂,現在僅需一張用戶的人臉照片,就能據其形象特徵生成與之相似的3D虛擬形象。捏臉師是否會因此受到衝擊?
車斌認為這並不會對捏臉師造成太大影響,“儘管(上傳照片生成虛擬形象的生成類産品)也支援修改,但其核心是‘還原’而非‘創造’,和強調創意、創造性以及視覺審美表現的捏臉師作品是有區別的,滿足的需求也不同。”在“七小包”看來,捏臉師這一職業“最重要的考驗是創意和靈感”。
“一定要創造出自己的風格,才能脫穎而出。”澤白通過觀察,發現其粉絲群體年齡跨度較大,更偏好簡單、可愛、線條感清晰明顯的作品。《“Z世代”群體消費趨勢》中也提到,Z世代具有崇尚高顏值的性格特點,他們格外青睞那些帶有賣萌、少女係、擬人化元素的形象。
工作不忙時,王磊都會花時間創作,研究、創造不同的頭像風格,並將認可度不高的作品下架後重新調整。他發現,在Soul個性商城上,每位成熟的捏臉師都自己的設計風格,有人愛好“創意頭”,有人擅長“動物頭”,而他更喜歡研究各式各樣的“人臉”。在他看來,頭像的關鍵是五官,“有時裝飾也不用太多”,僅憑人臉的塑造便能表現出一個人的性格。
通過搜索“捏臉”詞條,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發現在某購物平臺上,其單價從0.2元至200元不等,而在Soul的個性化商城中,頭像一般分為3個價位,折合人民幣約30元、50元和70元,也有限量發售的“超級限定”頭像,標價14889至21899 Soul幣(約為人民幣1700至3000元)。
“由於新消費面對的主流消費者是正值青春期富有創造力的Z世代人群,産品層面必須順應目標消費人群偏好持續迭代,迭代過程也意味著創新試錯過程中的市場風險。”陳端説。作為新興職業,捏臉師的發展目前還處於初期階段,無論是捏臉師與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保障方面,還是規則、機制等層面都有待完善。
陳端預測,數字虛擬人在未來大概率會成為一個新的注意力聚焦點和流量入口,目前一些企業和地方政府在圍繞元宇宙進行前瞻性佈局,看好長遠前景,但要對企業在創新過程中面對的各種潛隱風險點全面梳理、動態監測,做到未雨綢繆。
(責任編輯:柯曉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