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基站數量超過222萬個,佔全球總數的60%以上;飛機、船舶、汽車、電子、採礦等一大批國民經濟支柱産業開展“5G+工業網際網路”創新實踐,5G+工業網際網路全國在建項目超過4000個……近日,由工信部、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2中國5G+工業網際網路大會落下帷幕,大會系統展現了“5G+工業網際網路”賦能千行百業轉型升級、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取得的成效。
工信部副部長張雲明指出,經過多年探索,我國5G+工業網際網路逐步形成政府規劃引導、地方務實推動、産業聯動發展的“中國模式”,正在進入由起步探索向規模發展的新階段。
2022年是我國5G牌照發放三週年,也是“5G+工業網際網路”512工程收官之年。
三年來,5G為國內礦山、電力、電子、建材等重點行業持續賦能,全國4000余個“5G+工業網際網路”項目覆蓋41個國民經濟大類,“5G全連接工廠”種子項目中,工業設備5G連接率超過60%的項目佔比超一半,5G技術與工業融合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拓展。
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院長余曉暉在發佈《2022中國“5G+工業網際網路”發展成效評估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時表示,5G是新一代資訊通信技術演進升級的重要方向,工業網際網路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關鍵支撐,二者都是實現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的重要驅動力量。
《報告》認為,我國“5G+工業網際網路”512工程任務高品質完成,當前全國“5G+工業網際網路”發展已形成以長三角地區、粵港澳地區為引領,向京津冀地區、西部地區和東北老工業基地延伸的“東中西”梯次推進的全新發展格局。
“5G與工業網際網路融合發展産生巨大的疊加倍增效應,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加速融合,對助力製造強國和網路強國建設意義重大。”余曉暉指出,中國龐大的工業體系和場景需求,以及“5G+工業網際網路”512工程等政策工具箱的持續豐富和不斷完善,為工業網際網路的發展提供了創新發展土壤。
截至目前,國家層面出臺了10余個政策文件,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共出臺100余項5G、工業網際網路相關支援政策,“央地協同”的政策體系基本構建;與此同時,全國已形成20余個省級5G+工業網際網路先導區項目。
“這為推動我國5G+工業網際網路發展,為下一個階段建設5G全連接工廠,提供了良好的基礎。”余曉暉説。
張雲明指出,5G+工業網際網路的創新發展,不僅帶動了企業提質、降本、增效、綠色、安全發展,而且開闢了傳統工業技術升級換代的新路徑,加速人、機、物全面連接的新型生産方式落地普及,成為推動製造業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發展的重要支撐。
未來,傳統工業製造業發展需要數字化手段推動前行,但是還有很多企業面臨著數字化過程中“不敢轉”等諸多問題。
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羚羊工業網際網路總經理徐甲甲介紹,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50.7%的國內企業沒有任何數字化投入,投入在百萬以內的企業只有33.8%。全國工商聯在某省調研了2800多家企業,發現只有27.7%的企業正在進行或即將進行數字化改造。
在中國工程院院士周濟看來,智慧製造需要強大的工業人工智慧賦能,需要強大的工業大數據賦能,需要強大的5G+工業網際網路賦能。
周濟指出,對於智慧製造來説,沒有強大的5G和工業網際網路,就沒有真正的大數據,就沒有新一代人工智慧,也就沒有新一代智慧製造。所以,5G+工業網際網路是推進智慧製造的關鍵支撐。
“過去,工業生産依靠的是先進的生産線和有經驗的老師傅。未來,智慧裝備、數據、演算法等將在工業發展中起到越來越重要的核心作用。”徐甲甲介紹,例如工業場景中80%的設備都帶有軸承、轉體或機電設備,這些設備一旦出現故障,就會發出異常聲音。但是利用語音技術打造的工業聲學,讓工業生産過程中需要耳朵聽的環節都可以用機器替代。
周濟表示,可以預見,5G+工業網際網路、新一代智慧技術將為産品和裝備的創新開拓更為廣闊的天地。到2035年,我國各種産品和裝備都要從數字一代發展成為智慧網聯一代,升級成為智慧網聯産品和裝備。
(責任編輯:畢安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