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腦卒中(中風)大家都不陌生,對其造成的失語、偏癱等危害很多人都了解。為何會出現腦中風、日常該如何預防?

“其實它跟頸動脈斑塊狹窄密切相關。”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血管外科主任王海洋教授指出,隨著年齡的增長和血管功能的減弱,大部分人的頸動脈都會出現斑塊,60歲以上的人群更多見。王海洋建議,60歲以上的人群,或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以及吸煙、超重、肥胖等人群,每年最好定期篩查頸動脈,發現有斑塊狹窄及早治療,遠離腦卒中。

阿伯頭暈易疲勞頸動脈堵剩一條縫

71歲的雷老伯(化名)有著十幾年糖尿病史。3年前,他感覺雙腿像灌了鉛一樣越來越沉重,走一陣子就要停下來休息一會兒才能繼續走。今年,他走路越來越疼痛難忍,家人陪他到當地醫院檢查,確診為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

前不久,他來到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血管外科尋求手術治療。該科主任王海洋教授了解到他平時除了腿痛走不動,還易頭暈、疲勞,於是建議他做頸動脈彩超“排排雷”,結果發現他頸動脈重度狹窄,右側堵了一半,左側更堵,管腔最窄處堵剩一條小縫!這意味著他腦卒中的風險很高。

由於雷老伯有多年糖尿病史,從長遠效果考慮,王海洋決定給他採用“無支架化”的頸動脈內膜剝脫術。手術時,醫生從他的頸動脈取一個兩釐米的小切口進去,用特殊工具一點一點剝去血管內壁上的斑塊,順利將斑塊完全取出之後,還利用一塊小補片為他進行血管修補,將管腔擴大,這樣可以保證日後血流更加暢通無阻,降低復發率。

手術當天,雷老伯很快就清醒了。因為頸動脈狹窄的問題解決了,腦部供血足,他不再感覺昏昏沉沉了。“幸好及時發現做了手術,不然説不定哪天就腦梗了。”雷老伯很慶倖醫生們及時幫他發現並排除了雙側頸動脈暗藏的這些“雷”。

高風險人群

應定期篩查頸動脈

王海洋介紹,隨著年齡的增長和血管功能的減弱,大部分人的頸動脈都會出現斑塊,60歲以上的人群多多少少存在不同程度的頸動脈小斑塊。另外,頸動脈斑塊的形成還與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關係密切,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煙也會加速血管內皮損傷。在一項針對頸動脈斑塊危險因素的研究中,研究人員納入1962年-2018年76項相關性研究,涉及48847名參與者,結果顯示:包括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血壓、高尿酸血症、吸煙、代謝綜合徵、高甘油三酯血症、糖尿病、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在內的9種危險因素與頸動脈斑塊的存在有顯著相關性。

結合上面提到的9種危險因素,他建議,60歲以上的人群,或是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得過腦卒中和吸煙、超重、肥胖等高風險人群最好每年定期篩查頸動脈,發現有斑塊狹窄及早治療,遠離腦卒中。

“因為頸動脈主要負責腦部供血,而斑塊堵塞血管,可導致腦供血不足、腦部缺氧,進而可能會出現一系列腦缺血症狀。”王海洋提醒,高風險人群如果出現頭昏、短時間視力喪失、一側肢體活動不靈、語言障礙等,要警惕頸動脈狹窄問題,應及時到醫院做篩查。

支招:

查出頸動脈斑塊怎麼辦?

“一般來説,頸動脈斑塊越大、狹窄程度越嚴重越危險。”王海洋分析説,對於頸動脈斑塊狹窄50%以下的患者,無缺血性腦卒中症狀,血脂在正常範圍以內,可根據斑塊的穩定性和用藥的風險效益比個體化考慮是否選用他汀類藥物治療。

但對於頸動脈不穩定性斑塊或斑塊伴狹窄50%以上者,無缺血性腦卒中症狀,無論血脂是否異常,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他汀類藥物治療。

另外,有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和吸煙、飲酒等相關危險因素還要積極干預,及早戒煙限酒,控制好血壓、血糖和血脂。但如果頸動脈斑塊狹窄超過70%,或者狹窄超過50%、伴有臨床症狀,就應考慮積極進行介入或手術治療。

目前,臨床上可採用微創的“無支架化”頸動脈內膜剝脫術。“這種術式安全性更高、並發癥少,而且費用相對較低,被國內外稱為治療頸動脈狹窄、預防腦梗死的‘金標準’。”王海洋認為,對於具有手術指徵的患者,頸動脈內膜剝脫術是首選,費用更低,安全性更高,復發率相對較低,而且可避免因支架帶來的後續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