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津市民營經濟“十四五”規劃》(簡稱“《規劃》”)正式印發實施。《規劃》制定了六大任務,全面提升民營經濟發展活力。到2025年,天津市民營經濟市場主體達到202萬戶以上,其中,民營企業達到81萬戶以上;民營經濟增加值佔全市生産總值40%以上;民間投資佔全社會投資40%以上。

民營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重要成果,是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中,民營經濟只能壯大,不能弱化,不僅不能“離場”,而且要走向更加廣闊的舞臺。“十三五”時期,天津市民營經濟發展取得了多項突破性進展,天津正在成為民營企業投資發展的熱土。

《規劃》提出,“十四五”期間,天津市將落實壯大民營經濟總量規模、鞏固提升民營優勢産業、加速民營經濟科技賦能、持續深入優化營商環境、拓寬民營經濟成長空間、增強民營企業管理能力等六項主要任務。到2025年,天津市民營經濟總量規模更大、品質效益更高、産業結構更優、發展環境更完善,創業動力、創新能力、發展活力顯著提升,龍頭帶動作用、集群集聚效應、企業競爭能力進一步增強,對天津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拉動作用穩步增強。《規劃》明確了一系列發展目標,在經濟社會貢獻方面,民營經濟稅收佔天津市稅收總額53%以上,從業人數佔全市總體從業人數比重達到80%;在企業競爭力方面,年營業收入超100億元民營企業達到60戶以上,其中超500億元企業達到10戶以上,超千億元企業至少達到2戶,上市企業達到50家;在創新驅動方面,國家高新技術民營企業達到8000家,國家科技型民營中小企業達到9000家,“專精特新”企業達到1000家。

根據《規劃》,“十四五”期間,天津市將實施中小企業梯度培育專項行動,積極培育民營“雛鷹”“瞪羚”“獨角獸”企業,打造一批細分行業、細分市場、細分領域的“隱形冠軍”和“單項冠軍”。通過分類指導、個性幫扶和精準服務,到2025年,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000家。實施中小企業資訊化推進工程,提升中小企業資訊化應用水準,實施“網際網路+”“智慧+”專項行動,鼓勵企業向智慧、綠色、服務、高端方向轉型,促進傳統企業高品質發展。

《規劃》提出,天津市支援民營企業加快向新一代資訊技術、生物醫藥、新能源和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産業聚集,做精資訊技術應用創新、積體電路、生物醫藥、新能源和新材料等五大特色新興産業鏈。引導民營企業以特色新興産業鏈為抓手,融入積體電路、中藥與天然藥物合成、氫能新能源、焊接新材料等重點産業鏈的支鏈子鏈,堅持産業鏈上下游聯動、産供銷一體。深入實施撮合對接活動,推動解決中小企業技術、設備、資金、原輔料等方面實際困難,補短強弱、延鏈補鏈,提升協作配套水準,暢通産業鏈迴圈。

為加速民營經濟科技賦能,天津市將堅持引育並重,實施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行動計劃;建立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遴選符合標準的科技型企業入庫精準培育;大力發展科技型中小企業,著力培育科技領軍企業,跟蹤服務高新技術企業創新發展,形成“遴選一批、入庫一批、培育一批、認定一批”的工作機制。到2025年,國家高新技術民營企業達到8000家,國家科技型民營中小企業達到9000家。

此外,天津市持續深入優化營商環境,加大市場準入改革力度,堅決破除制約民營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各類障礙和隱性壁壘,切實消除在準入許可、經營運作等方面的不平等待遇。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負面清單以外的行業、領域、業務等,各類民營市場主體均可依法平等進入。鼓勵民間資本以參股、控股、獨資等多種方式,參與可實行市場化運作的民用機場、軌道交通、高速公路、能源站等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編制發佈城市機會清單。進一步向民營經濟開放更大的資源要素市場,推動石化、電力、天然氣等産業的競爭性業務領域向社會資本釋放更大發展空間。

天津市積極拓寬民營經濟成長空間,健全促進對外投資政策和服務體系,鼓勵大型民營企業率先“走出去”,中小民營企業“抱團走出去”。用足用好外經貿發展資金,支援民營企業進一步積極開拓多元化國際市場。鼓勵行業組織服務民營經濟對外開放,試點建設境外産業園區,扶持有能力的民營企業自建獨立站,拓展“海外倉”,開展企業並購、海外上市融資,提升國際競爭力。鼓勵支援民營企業依託天津義大利中小企業産業園、中日(天津)健康産業發展合作示範區等中外合作産業園區,深度開展國際合作。

《規劃》還提出,天津市鼓勵各類職業院校主動對接民營企業産業需求、市場需求、人才需求,積極開展“訂單式”培養模式,為民營經濟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實施“海河工匠”建設和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出臺專項優惠政策,全力推進高校與民營企業良性互動,鼓勵天津市高校優秀畢業生優先選擇留津創業就業。支援民營企業以建立院士專家工作站、院士專家協同創新中心等形式,柔性引進高端科技領軍人才及團隊。繼續做好非公經濟組織人才職稱專辦窗口服務,完善民營企業職稱評審委員會工作機制,暢通職稱申報通道,為壯大民營企業專業技術隊伍提供人才評價服務。(陳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