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

普惠,是做好民生工作的重要原則。普惠之“普”,是讓陽光灑滿每一個角落,既要讓全體人民共用改革發展成果,也要通過特殊公共服務瞄準“靶心”,與人民群眾個性化、差異化、多樣化的需求更加匹配。

我市在推動無障礙城市建設中,軌道交通站臺實現無障礙設施全覆蓋,同時,還為殘疾人、老年人等有需要的乘客,提供預約式全程接送服務;針對老年人的特殊需要,積極打造“適老化”金融服務,在手機銀行App上推出面向老年客群的“簡版”界面,並針對身處異地或行動不便的老年客群,推出視頻連線核實、到府核實等延伸服務……特殊公共服務之光,照亮的是更多民生需求領域,不留空白,不留死角,為城市發展帶來更多溫度,也使人民群眾的幸福更有質感。

特殊公共服務解決的是民生需求與供給的匹配性問題,離開精細化精準化,就難言有效供給。精細精準的前提是精心,心理學中有個“共情”的概念,意即同理心,要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這也是做好特殊公共服務所必須的,要順應民心,更新服務理念、優化服務過程、完善服務體系,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當然,做任何事情都要講究方法,保障和改善民生也要分清輕重緩急,有重點、有主次、有節奏地穩步推進。尤其是最需要關心的人群,受各種條件所限,他們的需求有一定特殊性,要格外關注、格外關心、格外關愛,有針對性、有傾向性地給予幫扶,千方百計為他們排憂解難。如此,才能讓民生紅利落實落細,惠及每一名群眾。

陽光普照,情暖民心。不斷增進民生福祉,讓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更有保障,“穩穩的幸福”一定能支撐起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