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顯示,我國30至40歲的男性中,有1/4被確診患有脂肪肝。當知道患了脂肪肝,一部分人非常焦慮,但也有一部分人根本不在乎,認為脂肪肝就是吃得好了一點,壓根也不把它當作是病……

其實,這兩種處理方式都不是很妥當。3月18日是全國愛肝日,北京地壇醫院肝病中心副主任醫師王琦詳細介紹了脂肪肝的防治辦法。

脂肪肝到底是不是病?

所謂脂肪肝,就是指血中游離脂肪酸過多,或肝臟脂代謝異常,導致甘油三酯在肝臟內堆積,形成脂肪肝。通俗地説就是肝臟被油脂“糊住了”。輕度脂肪肝可能沒有不適,只有在體檢時做腹部彩超才能被發現。

脂肪肝在沒有出現肝臟功能損害時稱為單純性脂肪肝。但如果肝臟脂肪堆積增多或時間持續,可能會進一步造成肝細胞的破壞,出現肝功能如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和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等指標的異常,這時候就轉變為脂肪性肝炎了,患者可能有腹部脹滿、右側季肋區脹痛、乏力等不適,也可能仍然沒有任何的不適感。

如果再進一步發展,持續的肝損傷就會導致肝纖維化、肝硬化甚至肝癌等不良後果。因此,大家需要關注脂肪肝、了解脂肪肝,把脂肪肝看作“病”來對待。

發現脂肪肝後該怎麼辦?

肥胖、代謝綜合徵、過量酒精攝入、病毒性肝炎特別是慢性丙型肝炎、藥物性肝病、過度減肥和比較罕見的肝豆狀核變性,及其他一些少見的原因,都可以引起肝臟脂肪變性,但絕大部分患者都屬於兩種類型:代謝相關性脂肪肝和酒精性脂肪肝。

考慮到不同病因所致脂肪肝的處理原則存在差異,建議首次發現脂肪肝的患者到專科醫院或專科門診進行規範診療。

在明確脂肪肝的診斷、進行病因和疾病所處階段的分析後,醫生會幫患者制定系統的治療處方,比如酒精性脂肪肝的核心原則是“戒酒”;代謝相關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必須遠離不健康生活方式,減重、多動,一般還會建議患者同時治療合併症,如肥胖、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及其他相關代謝紊亂,必要時,醫生還會開具藥物醫囑進行藥物治療;其他原因的脂肪肝,醫生更會開出針對性的治療醫囑。

為什麼身體這麼瘦還得了脂肪肝?

吃得多吃得太好了能得脂肪肝,但吃得偏、吃得少,也能得脂肪肝。

如果偏食,每天只吃種類有限的食物,如麵包、薯條、速食麵之外什麼也不吃,飲食中澱粉和糖的含量太高,但又缺乏維生素和蛋白質,這樣就容易得脂肪肝。

什麼原因呢?因為過多的澱粉和糖在機體利用不了的時候就會變成脂肪儲存起來。維生素B族和維生素E都在體內參與脂代謝。低蛋白飲食可使體內許多必須氨基酸和參與肝臟代謝的膽鹼、卵磷脂缺乏,這些物質都是合成載脂蛋白所必須的原料,如果長期缺乏,機體就無法製造負責運輸脂肪的載脂蛋白,肝臟裏的脂肪也無法坐上載脂蛋白“船”離開肝臟。這些脂肪在肝臟裏堆積起來,就形成了脂肪肝。

而當人處於饑餓狀態時,身體無法獲得必需的葡萄糖,就會將身體其他部位儲存的脂肪、蛋白質動用起來轉化為葡萄糖,從而導致血清中游離脂肪酸增高,進入肝臟中也可引發脂肪肝。現在的生活水準提高了,而人們的科學生活意識沒有明顯提高,因而造成營養失衡,脂肪肝的發病率增高。

脂肪肝可以逆轉嗎?

單純性代謝相關性脂肪肝往往是可以逆轉的,減重與運動就是最有效方法。

合理運動:推薦游泳、慢跑、快走等有氧運動,每週3至5次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運動量控制在運動時心率的次數達到“170-年齡”,持續30分鐘以上。運動所致的疲勞感於運動後20分鐘內消失,説明運動是合適的。

科學飲食:飲食要定量,結構要合理:嚴格控制飲食的日熱量,並控制晚餐佔每日總攝入量的30%以內。減少食物中高脂、高糖食物攝入;少吃重口味食物,比如過鹹、過辣食物的攝入;吃有利於減肥的食物:比如地中海飲食,食物安排多樣,儘量採用粗加工食物代替精細加工食物;不推薦完全素食主義:長期素食可能導致脂肪、蛋白質攝入過少、體脂分解過多,脂蛋白合成減少、脂肪轉運障礙。

如果脂肪肝患者已經發展到了肝硬化階段,非常容易出現消瘦、體重下降、白蛋白下降並且不易糾正、肝功能遲遲難以恢復正常等情況,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們體內的脂肪和蛋白質都被氧化分解去參與供能了,嚴重時影響到肝細胞的再生及肝功能的恢復,此時營養改善更為重要,建議可諮詢專業人士進行調整。

脂肪肝的發生主要是與我們目前的生活方式的改變有關,長期大量的高脂飲食的攝入、多坐少動的生活方式、飲酒、藥物的攝入,這些都會加重脂肪肝的風險。所以,生活中您一定要注意定期體檢,如發現有脂肪肝,一定要諮詢專業的醫師,找出病因,因病施治。平時要調整飲食結構,均衡營養,更不要盲目減肥或追求快速減肥。(記者楊緒軍 通訊員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