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上午,天津市召開“製造業立市”部署,推動工業和資訊化發展工作會議。會議傳達了市主要領導批示要求,並做工作報告,總結2020年和“十三五”期間工業和資訊化工作,部署2021年重點任務。

會議指出,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6%,工業固定資産投資增長1.8%,“十三五”主要目標任務基本完成,全國先進製造研發基地建設取得新進展。産業結構調整成效顯著,“1+3+4”現代産業體系基本建立;産業創新能力持續提升,突破了“天河三號”超級電腦、康希諾疫苗等一批關鍵核心技術;重大工業項目加快建設,工業固定資産投資年均增長5.6%,中芯國際T2生産線、一汽大眾華北基地、一汽豐田新工廠、空客A330等一批重大項目相繼竣工投産;兩化融合深入推進,實施百億元智慧製造財政專項資金政策,建成102個智慧工廠和數字化車間;綠色轉型步伐加快。“鋼鐵圍城”、“園區圍城”有效破解,114個綠色製造示範單位入選“國家隊”。

會議認為,“十四五”時期,天津市製造業必須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以推動高品質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智慧製造為主攻方向,堅定不移走創新驅動發展之路,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打好産業基礎高級化、産業鏈現代化攻堅戰,加速製造業高端化、綠色化、智慧化發展,著力構建現代工業産業體系,加快建設製造強市,基本建成全國先進製造研發基地。“十四五”時期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6%以上,製造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到25%。

會議強調,圍繞“十四五”時期天津市製造業的發展目標,開局之年要高起步,全市工業主要預期目標是: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5%;工業固定資産投資增長9%,製造業投資增長10%。一是著力加快新動能引育,打造産業競爭新優勢。堅持一手抓工業戰略性新興産業培育,做大新動能底盤;一手抓傳統産業升級,穩住工業經濟基本盤。全年工業戰略性新興産業增加值佔規模以上工業比重力爭達到29%。二是著力提升産業創新能力,強化製造強市戰略支撐。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體系化提升製造業自主創新能力,著力突破“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打造更多“獨門絕技”,做強天津製造,唱響天津品牌。三是著力推動全産業鏈優化升級,穩定提升産業鏈競爭力。統籌推進鍛長板、補短板,提升産業鏈發展能級,不斷增強抗風險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四是著力打造兩化融合升級版,以數字化變革催生發展新動能。推動新一代資訊技術與製造業融合發展,加速製造業向數字化、網路化、智慧化升級。五是著力壯大國防科技工業,促進軍民深度融合。優化軍民融合治理體系,壯大國防科技工業規模,加速軍民協同創新步伐,聚力推動軍民深度融合。六是著力推動中小企業發展壯大,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積極發揮中小企業領導小組辦公室作用,大力培育優質市場主體,提升中小企業專業化能力和水準。七是著力構建綠色製造體系,推進製造業綠色轉型升級。落實碳達峰、碳中和國家戰略,制定工業碳達峰工作方案,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進工業節能減排,加快形成綠色生産方式。八是著力抓好大項目好項目,為製造業高品質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加快建設一批高品質的大項目、好項目,為優化産業結構、實現高品質發展提供關鍵性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