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天津生態城公屋二期被動房項目15日舉行授牌儀式。世界被動房權威機構——德國被動房研究所授予該項目“PHI被動房認證”稱號,這是該機構在全世界範圍內認證的首個已竣工高層被動房住宅項目。

中新天津生態城位於天津濱海新區,由中國和新加坡兩國政府合作共建,是世界上首個由國家間合作建設的生態城市,綠色及節能建築是區域建設重點。被動房概念起源於德國,通過各種節能技術最大限度提高建築保溫隔熱和氣密性,使建築對採暖製冷需求降到最低。

此次獲得認證的生態城公屋二期被動房項目2015年9月開工建設,已經完工,項目建築面積1.27萬平方米,共103套房屋。它充分借鑒“新加坡組屋”經驗,將為轄區內就業的工薪階層提供住房保障。

據天津生態城公屋建設有限公司項目管理部副部長陳曾介紹,該項目採用了先進的外墻保溫系統、建築氣密技術、全熱回收新風空調系統、全自動外遮陽技術等,實現全年建築總能耗低於120kWh/㎡,節能率達到90%,可為居住者節約2/3的採暖費。

“這是我們在中國的第一批高層被動房。”德國被動房研究所執行所長考夫曼認為,這些被動房有專門的供暖、製冷系統,夏季冬季都適宜居住,房屋窗戶外還增加了一層隔溫罩,有良好的抗風壓性能,“這對被動房的後續建設是一個良好的開端。”

項目建設之初,生態城攜手德國被動房研究所和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克服了高層住宅防火要求高、室內空間小、承重結構多等困難,應用多項先進技術,確保了被動房實現90%節能率、高度氣密性等多項硬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