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者,非仁愛之士不可托。唐代名醫孫思邈在《大醫精誠論》中説,“凡大醫治病,必當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不得問其貴賤貧富,亦不得瞻前顧後,自慮吉兇護惜身命”。這就是我國傳統醫學歷來倡導的救死扶傷、道濟天下的醫德。

在2018年10月15日揭曉的諸暨市第八批非物質文化遺産中,來自諸暨市東白湖鎮西岩洩頭村中醫世家吳偉良傳承創設的“吳氏中醫經脈挑刺法”項目申遺成功。

堅守陋屋“藏”醫有容乃大

走進吳偉良老先生的“種杏堂”醫館,但見求醫者絡繹不絕,聚整合群,排隊等候的患者達數十人。

早上七點剛過,略顯簡陋的90多平方老屋,坐滿了來自全國各地前來就診的患者,令人略感意外的是,還有幾位或皮膚黝黑或金髮碧眼的國際友人。望、聞、問、切,傳統的中醫療法加以獨家經脈挑刺法,吳偉良與他的第五代傳人也就是他的大女兒開始了他們忙碌的一天。

“別看這屋子小,看病的人還真不少。”從上海趕來的陳女士最近幾天痔瘡發作而流血,她多次去找西醫治療,但每次治標不治本,這次她慕名找到吳偉良老先生。“就是人再多,我也要等老先生給我診治。”她説道。雖然患者不少,但是大家按照先來後到的順序,自覺安靜地坐成兩列,依次等待就醫,秩序井然。從這,也可以看出大家對老先生的信賴和敬重。

痔瘡、狀腺結節、乳腺增生結節、蛇纏……一位位患者在吳偉良老先生的“望聞問切”後,高高興興地離開。

“吳氏中醫經脈挑刺法”從創辦發展延續至今,凝結了幾代人的心血與智慧。其祖傳研發的“吳氏中醫經脈挑刺法”療法、針對痔瘡、狀腺結節、乳腺增生結節、蛇纏等疑難雜症療效顯著,聲名遠揚,不但諸暨本地,省內金華、寧波、嘉興、溫州甚至北京、上海、河南、安徽等地的患者也都慕名而來。


中醫世家厚積薄發

申遺文件顯示,清末,由諸暨中醫藥師“鶴雲公”吳文中在長期從事中醫實踐的基礎上,創設了“吳氏中醫經脈挑刺法”。對其治療痔瘡、甲狀腺結節等療效顯著,諸暨、嵊州等地鄰近患者慕名來到西岩這個地處諸嵊交界的山村前來診治,經過吳氏後人吳長生、吳培校傳承到吳偉良,已經是第四代。“吳氏中醫經脈挑刺法”是融合傳統醫學理論,從長期的醫學實踐之中得出的寶貴醫學經驗。

説起其傳人吳偉良,也頗有傳奇色彩,吳偉良出生於1950年,他從19歲一名醫生一直到鄉衛生院院長,他在50多年的從醫歷程中,不斷對“吳氏中醫經脈挑刺法”不斷的研究、完善、改進,使之療效更為顯著。退休後,各地信任吳偉良醫師的患者還是紛至遝來,為此他創立了“種杏堂”中醫堂號,又義無反顧的投入到為惠民服務中。

雖然今年已年過七旬吳偉良依然每天坐堂親自為患者診治。“每天從早晨七點到中午十二點,下午休息。他一直為患者親力親為。”女兒吳旭英告訴記者。

吳偉良醫師用他行醫50餘年風雨無阻的堅守無限拉近了醫生與患者之間的距離,彰顯了“醫者仁心”的胸懷。

不忘初心回報鄉情

“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一方濟之,德逾於此”。敬畏生命是醫生的天職。赤子仁心,無愧時代。這句話,也深刻地體現在吳偉良老先生身上。

行醫半個世紀以來,吳醫師一生的座右銘是:醫生是別人把生命交付給你的職業,你必須用心交付才對。他堅守“醫者仁心”的使命,堅持對家庭困難的患者減收或免收診金,針灸診治則完全免費。對於患者而言,“醫者仁心”猶如一粒粒甘露,可以驅散患者的恐懼,溫暖患者的心靈。

與此同時,吳偉良還積極從事鄉村公益事業,多次從自己不甚豐厚的退休金以及診金裏面拿出錢來,捐資為鄉親們修建村道、橋梁以及文化禮堂等,累計已達數十萬,但他自己住的,卻仍然是二間略顯寒酸的祖屋。

雖然吳偉良老先生不是共産黨員,但他卻以一個共産黨員的標準,心繫天下蒼生,時刻踐行醫者仁心行大愛的初心,譜寫人間處處有真情的質樸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