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字時代,作為管理員的網際網路企業要不斷創新履行社會責任的方式,家長也需要啟蒙,從而形成虛擬遊戲場的公序良俗。

      很多家長都有帶孩子去遊樂場的經歷。遊樂場裏有各式各樣的遊戲設施,幾乎每一種設施的門口都會標注對入場遊戲者的限制。限制大概可以分為幾類:第一類是患有某種疾病的限制入內;第二類是超過一定年齡的孩子才能入場;第三類是按照身高劃分,個子低於多少釐米的不準入內。這三類限制,除了第一類很少有人會拿自己的小命冒險之外,其他不論是按照年齡,還是按照身高,都會受到一些挑戰。

      一些家長受不了子女的軟磨硬泡,即便不滿足年齡要求,也會抱著僥倖心理謊報。一旦出事,遊樂場和管理員的責任卻難以開脫。因此,管理者傾向於使用更客觀、更準確的指標——身高來衡量參與者是否滿足條件。於是,很多遊戲設施的入口都立著一根帶著身高刻度的標桿,家長不負責任和管理員不具備準確識別能力的矛盾由此解決了。

      然而,一些刺激性不強、危險性不大的遊戲設施並沒有明確的身高限制標準。如果條件限定在110釐米,遊樂場就會損失100~110釐米身高之間的遊客,如果條件設定在100釐米,100~110釐米身高之間的孩子又可能出事。怎麼辦呢?一些遊樂場的解決辦法頗為巧妙——如果家長願意陪同孩子,條件可以適當下調,比如本來要求身高110釐米,有家長陪同就可以降低到100釐米。這樣,遊樂場就在明確限制性條件的情況下,把照顧孩子的責任轉移到了家長身上。

      久而久之,遊樂場的規則就形成了。幾乎沒有家長會質疑管理員,為什麼孩子不能玩?為什麼家長陪孩子就可以降低身高?家長不輕易挑戰這些約定俗成的規則,原因在於規則背後的責任機制已經非常清晰。

      在遊樂場裏,通過明文規章、身高測量、家庭陪伴和管理員約束,最終形成了一個既能滿足孩子娛樂需求,又能確保孩子安全的責任共擔機制,參與遊樂的各方都知道自己的職責是什麼,應該如何保護孩子。

      其實,在電子遊戲中也存在非實體的“遊戲場”,有著跟現實遊樂場一樣的規則和標桿。

      隨著社會各界對未成年人保護的日益重視,越來越多的遊戲生産商明確限定了遊戲參與者的年齡,但也會遇到與遊樂場一樣的挑戰:無法準確識別用戶。遊戲經營者,也就是遊戲場的管理員,難以控制不符合遊戲年齡限制的用戶。即便是在實名制的情況下,也難以把虛報年齡、“踮腳尖”的小用戶們遮罩在遊戲之外。

      近日,騰訊在《王者榮耀》中啟用了人臉識別驗證的功能,將用戶真實面部資訊與公安權威數據進行比對。通過這種做法,增加了精準的尺規,會提升遊戲場的管理水準。數據顯示,12周歲及以下未成年用戶平均遊戲時長,相比校驗前下降46%,12周歲以上未成年用戶平均遊戲時長,相比校驗前下降24%。應當説,基於技術上的主動創新,騰訊用網際網路思維踐行社會責任,取得了較好的示範效果。

      但是,再精準的尺規也需要家長的配合,看看遊樂場那些哭著、鬧著,執意要去玩遊戲的孩子們,哪一個是被管理員拎出來的?還不是誰家的孩子誰抱走,家長一定會想方設法、連哄帶騙地把孩子弄走。但在虛擬的遊戲場中,為什麼孩子出了問題,大部分家長都會把責任推給遊戲經營者呢?這就是家長不在場的無責感在發揮作用。所以,在遊戲企業不斷探索新技術、新方法,政府部門拿出公共數據資源來實現尺規的精準化之後,家長也需要承擔起相應責任。家庭已成為中小學生上網的第一場所,家長不能再把不在場的無責感作為孩子出問題之後追責的底氣,而要反思如何構築保護孩子的第一道防線。

      需要整個社會達成的新共識是:無論是在遊樂場,還是在虛擬的遊戲場,家長和管理員是保護未成年人的共同責任人。在虛擬的“場域”中,共同責任人應該如何劃分責任和承擔義務?在數字時代,作為管理員的網際網路企業要不斷創新履行社會責任的方式,家長也需要啟蒙,從而形成虛擬遊戲場的規則與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