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方方:女作家王安憶數第一

      我國著名女作家方方日前做客中國地質大學,與該校的100多名文學愛好者一起,對中國當代文學的現狀進行盤點。

      問:你對中國文學的發展現狀有何評價?

      答:總體來講,現在的中國文壇是一個“無法用語言來評價的年代”。但只從純文學的角度來看,我認為當前的中國文壇雖然還有一些不盡如人意,但總體來講還算不錯。我當初上大學的時候,中國文壇上還對能不能寫愛情,能不能寫悲劇這樣在今天看來有些好笑的問題進行激烈的爭論,那麼今天的中國文壇應該是自由多了。

      問:時下有一些流行的美女作家,包括日本的杜邊淳一在內的極端作家,他們的小説反映了一種很消極的價值取向,您是如何評價他們的作品的?

      答:首先從文學的角度,我認為她們的作品不是很好,有一些矯情。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講,他們完全有權利發表這些部分人不喜歡的作品,真正的評判者是廣大的讀者,他們完全有權喜歡或者不喜歡這樣的作品,其實,只要是有讀者,就應該有他們存在的理由。

      問:提起方方,就會有人自然和另外一位武漢的作家池莉去做比較,你和池莉同是武漢人,又都是在武大畢業,你能不能將自己和她進行一個比較?

      答:我認為我和池莉還是有所不同的,這好比兩台電腦,我和她是個人有個人的模式,我的讀者比池莉的讀者要少許多,我的文學觀和她有所不同,我認為她是屬於現實主義的作家,而我則更傾向於理想主義,在寫作的時候總是對現實有一些不滿。池莉的語言技巧運用得很好,並且很注重讀者的感受,對於形而上的東西她的把握可能差一些。另外在她的小説裏,風格多少有一些太市民化了點。我認為文學永遠是一種個人的東西,因為有了這種個體的豐富性和多樣性,中國幾千年來的文學才得以不斷有優秀的作品出現。但如果讀者就是喜歡這樣的作品,迎合他們也沒有什麼不好。

      問:請問對網路文學有何評價,也打算以後將作品搬上網嗎?

      答:目前有幾本這樣的小説確實寫得很好,我也經常上網看一些發表在上面的網路文學作品。我認為網路文學是一種大的趨勢,但目前由於在網上發表作品的大多是一些非專業的作家,內容也較為單一,多是一些快餐式的作品,加之寫作匆忙,作品的品質相差懸殊,好作品的比率很低。目前我還沒有考慮要把作品搬上網,另外,我還要靠出版社的版稅養家,在網上不給稿費呀。

      問:對於當今中國文壇上的幾位著名女作家,您是如何評價的?

      答:有兩位很出色的女作家當數王安憶和鐵凝。大家可能是因為知道王的作品獲得了茅盾文學獎才知道她很優秀,其實王安憶很早就很好,並且一直都很好。在中國當代文壇,單打獨鬥王安憶可能稍遜一籌,思想上不及韓少功的深度,語言上沒有餘華和莫言的個性化,但就綜合實力,我認為中國當今的女作家中王安憶是排在第一位的。她的作品數量之多,風格之多變,沒有一個女作家能再做到這一點,她一直在改變讀者的口味。相比之下,我認為鐵凝屬於那種很聰明、很有才氣的女作家,由於身兼中國作協副主席、河北省作協主席,所以她的創作量要比王安憶少很多,在風格上也沒有王的多變,但我認為鐵凝是最純粹的一個作家。

      問:中國離諾貝爾文學獎還有多遠?

      答:我認為是沒有什麼距離的,因為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學傳統和評價標準。

      問:有人説,當今美女作家們的文章在流行,這是一種悲哀,您怎樣認為?

      答:我認為文學只是文學,應該只是一種娛樂而已,別人不能總是希望它擔當拯救社會的大任,更不能希望通過閱讀別人的文學作品去提升自己認識社會的能力。她們的作品流行,我認為並不是作家自己的錯誤,而是選擇者的錯誤。

      問:你對余秋雨有何評價?

      答:最近人們對他的評價多半是因為他寫的東西和別人的期望産生了一些落差,但余秋雨能有這樣的名氣,説明他在前期確實寫出了一些很好的文章,當然他的環球之旅有很多人有一些看法,我認為這也沒有什麼不好,有這樣的機會,你會選擇不去嗎?

    

    中國青年報 2001年6月19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家族中的張愛玲---薦《百年家族》系列之《張愛玲》

劉索拉:極富韻律的靈性寫作

丁玲:從小布爾喬亞到紅色戰士

方方:在武漢過夏天

日本女作家:反叛封建家族制
她們試圖借助“私小説”創造出一種全新的文學


女作家呂錦華印象

愛誰能作主——訪作家皮皮

陳染:到底快樂不快樂

王蒙評點文壇紅人

宗璞用心講述的故事

王安憶最喜歡莫言

王安憶新著《富萍》梗概

王安憶《長恨歌》搬上話劇舞臺難煞編劇

説點王安憶

王安憶:《米尼》片段賞讀

拿起鐮刀,看見麥田
——王安憶和陳丹青對話節選  


簡單之美——讀王安憶的《富萍》

我愛比爾:兩個王安憶

方方:《烏泥湖年譜》簡説

王安憶:李章給我照相

王安憶:我不是封面女郎

王安憶寫《富萍》:再説上海和上海人

寫作只服從心靈的需要——訪作家王安憶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