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王安憶:《米尼》片段賞讀

    米尼是一個普通的上海女知青,在一次偶然的機會,結識了在皖北工作的上海男孩阿康,於是引出一個情感糾葛與生活波折的故事。一切都好象是不經意間發生的,阿康走上了偷竊的道路,走進了監牢,米尼也走上了偷竊的道路。隨著時代的變遷,他們由安徽的小城回到了大上海,這一對“扒手”夫妻又成了皮條客與賣淫女。他們的聰敏、精明、刁鑽、冷漠,對金錢的渴望,對情與欲的追求,他的的成與敗,都在王安憶對人物心理、行為及語言的細膩刻畫與看似平淡卻幽默冷峻的筆調中呈現給讀者。

    

    片段

     

    阿康從小長得格外清秀,白皙的瓜子臉,黑漆漆修長的眉毛,眼睛的形狀像女孩子,大家都叫他“小姑娘”。這時候,人們都不會想到,日後“小姑娘”這個名字將會是很響亮的。他不僅長相清秀,還有一種特別整潔的習慣。在那個年代裏,許多孩子都還需要穿有補丁的衣服,在長個子的年齡裏,褲腳管常常是接了一截甚至幾截。即使穿了這樣的衣服,阿康依然是整整齊齊的。脖子上的紅領巾也絕不和所有的男孩甚至女孩那樣,皺皺巴巴,鹹菜似的一根,尖角則被他們在沉思默想時咬噬得破爛不堪。他的領巾就好像熨過一樣的平整。書包和課本也是乾乾淨淨的,很博得老師的喜愛。曾經有一度,老師想將他培養成班級裏的幹部,由他負責一些紀律的管理。可是逐漸的,老師開始放棄這個想法了。她感覺到,這個孩子遠不是像他表面上那麼聽話的。有一次,她臨時有事須走開一下,就讓阿康領導一下晨讀。當她回來的時候,孩子們正在朗朗讀書,而她卻感覺到教室裏瀰漫著一股激動的情緒。她是一個有著二十年教齡的小學教師,熟知學生們的每一點心理。她覺得他們讀書讀得過分的響亮和起勁,連最最搗蛋的學生也像一個三好生一樣在勤奮地朗讀。這讀書聲中含有一種陰謀得逞的興高采烈的意味,這一切均逃不過她的眼睛。下課後,她將阿康哨協公室裏,問他,在老師走開後,教室裏的秩序怎樣。阿康説,很好。老師又問了一遍,並且流露出意味深長的微笑。阿康依然説,很好。他坦然而天真地看著老師,卻令她覺得這眼光中有一種不誠實的東西,她想要揭穿他,就説:老師其實並沒有走遠;他卻説:老師既然知道了什麼,為什麼要問我。老師不防備會有這一答,不由一怔,心裏緩緩地想:這個孩子真不簡單啊。她最終也不知道在這個早晨,教室裏究竟發生了什麼,而對於這孩子的好感和信任,卻在這個早晨消失殆盡。後來她很多次發現,在每一種搗蛋事件中,其實都有著他在幕後,而她又總是捉不住他。他顯得老實和誠懇,並且保護同學,不肯做一點卑鄙的事情。如去問他什麼,他總是説:我不知道。而老師明明知道他什麼都知道,卻沒有一點辦法好叫他承認。當老師發現自己原來是在和一個孩子鬥法,心裏很不是味道。為了糾正這樣的想法,她曾經去做過一次認真的家訪,她想:她是一名教育者啊!

    她是在晚飯以後大約七點鐘的時候去的,他已經上床睡覺了。父親在喝茶,母親則批改著一摞學生的作文,這時就放下作業,去小房間把他叫起來。他穿了毛衣走出來,站在老師面前。老師説:怎麼這樣早就睡了?他説沒有什麼事情,所以就睡了。老師就説:沒有什麼事情,就可以看看書,讀讀報紙,預習一下明日的功課,或者幫助爸爸媽媽做做家務。他回答説,好的,就不再説什麼了。他微微垂著頭,眼睛無神,又不像是睏倦。他坐在一張方凳上,手搭著膝蓋。一盞二十五支光的電燈在他頭頂昏暗地照耀,他清秀的臉上布了一些陰影。他趁人不注意的時候,就轉動著眼珠去看老師,又看自己的父母,顯得惶惑而不安。老師暗暗驚訝道:這孩子怎麼變了?她覺得孩子父母倒都是通情達理的人,因同是搞教育的,談得就很契合。他們先是談了些別的,然後才將話題轉到孩子身上。他們共同地肯定了這個孩子的優點,接著,父母們就主動提及了他的缺點。他們認為,孩子最主要的不足之處是懶散,對什麼都缺乏積極的態度。他們簡直不知道什麼事情是他最感興趣的,他好像對什麼都不感興趣。説到這裡,他們就轉過臉,很溫和地問孩子:“你説説看,什麼是你最喜愛的?”他不回答,只是微笑。這一剎那,他十分像一個美麗的癡呆兒。老師很遺憾他們父母沒有提到“誠實”這個問題,於是她旁敲側擊地問道:平時下午他幾點鐘回家。父母回答説,一放學就回了家。回了家做什麼呢?老師又問。回家總是做作業,父母説,他倒是不出去闖禍的,可就是太疏懶了。老師最終也無法提出“誠實”的問題,因為這是沒有根據的事情,僅是她的感覺。當她走出他家時,心想:這一對父母都是好人,可是卻不夠了解自己的孩子。其實他們父母的了解是比她更深刻了一層的。

    當父親準備對阿康進行課外的輔導時,他才發現,在完成學校作業以後,是沒有一點時間再做別的了。阿康將學校佈置的功課做得很仔細很緩慢,用去半個下午和一個晚上。假如催迫過急,他便會生病,臉蛋燒得紅紅的,以至連學校的功課也無法完成還要缺課一天。這一天,他就一直躺在床上,吃著父親調好的糖開水和麵條,讓母親把洗臉水端到床前漱洗。他躺在床上,也不睡著,腦子裏想著一些誰也不知道的念頭。假日的時候,父親想教他練練大字,他很順從地提起筆,由了父親的指點,一筆一劃地寫,沒有一點錯,卻全無塑造的可能。父親首先失去了信心,孩子便趁機擱下了筆。父親或者教他讀幾首詩詞,而他也永遠弄不懂其中的意思,答非所問。父親隱隱感覺到,其中似有一些小小的險惡的用心,卻又捉不住把柄,只得隨他去。在兒子躺著生病,不知想些什麼事情的時候,他想的是:這孩子究竟是個什麼樣的孩子呢?這樣的時候,他覺得自己和孩子相隔得很遠,他們誰也不了解誰。他默默地想著這些,直到黃昏。這樣的黃昏是最最令他哀傷的了,他覺得自己四十多歲的生命都已經枯竭了,已是夕陽西下。

    孩子躺在床上,心裏卻是快樂的,他想:他把他們這些大人全都騙了,他覺得大人們是多麼蠢啊!他想他是一個孩子,這其實是很好的掩護。人們都不會注意到他,更不會懷疑他,他盡可以做一切把戲。可是,他得小心點兒,他實在是有點興奮過頭了。他想裝一天病就足夠他樂的了,明天他就得好好地上學去,繼續玩他的做個乖孩子的把戲。想到新的一幕即將開始,他幾乎心潮激蕩。其實他並不喜歡呆在家裏,在家裏他時時覺著煩悶。似乎家裏的天地太小,不足以讓他的把戲充分展開。他沒有兄弟姐妹,跟父母玩這把戲,他沒有太大的興趣。他覺得天底下再沒比他的父母更沒勁的人了,他一看見他們就意氣消沉,所有的聰敏才智都不見了。他覺得他們總是掃興,心裏漸漸地起了恨意,有時候他就故意地也要叫他們掃興。譬如考試,他其實是可以考一個更好的,能使父母、尤其使父親快樂的成績,可就為了不讓他們快樂,他便決定不考得更好。他還喜歡偷偷地將他們的東西藏起來,看著他們著急,並且和他們一起找,找來找去找不著,心裏就無比的喜悅。過了很多日子,他們會在完全意想不到的地方重新看見這樣東西,當然,還有一些東西是永遠不會回來的了。他們從來沒有想過,會是他藏起了他們的東西,他們總是互相埋怨,或者埋怨自己,説自己又老又糊塗,他們黯然神傷,灰心喪氣。終於有一天,他們竟發現錢少了。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