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經  濟
財  經
國  際
法  制
教  育
科  技
軍  事
文  化
體  育
健  康
旅  遊
讀  書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地方通訊
華人社區
域外評説
世界博覽
圖片中國
文化週末

家族中的張愛玲---薦《百年家族》系列之《張愛玲》

    張愛玲的作品與她的一生為我們製造了一個又一個“張愛玲夢魘”,她對當今的讀者和研究者仍然是一個謎,這謎不僅僅指的是她的創作經歷,就連她的身世和生活,知之者也是甚少。要想走近張愛玲、讀懂張愛玲,她的家世、經歷無疑是一把鑰匙。著名的歷史學家馮祖貽先生,窮數年之功力,廣泛蒐集各種有關張愛玲及其家族的資料,著成《張愛玲》一書。此書係河北教育出版社推出的《百年家族》中的一種。作者以其歷史學家的筆觸,把張愛玲放在其豪華的張氏家族中去分析,從另外一個角度去揭開有關她的許許多多的、大大小小的謎,有助於讀者對張愛玲作出客觀、公正的評價。

    張愛玲的家庭是典型的官宦之家,其祖父張佩綸一生頗富傳奇色彩,少時熟讀經書,二十三歲便中進士,開始就是翰林,憑著一支筆,他參倒了許多的貪官,也得罪了不少的人,被譽為清流健將,名震天下。中法戰爭時,其以一介書生統兵與洋槍洋炮的法國鬼子對陣,兵敗後被朝廷革了職,發配到了邊疆。數年後,張佩綸又以一個罪臣之身,得到了當時權傾朝野的洋務派領袖李鴻章的賞識,做了李家的乘龍快婿。

    豪門出身的李家大小姐不僅給張家帶來了豐厚的嫁奩,而且把獨特的相府門風也傳了過來。從此,張佩綸不再顯跡于官場,只是做做學問,閒時陪著夫人評書、讀畫、煎茶、賭棋,偶爾給泰山大人做做幕僚。李鴻章對張家的影響是很大的,特別是在教育方面。作為一個洋務派的領袖,李鴻章深知以後中國和外國人打交道的機會會越來越多,因而,他要求他的子侄們都要學習外文和洋務。這一精神,同樣也帶到了張家。

    張家的第二代張志沂,把上輩的特權和新近的洋人的豪華兼收並蓄了下來。住洋房、坐汽車、吸鴉片、養姨太太,對子女的管教嚴而無情,這些都給張愛玲的心裏留下了陰影,對她以後的創作産生了重要的影響,以致在她的許多作品裏,都能找到她的沒落家庭的影子。但張愛玲的母親卻走上了一條不同於老一輩人的路子。她頂著紅蓋頭邁進了張家,卻穿著洋裝離開了張家,作為一個生活在30年代中國的女人,能夠主動地打破不幸婚姻的枷鎖,爭取自身的解放,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所以説,在創造張愛玲的張家,既流著濃濃的中國傳統的血液,也吹著新鮮的來自西洋的風。傳統和現代、守舊和改革、舊式與新式,正是在這種矛盾的交織中走出了張愛玲。

    張愛玲生活的時代是一個大變動的時代,張家日趨衰敗,社會動蕩不安,習習的西洋風和隆隆的日本侵略者的炮聲,打破了許多中國人的夢想,正是在這樣“一個低氣壓的時代,水土特別不相宜的地方”,急於成名的張愛玲以《沉香屑——第一爐香》、《沉香屑——第二爐香》,一炮走紅了上海文壇。

    張愛玲生活在一個畸形的環境裏,動蕩不安的社會,衰敗沒落的家庭,周圍是一些蒼白、渺小、自私、空虛的人,這些都給她的心理造成沉重的壓力,她把這些感覺訴諸筆端。在1943-1945年間,她發表了諸如《茉莉香片》、《心經》、《傾城之戀》、《金鎖記》等等許多的文章。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基本集中在此期間。張愛玲不寫革命和戰爭,而是用其泛著色彩的驚艷文字,刻畫出豐富的意象,描繪出當時社會中不能掌握自己命運的沒落的蕓蕓眾生相,她的作品籠罩著蒼涼的氣氛。我們可以通過她的作品體會到張愛玲獨有的從容、散淡的丰韻、與眾不同的審美趣味。

    解放後,張愛玲努力去適應環境的變化,寫下了《十八春》、《小艾》等作品,可是她還是感覺到她無法適應時代,於是她選擇了逃避(這也是張家的傳統之一,其祖父張佩綸在馬江之敗後,也是在無可奈何的情境中選擇了逃避),先到香港,後移民于美國,一直到她去世。在美國期間,她主要從事以前作品的整理與改寫,晚年投入很大的精力於《紅樓夢》的考據與吳語小説《海上花列傳》的翻譯。

    張愛玲的個人生活一直為外人所不解,她先嫁給了當時的大漢奸胡蘭成,後又選擇了比她大三十幾歲且身體不佳的賴雅。她早年的生活還多多少少為外人所知,而其晚年閉門不出,其生活也就少為人知了。古人論文有“知人論世”之謂,所以,《張愛玲》一書從其家族對她的影響的分析中,探討了有關張愛玲家族及其張愛玲的諸多問題,應該説,它打開了一條讀懂張愛玲的新路。

    

    《光明日報》2001年6月14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