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前進中的中國製造業

    成本競爭拉開差距

    “Made in China”正極大地震撼著世界。不僅是外資在中國生産的商品,中國品牌自身也加強了其在國際市場上的地位。在成本上具有絕對優勢的中國産品正在不斷提高其品質和技術水準,對日本製造業也産生了威脅。讓我們追蹤一下不斷前進的中國製造業的最前沿。

    4月5日,位於美國東南部的南卡羅來納州加姆登市,縱貫市內的一條大街換了名字,新名稱為“海爾街”。為了表彰中國家電大企業海爾集團(山東省青島市)對該市做出的貢獻,市長將這條大街冠以該公司的名稱。

    2000年春天,該公司設在加姆登市、具有年産20萬台規模生産能力的冰箱廠開始運轉。以低廉的價格、新穎的造型、細緻的售後服務為武器,不斷開拓市場。加上來自青島工廠的進口品,迅速佔領了美國中小型冰箱市場25%的份額。

    同時還銷售其他各種産品,其中DVD起用原籃球選手邁克爾喬丹做宣傳。美國同業界雜誌《電器製造商》2月號世界家電上市排名中,海爾越過日立成為第九名。

    “如果不降低成本,松下的名字難免要從中國的微波爐市場上消失。”在上海浦東新區生産微波爐的上海松下微波爐森下猛總經理的危機感越來越強。去年11月,母公司松下電器産業停止了在美國肯塔基州的生産,把工廠都集中到上海來,這和海爾集團恰好形成鮮明的對比。

    隨著工廠的重組,預計在上海的生産量2001年將達到190萬台,相當於前一年實際生産量的2倍。儘管如此,在中國大型廠家面前還是相形見絀。和以廣東省順德市為據點的新興廠家格蘭仕相比,只相當於其規模的八分之一。

    大約7年前由一個服裝廠轉型而成的格蘭仕,目前在中國的市場佔有率為70%,在世界上也佔35%,堪稱首屈一指的大企業。順德工廠有1萬名以上的員工,實行四班倒,24小時連續作業。今年計劃生産1500萬台微波爐。這一數字比自誇産量第一的夏普泰國工廠還要多出一位數。

    成本競爭力的差別一目了然。低價樣品的銷售價格,松下是630元,而格蘭仕只有300多元。格蘭仕和200多家海外企業簽訂了OME(使用對方品牌進行生産)協議,年年批量生産的效果都得到提高。要與之抗衡,決非易事。“該怎樣對付那些在中國市場上提高了知名度、並走向世界的品牌?日本和亞洲企業必須重新檢討自己的戰略計劃。”

    中國製造業中,成為 “颱風眼”的並非只有家電業,猛追南韓、日本的造船業也是一個典型。

    中國大型造船企業——滬東中華造船(集團)在最近制定的經營計劃中,提出了“五年內開發LNG(液化天然氣)運輸船”的方針。

    目前只有日本和南韓掌握建造LNG船的技術,不過“對有政府強力支援的中國企業來説,國産化只是時間問題”。目前中國造船業的訂貨量約佔世界5%,但如果中國企業也加入到附加值高、需求量不斷增加的LNG船市場,肯定將成為日韓造船廠家的強勁對手。

    經濟産業省在18日公佈的2001年版通商白皮書中,並沒有把正在興起的中國視為威脅,而是強調要採取與之合作的態度。

    最近,格蘭仕副總經理俞堯昌向一些日本企業發出呼籲,“美國摩托羅拉曾經通過全權委託日本企業生産電視機、對通訊器材進行特別處理的方式起死回生。對日本企業來説,把低附加值産品交由中國去做,才是上策。”

    外資滲透越發迅速

    “五一”開始的“黃金周”結束後,5月中旬,米內佩爾的子公司——上海米內佩爾精細機電開始上市用於個人電腦的冷卻裝置“風扇電動機”。

    這種風扇電動機的基本零件——軸承,首次採用了中國特殊鋼廠家生産的鉻鋼。其廠家即上海寶山鋼鐵集團的上海五鋼。

    精密度以微米為單位的軸承材料,需要抗裂紋等高品質。上海米內佩爾8年前為了降低成本,開始摸索從當地採購原料。他們選中了本地的上海五鋼,每年都對其進行多次嚴格評估驗收。

    上海五鋼派視察團赴日取經,努力強化技術開發部門,終於走向實用。米內佩爾方面也對其技術能力的提高給予了高度評價,“和日本産品相比毫不遜色”。上海五鋼計劃今後進一步調整批量生産體制,向世界各國出口鉻鋼。

    位於廣東省深圳市的美國IBM與中國的合資企業HSPC,每天都在向“追求大型噴氣機在距離地面5米的高度飛翔的精密度”的工作挑戰。

    生産用於個人電腦硬碟裝置(HDD)核心零件的HSPC的實驗室裏,中國工人透過顯微鏡進行著細緻的手工操作。把觸角長為1釐米的微型抗磁(MR)磁頭以一定的角度安放到一種叫做“吊挂”的零件頂端。高速旋轉的磁片和MR磁頭之間的間隔只有0.02微米(一微米等於百萬分之一米),安放位置不允許有半點差錯。

    3月底開始,他們承包了墨西哥工廠幾乎全部的生産量,月産800萬個,今年年底將擴大到1300萬個。這種細緻操作,需要靈巧的手藝和堅強的耐性。山口總經理斷定,“世界上只有深圳才能在短時間內以較低的薪水募集到所需的人才”。

    中國企業以低價的勞動成本為武器,不斷興起。不過,通過和外資合作等方式,在各種領域其技術能力也得到了切實提高。中國從勞動密集型的單純加工起步,歷經磨練,成為世界工廠,尋求最先進技術的外國企業蜂擁而至。

    5月16日,大型飛機製造商——法國空中客車最高負責人(CEO)諾爾伏爾加爾和中國航空工業集團簽訂備忘錄,共同生産能乘坐150人的中型客機“空中客車A320”的主翼零件。A320是空中客車的拳頭産品,在全世界的訂貨量為2700架。

    據相關人士消息,空中客車將在今後的5-7年內,向航空工業集團旗下的瀋陽飛機製造廠(遼寧省)轉讓能夠製造包括最複雜零件在內的機翼成品的技術。同時還計劃投入8000萬美元,在北京開設培訓技術人員的援助中心。大型商社的幹部認為,“這證明中國開始具備成為最先進領域的戰略夥伴的本領。”

    日本貿易振興會上海中心調查諮詢處長塚田裕之指出,“中國在擁有高素質勞動力的基礎上,又很好地吸收了外資技術,在高新技術領域的進步非常明顯。”過去,亞洲是所謂以日本為主導的雁行型發展模式,而中國取代日本、處於領頭位置的那一天將很快到來。

    日美歐對中國的依賴性增強

    5月25日,新力執行常務董事蓑宮武夫訪問了被稱為“北京矽谷”的中關村,其目的是委託中國企業設計數位家電的心臟部分——大型積體電路(LSI)。

    “我們的目標是把這次合作納入軌道,希望成為半導體業的世界十強。” 蓑宮先生寄予了很大期望的合作者,是六合萬通微電子技術。這是去年秋天籌集1600萬日元最初資本、獲得上市門面的鷹山公司(東京世田谷)的3名中國技術人員回到國內,於今年2月剛剛創建的風險企業。

    該公司的目標是通過設計2002年以後獲得應用的新一代行動電話而成為中國的首席企業。雖然六合萬通目前只有30名工作人員,但總經理壽國梁表示,“爭取在5年內上市”。

    活躍在海外的中國技術人員是“現代化”的重要戰鬥力。1978年推行改革開放路線以來,中國派往海外的留學生超過34萬人,其中已有11萬人回國。中國政府為給予這些回國人員用武之地,近2-3年來在北京、上海、成都等主要城市設立了50多處“留學人員創業園”,作為風險企業的援助設施。

    在美國微軟公司的研究據點——微軟中國研究院(北京市)工作的張益肇研究員也有過在日企等處工作的經歷。現正在開發一種語音識別軟體,只需對終端發出聲音就可以寫郵件或進行檢索。

    這一研究成果也可適用於朝鮮語等其他亞洲語言。張主任説,“在經濟迅速發展的中國進行研究很有吸引力。”據説微軟中國研究院約120名研究員“幾乎全部是從國外歸來的中國人”。

    代表中國“頭腦”的不僅僅是留學生。外資企業和中方的大學及研究機構合作培養了為數眾多的優秀人才。

    美國IBM、盧森特技術等將研究據點設在了中關村,這裡集中了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70余所大學及專業學校和200多家科研機構。北京理工大學的曹元大教授説,“盧森特技術精通實習技術,為學生提供了掌握技能的場所。”

    而且,中關村畢業的理工科應屆生第一年的薪水每月只有5000至8000元,“開發軟體所必需的人事費不到日本的五分之一”。他們不僅在中國國內很受歡迎,海外也爭相招聘。

    招聘集團和中國軟體大企業——北大方正合作,將於近期開始聘請資訊技術領域的中國技術人員赴日工作。計劃3年後接受300人左右。負責派遣服務的大眾工程公司和北京大學等在北京市一起創建了培養赴日工作者的IT技術人員學校,預計每年向日本輸送100人左右。

    擔任日本貿易振興會曼谷中心顧問的米谷博先生指出,“中國每年有41萬名理工科學生畢業,而泰國只有1萬人。日本投資紛紛轉向中國的一大主要原因就在這裡。”

    中國作為亞洲的研究開發據點而為世人矚目。日美歐的先進企業在基礎研究和軟體開發等方面對中國的依賴程度正在迅速提高。

    

    《日本經濟新聞》2001年5月29日-31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