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聚焦>人物訪談
從職場菜鳥到碧桂園集團最高榮譽飛天獎傑出員工,他用了6年時間;從獨立帶隊完成月度工程巡檢到項目展示區完美開放,他理解了“工匠精神”對於工程師的含義;在碧桂園的職業生涯裏,他始終希望能夠通過自身積極的行動去帶動周邊的每一個人為達成交樓目標而努力。
還在上學的時候,花著父母錢的年輕人,並沒有感受到社會的殘酷,一旦畢業走出了校園,就會越來越感受到,當生活這件事真正落在自己頭上時,現實與理想國的之間的鴻溝似乎難以跨越,除了回到父母懷抱的短暫溫暖,其他的一切,都要依靠自己。
20年的地産生涯鄧歷始終願意參與一線工作,與區域與項目為伍,拒絕平庸,不斷帶領團隊突破挑戰性的難題。
銀保監會在助企紓困、應變克難方面有哪些具體舉措?如何應對和防範外部環境變化可能帶來的風險?記者就此採訪了中國銀保監會副主席梁濤。
中國將2022年GDP增速目標設定在5.5%左右。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下,實現這一高基數上的中高速增長,需要付出艱苦努力。而最近的疫情形勢如同一場“倒春寒”,給正在“爬坡過坎”的中國經濟帶來考驗,實現全年經濟增長目標更須努力。
每年3月和4月,是上市房企集中接受投資者“檢閱”的高光時刻
萬科董事會主席鬱亮表示,2021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額達到了18萬億元,這或許就是房地産開發行業的天花板。
“高校畢業生、‘新藍領’等新市民、青年人是我國城鎮化進程中的關鍵群體,對促進城市新業態發展、帶動國內大迴圈、穩定社會就業發揮著重要支撐作用。解決好這部分重點人群的住房問題,既是解決大城市住房問題的關鍵所在,也是實現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全面共同富裕的戰略需要。”全國政協委員、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張佔斌建議,新市民、青年人收入跨度大、住房痛點不一,對保障性租賃住房的需求存在較大差異,需分類研究、統籌考慮。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支援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面對新時代百姓住房需求,已經走過28個年頭的商品房預售制度何去何從,再次成為兩會代表委員關注的熱點問題。
“2022年1月,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降勢減弱,同比漲幅總體回落。”2月21日,國家統計局發佈的2022年1月份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統計數據顯示,樓市出現止跌信號。
以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為代表的四大一線城市,由於經濟實力強、工作機會多、城市配套設施完善、醫療教育資源豐厚,對人才購房定居的吸引力強,因此剛需市場長期存在,市場扛風險能力較強。
2022年春節,國內更加注重精準抗疫,本土新增確診病例數顯現下降,這為進一步常態化精準防控和局部應急處置相結合提供了實驗基礎。
克而瑞研究中心最新發佈的房地産百城庫存月報顯示,2021年12月,樓市迎來“翹尾”行情,供求兩方面均有較大放量,但供過於求的市場格局仍在延續。月報顯示,房地産百城狹義庫存(現房庫存)穩中微增至6.1億平方米,庫存去化週期小幅回落至約16個月,顯著高於2020年同期水準。廣義庫存(累計新開工面積與累計銷售面積之差)則重回高位,再度跳增至38.81億平方米,行業潛在的庫存風險依舊較大。
如今,城市更新已經成為時代的主旋律。
浦發銀行1月17日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發佈公告,計劃于1月21日簿記發行房地産項目並購主題債券(22浦發銀行02),債券規模為50億元,期限為3年,募集資金用於房地産項目並購貸款投放。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