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建業務“走紅” 房企轉型開啟輕資産模式

來源:中國網地産 2022-10-31 11:04:40

近期,地産代建成為了行業裏的“熱詞”,不少房企選擇投身於代建業務。不同於房地産開發歷來的“重資産”模式,輕資産運營模式或許有助於房企走出眼下的寒冬。

代建業務再度“走紅”

10月17日,天津第三批次土拍落下帷幕。侯臺集團以底價7.2億元摘得津西青楚(挂)2021-044號地塊。侯臺集團引入金地集團共同開發項目,後者作為代建方參與項目建設。

除天津外,代建房企也在陸續入場國內其他城市。2022年以來,地産代建逐漸成為各大房企的“必爭之地”。進入三、四季度,眾多房企相繼公佈了2022年的年中業績,其中有關代建的資訊出現頻次極高。

據中指研究院公佈數據,截至2021年底,進入代建賽道的房企一共有36家,預計2030年商業代建銷售額將接近5萬億元。

萬科保利、華潤、龍湖碧桂園等品牌房企都紛紛投身地産代建。

代建業務“走紅” 房企轉型開啟輕資産模式_中國網地産

(部分代建房企統計)

能令品牌企業扎堆佈局,地産代建究竟有怎樣的“魔力”,會成為房企轉型的藍海領域嗎?

代建助企“輕裝上陣”

事實上,地産代建的概念由來已久,早在十餘年前代建業務就逐漸興起。而隨著近年越來越多的房企入局,代建賽道也變得越來越熱鬧。

從地産代建的發展歷程來看,代建行業最初興起于政府代建,後續發展和革新中逐漸形成了政府代建、商業代建、資本代建三種模式並存的狀態。

房地産是一個環節繁瑣、體系龐大的長週期性行業,從前期開發到後期銷售回款,每一步都環環相扣,這其中需要巨大的資金流以保證這一龐大流程的運轉。

近兩年,在疫情等因素的影響下,購房者信心不足、觀望態度不減,導致房企銷售速度滯緩,樓市迎來了一場霜凍。市場環境的陡變,對許多房企來説無異於迎頭痛擊。房企擴張速度快、樓盤去化難等多個因素造成了多數房企資金面的緊張。

如何生存下去、平穩穿越週期,成為了多數房企最迫切的問題之一。

早在 2021年底,住建部部長王蒙徽表示,過去形成的“高負債、高杠桿、高週轉”的開發經營模式不可持續。這種模式不僅消耗了大量資源,而且積累了巨大的風險隱患,也不符合新發展理念,無法邁向高品質發展。

今年3月,銀保監會傳達學習貫徹國務院金融委會議精神時提到,積極推動房地産行業轉變發展方式,鼓勵機構穩妥有序開展並購貸款,重點支援優質房企兼併收購困難房企優質項目,促進房地産業良性迴圈和健康發展。

在此形勢下,房企“代建業務”迅速走紅。從代建行業的發展週期來看,代建行業又往往與房地産行業發展週期相逆,房地産遇冷調整,恰恰是代建行業發展的繁榮期。

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2017-2020年,房地産代建的營業收入快速提升,複合增長率分別達到19.5%。雖然整體增長較快,但整體規模尚低。到2020年,代建業務的營業收入為95.8億元,尚不足百億,仍有較大發展空間。2017年以來,房地産代建業務的凈利潤率水準始終高於25%,到2020年達到25.4%,高出傳統房地産凈利潤率超10個百分點。

相比自主開發,地産代建屬於輕資産運營模式,利潤雖然低,但投入的成本也較低,所以利潤率要高於傳統開發模式。拓展代建業務能使房企在市場下行階段保存實力,平穩過渡到下一週期;同時,多元化的經營模式也使房企更具備市場韌性。

貿然轉型或有風險

房企代建的優勢在於,輕資産的運營模式之下代建成本較低;且由於不拿地及有保底收益,代建企業抗週期性風險能力較強。房企的多賽道發展有利於房企拓寬業務範圍,整合資源,也有助於房企在市場波動下穿越週期,等待行業回暖。

地産代建業務對代建企業的規模也有一定的要求,在自身的實力、經驗以及團隊配備等方面,大型房企的優勢要大於中小型房企。

不過,地産代建業務並非全無風險。代建企業前期施工是否需要墊資?墊資的多與少、融資是否順暢?産品標準不同的情況下,是否會對房企自身的品牌力産生負面影響?在産品標準的制定上,如何在滿足委託方需求的同時保障項目的品質?委託方和建設方的分工以及溝通上是否順暢......這些都是利益相關方需要謹慎考量的問題。

地産代建入局門檻不高,但想做好卻難上加難。隨著更多房企的加入,代建市場這片“藍海”的競爭也將更加激烈,後期可能會面臨代建業務利潤率降低的問題。

市場份額畢竟有限,貿然轉型更應謹慎,房企須考量自身綜合實力後再做選擇。同時,在投身代建業務的同時,各房企也應持續探索多元化賽道,增強企業的市場韌性。

(責任編輯:楊帆)
網站無障礙
代建業務“走紅” 房企轉型開啟輕資産模式
來源:中國網地産2022-10-31 11:04:40
不同於房地産開發歷來的“重資産”模式,輕資産運營模式或許有助於房企走出眼下的寒冬。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