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磊:樓市從“政策松”到“市場穩”需多久?

來源:中新經緯 2022-03-15 10:00:55

題:樓市從“政策松”到“市場穩”需多久?

作者 夏磊 國海證券研究所聯席所長

過去14年,在房地産下行週期,市場大致出現了兩輪明顯的調控放鬆時期。第一階段是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蔓延,為穩定國內經濟增長,中國政府在全國範圍內實施了下調首付比例、貸款利率等政策,樓市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速在政策出臺5個月後實現了轉正。

夏磊:樓市從“政策松”到“市場穩”需多久?_中國網地産

第二階段為2014-2016年,隨著放鬆限購、降息、“認房認貸”標準修改等多套政策“組合拳”出臺,以2014年的“930”政策為時間節點,樓市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速在6個月後顯現回正。

夏磊:樓市從“政策松”到“市場穩”需多久?_中國網地産

當前,面對分化的市場形勢,全國多個城市對房地産政策進行了調整。我們發現,政策的市場反響在不同能級城市間具有輪動效應。一線城市作為資源要素稟賦最優渥、供需相對最緊張、預期收益最大的地方,房價率先領漲。隨後,隨著流動性外溢,核心二線城市、三線城市依次跟漲。在2012-2016年的兩輪房地産市場週期輪動中,均呈現出“一線-二線-三四線”的傳導方向。

夏磊:樓市從“政策松”到“市場穩”需多久?_中國網地産

一線城市:市場回暖,主要政策空間是降低商業貸款利率

從歷史經驗看,一線城市從政策放鬆到市場反彈過程較快,似乎只在“一夜之間”。目前,一線城市庫存處歷史低位。2020年6月開始,一線城市去化週期一路下行,2021年8月達到歷史低位,約為13.7個月。2022年1月,去化週期約為15.8個月,庫存處低位持穩。

夏磊:樓市從“政策松”到“市場穩”需多久?_中國網地産

2月,上海商品房銷售面積為129.7萬平方米,同比由負轉正,同比增長20.2%,在一線城市中率先回暖。北京樓市成交表現冷淡,主要受疫情防控、冬奧會等影響,但隨著抑制因素逐漸消退,需求逐步釋放,北京市場有望在3月份迎來小陽春。

當前,一線城市的主要政策空間是降低商業貸款利率。相比于貸款利率放鬆力度最大的2008年,目前一線城市房貸利率仍有下降空間。

二線城市:庫存高位,為調控放鬆提供了政策空間

目前,二線城市庫存呈上升趨勢。2021年6月,二線樣本城市去化週期達歷史低位,約為21.4個月,隨後去化週期呈上升趨勢;2022年1月,去化週期約為23.1個月。

當前,二線城市市場分化明顯。比如有以杭州為代表的二線城市:庫存低、價格上漲壓力大,政策放鬆不迫切;也有以鄭州為代表的二線城市:高庫存、市場弱,政策放鬆迫在眉睫。

在18個長效機制試點的二線城市中,與鄭州情況類似的有重慶、成都、無錫、福州、瀋陽、青島、濟南等,目前庫存均處較高水準,政策有待調整。

未來,隨著政策跟進,二線城市更多“新市民”剛需,以及“老市民”改善需求將得到釋放,預計二線城市會在政策放鬆後的3個月內回暖。

三四線城市:銷售低迷,政策放鬆空間大

當前,三四線城市庫存處於歷史高位。從2021年6月開始,三四線城市去化週期加速上行,2021年12月達到歷史高位,約為20.9個月;2022年1月,去化週期約為19.9個月,較上月縮短一個月左右,仍處高位。

目前,三四線城市的市場銷售延續了低迷態勢,市場韌性較差。2021年6月以來,樣本三四線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積同比持續為負。2022年1月,樣本三四線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積為974.2萬平方米,同比為-45.3%;2月,商品房成交面積為646.7萬平方米,同比為-48.4%,降幅擴大3.1個百分點。

影響三四線城市需求的三大因素有:房企爆雷引發居民對期房交付的擔憂,就地過年政策導致返鄉置業需求延遲,棚改貨幣化安置退出影響市場需求。其中,棚改貨幣化安置是影響三四線市場需求的一個重要因素。

夏磊:樓市從“政策松”到“市場穩”需多久?_中國網地産

我認為,三四線城市調控政策放鬆的空間較大。隨著棚改貨幣化安置退出市場,影響樓市需求的核心變數消失,三四線城市回暖或將需要更長時間,預計從放鬆到政策見效仍需6個月以上。

(責任編輯:楊帆)
網站無障礙
夏磊:樓市從“政策松”到“市場穩”需多久?
來源:中新經緯2022-03-15 10:00:55
一線城市作為資源要素稟賦最優渥、供需相對最緊張、預期收益最大的地方,房價率先領漲。隨後,隨著流動性外溢,核心二線城市、三線城市依次跟漲。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