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罕見!40城新房成交創新低,或繼續探底

來源:中新經緯 2021-12-07 14:24:45

易居房地産研究院6日發佈的《2021年11月全國40城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報告》(下稱“報告”)顯示,11月40城新房成交量創近10年單月新低,預計短期內還將繼續向下探底。

據了解,40個典型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深圳4個一線城市;蘇州、福州、南京、青島等18個二線城市;以及揚州、東莞、溫州、岳陽等18個三四線城市。

11月40城新房成交創歷史低位

報告數據顯示,2021年11月,易居研究院監測的40個典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2014.0萬平方米,為近10年表現最差的11月。從增速來看,11月成交量環比下降4.3%,同比大降39.4%。

臨近年底,部分開發商由於資金面緊張和年底衝刺規模業績,會加大推盤力度,打折促銷現象也會增多。不過,報告認為,在樓市預期已經明顯轉變的情況下,成交量短期內恐怕難以增長。預計40城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量仍將繼續探底。

此外,報告顯示,1-11月40城新建商品住宅累計成交面積同比增長2.6%,增速較上月回落5.3個百分點。預計全年40城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同比增速將由正轉負。

浙江降溫,寧波年內縮水超六成

報告顯示,一、二、三四線城市1-11月新建商品住宅累計成交同比增速均收窄,增速依次為23.7%、4.9%、-8.3%,較上月分別收窄8.7、5.1、4.7個百分點,預計12月將繼續回落。

具體來看,11月一線城市同比增速最高。報告認為,一是由於去年同期基數低,今年前2個月同比增速衝高幅度最大,因此降溫狀態下雖然整體回落速度相對最快,但整體水準也高;二是目前一線城市還存在限價盤,其新房市場熱度猶在。

三線城市增速已于10月率先轉負,11月同比降幅繼續擴大。報告認為,一是今年2月三線城市衝高幅度最小,因此目前增速整體水準最低;二是三線城市開發商推盤量較大,容易供大於求,使得市場更快惡化。

分城市來看, 1-11月40城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累計同比增速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為:廈門、珠海、杭州、北京、福州、深圳、南京、武漢、上海、成都。排名後五位的城市分別為洛陽、惠州、淮安、南寧、韶關。

從城市特點來看,排名靠前的城市主要為一線城市和部分強二線城市,而排名靠後的城市主要為三線城市。其中,浙江降溫最為顯著,主要原因是去年同期浙江樓市偏熱,基期值較高。

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城市是寧波,1-11月新房成交累計降幅為17.3%。今年1月,寧波新房成交量一度達到187.4萬平方米,但11月僅成交63.9萬平方米,和年初的火爆行情相比,年內縮水高達65%。

降準重磅來襲,如何影響買房?

一日內,房地産市場迎來兩大重磅消息。

12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22年經濟工作,提出“要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支援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産業健康發展和良性迴圈。”

在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看來,這句表述非常重要,大起大落不是健康的,平穩運作也包括資金供給的平穩,而不是資金緊縮導致行業波動;良性迴圈即供地、開發、銷售的良性迴圈。

12月6日,央行決定於2021年12月15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共計將釋放長期資金約1.2萬億。對於房地産市場影響,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對中新經緯表示,銀行對於房貸投放的力度增強,因為資金配置能力在提高,進而有助於包括按揭貸款、開發貸款等領域的活躍。此前銀保監會提及重點保障剛需和改善型購房需求,據此可以認為,後續房貸多投向此類領域。

嚴躍進認為,房貸將進一步放鬆,但房地産市場依然要把握調控的主線,若是出現違規資金進入房地産,各類調控也必須進行收緊。換句話説,合理的房貸需求,可以更好地得到滿足。但是違規的房貸需求依然要收緊。

“近期中央密集釋放寬鬆信號,但從以往政策面傳導到市場的時間來看,往往會有半年左右的滯後期。”上海易居房地産研究院研究員潘竑羽表示,臨近年底,部分開發商由於資金面緊張和年底衝刺規模業績,會加大推盤力度,打折促銷現象也會增多。綜合來看,未來三個月40城新房成交量難以扭轉頹勢,還會繼續向下探底。(中新經緯APP)

(責任編輯:楊帆)
網站無障礙
近10年罕見!40城新房成交創新低,或繼續探底
來源:中新經緯2021-12-07 14:24:45
易居房地産研究院6日發佈的《2021年11月全國40城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報告》(下稱“報告”)顯示,11月40城新房成交量創近10年單月新低,預計短期內還將繼續向下探底。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