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緊抓“雙招雙引”開新局

來源:南京日報 2021-07-29 18:22:32

“十三五”期間,滁州地區生産總值連跨2000億元、3000億元大臺階,站穩安徽省第三,首次躋身全國百強城市行列。歸根溯源,得益於全力招商引資,聚力招才引智。

“十四五”開局之年,在你追我趕的區域發展中,滁州如何實現大發展、快發展?出路仍在産業項目,關鍵還得靠招商引資、招才引智“雙招雙引”。

“在虎口奪食、競爭激烈的形勢面前,就看誰的招數新、招數硬、招數實。”在滁州市招商引資工作調度會上,滁州市委書記許繼偉一語中的話發展。

總投資130億元的健康食品、總投資120億元的陽光新能源多能互補基地……今年以來,5個百億級重大項目“牽手”滁州,目前還有一批在談大項目、好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對接中。

變中破局,活水源源來

疫情仍未遠去,外部環境依然嚴峻複雜,機遇挑戰並存,如何實現在危機中育新機、在變局中開新局?關鍵在於牢牢守住招商引資這一滁州經濟發展的“生命線”。

思路決定出路。滁州市委、市政府始終靶向不變,堅持把招商引資、項目建設作為全局發展的重中之重。

滁州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親自抓項目、主動談項目、帶隊找項目,定期召開産業鏈鏈長會、企業家早餐會、雙月座談會,讓客商看到誠心、堅定信心。今年以來,市級領導外出高位推進近50批次,拜訪企業100余家,在滁接待客商近100批次,接洽企業140多家;各縣(市、區)和滁州經開區、中新蘇滁高新區黨政主要負責同志每月外出招商不少於3天,合計270余天,洽談推進項目100多個。

全市選優配強43個縣幹招商小組,堅持以商招商、産業招商,創新開展資本招商、委託招商。今年以來,新簽約上市公司投資項目19個、外資項目8個;目前全市5億元以上重點在談項目100個以上,其中50億元以上項目15個。

精準施策,引得來、留得住、發展好。全市各地各部門堅持“頂格傾聽、頂格協調、頂格推進”原則,在談項目以高位推進、高效洽談為抓手,實現快速落地;簽約未開工項目以解決要素保障、行政審批及項目其他堵點為抓手,推動快速開工;投産項目以優化服務為抓手,推動快速達産達效。

市、縣兩級全部成立企業服務中心,全力打造“亭滿意”營商環境,營商環境年度考核居安徽省第一。

1至6月,全市新簽約億元項目275個,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31個、20億元以上18個、50億元以上7個、百億元以上3個;新開工億元項目192個,其中5億元以上工業項目26個,比去年同期多9個;新投産億元項目126個,比去年同期多28個;新簽約項目轉化率30.5%,比去年同期高3.1個百分點。

進中求優,厚植發展動能

工業強市、産業興市。

區域發展競爭中,滁州一定要明確我們“有什麼”“要什麼”“幹什麼”,瞄準長三角等重點地區,突出重點産業、引進重點企業,不斷壯大支柱産業、打造主導産業,持續增強經濟發展後勁。

今年以來,滁州市委、市政府全力抓好“鏈長制”。各産業鏈“鏈長”既“挂帥”,又“出征”,深入研究産業鏈發展現狀,統籌推進産業鏈企業發展、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等重大事項。同時,滁州市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上來,全力以赴招項目、招大項目,加快推動重點産業做大做強。

突出順藤摸瓜“找”頭部企業,形成産業頭部企業、重點項目清單目錄,按圖索驥、逐個研究、尋求合作。

聚焦頂天立地“引”頭部企業,圍繞頭部企業供應鏈、銷售鏈、關鍵環節、核心産品等開展精準招商。

圍繞育大培強“扶”頭部企業,一方面對現有的産業鏈頭部企業加大扶持;另一方面,精選3至5傢具有“鏈主”潛質的龍頭企業,推動其加快成長為行業領域頭部企業。

1至6月,全市共引進八大産業鏈項目190個,佔比69.1%,總投資120億元的新能源産業基地、130億元的健康食品等重大項目先後落地。

今日的滁州,正緊盯光伏、半導體、智慧家電、新型化工、硅基材料、農副産品深加工等支柱産業,加大強鏈、補鏈招商力度,引進一批有發展潛力、科技含量高的企業,推進全産業鏈“強筋壯骨”,為滁州經濟可持續高品質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強勁動力。

通訊員 張開興 

南報融媒體記者 毛琪


(責任編輯:王永超)
網站無障礙
滁州緊抓“雙招雙引”開新局
來源:南京日報2021-07-29 18:22:32
“十三五”期間,滁州地區生産總值連跨2000億元、3000億元大臺階,站穩安徽省第三,首次躋身全國百強城市行列。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