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文化>熱點新聞>

紅格爾圖人的抗戰記憶

2016-02-23 11:18:35 | 來源:正北方網-北方新報 | 作者:張泊寒 | 責任編輯:許浩成
摘要:      時光荏苒,記憶會逐漸模糊。因抗戰而一夜成名的紅格爾圖,生活在那裏的人們又保存著怎樣的抗戰記憶呢?在綏遠抗戰80週年之際,記者踏訪紅格爾圖,聽人們講述戰火硝煙中的故事……

作戰故事代代相傳

“當年,紅格爾圖天主教堂神甫易世芳組織的百餘名民團,配合軍隊堅守陣地,誓與家鄉共存亡……”紅格爾圖鄉原副鄉長吳月旺説。

在村民的指引下,記者在紅格爾圖村子中央,找到了當年的教堂遺址。教堂是一個大院子,大門緊閉,但大門兩側的門欄依存,底部是半米多高的石基,上為磚柱,依然彰顯著當年的氣派。透過門縫向裏觀望,主建築已經蕩然無存,只剩下房基和幾間後房。院內已是雜草叢生。

“100多年了,教堂的地窖還在,一個格子一個格子放東西。”村民陳考説。

戰地記者方大曾記述:教堂“建築很大,在全鎮中算是首屈一指的,儼然是一座封建諸侯的宮殿。”或許正因教堂“儼然是一座封建諸侯的宮殿”,在作戰中成為敵人轟炸的目標。

記者范長江在他的作品《沉靜了的綏邊》中寫道:“我們在紅村的教堂中休息,教堂的鐘樓已被敵機投彈炸去一角。教堂後面,尚有未炸之二百磅炸彈一枚。墻上到處有炸痕。”

戰地記者方大曾走進教堂,發現“他(易世芳)正在整理著由街頭上拾得來的槍彈,足足集了一個汽油箱之多,因為槍彈裏有錫質,所以他用一個鐵勺在火爐上,作提純錫的工作。見我們進來,笑瞇瞇地説:‘可拾得多啦!’後來,他又打開一間套房,叫我們看那些未炸的炮彈,也擺著有二三十個,大小全有,他已把這些炮彈都打開了,將炸藥和鐵珠取出,他説小號炮彈中總裝著30粒鐵珠。隨後,易君又領導我們到後院去參觀那枚重120斤的飛機炸彈,也是落在教堂裏的,幸而還沒有炸。”

村民閆亮説:“老人以前叨嘮,敵人飛機扔在天主教堂的炸彈有一百五六十斤重,因為落在房子間的旮旯中挂房上了,沒頂著引信所以沒有爆炸。後來,村民張三小、王謙、孫二文膽大心細,上去取了下來。”

戰後的多年來,在紅格爾圖還能撿到子彈殼,甚至挖出未爆炸的炮彈。

“我們小時候還能撿到子彈殼。敵機摱(射擊的)子彈,我小時候見過,四五寸長。”村民閆亮説,“10年前還有村民種地挖到炮彈,上繳公安部門後引爆了。”

今年90歲的楊志忠,是經歷過紅格爾圖戰役的唯一老人,只不過當時他還不諳世事。

當時,年幼的楊志忠家在商都縣小陽坡,偽軍佔領頭股地後,人們拉著毛驢拉著馬四處逃跑。“土匪來了你不跑?不跑打你了吧。大人拿上衣裳也跑轉到這兒。”楊志忠在母親的帶領下,逃到紅格爾圖。當時他們不知道,偽軍的主要攻擊目標就是這裡。

楊志忠已經記不得當時住在誰家,但他記得“仗打了好幾天”。

“槍打得厲害了吧,和鞭炮一樣一樣的,我跑出來看,大人害怕,往家里拉,不叫出來,怕被槍打死了。”楊志忠回憶。

沒過幾天,楊志忠的父親也逃到紅格爾圖。

“我大(父親)趕了一群羊,黑夜也跑了。他怕狼,不敢走山地,繞道跑來了。”楊志忠説,戰事稍停,他們一家又嚇得跑到七傾地去了。

紅格爾圖3_副本

  天主教堂遺址

1  2  3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