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首頁 > 食説

生豬基礎政策切勿“翻燒餅”

發佈時間:2021-08-03 10:55:08 | 來源:經濟日報 | 作者:

經過兩年的努力,我國生豬産能恢復到正常年份水準。穩價格關鍵在穩産能,穩産能關鍵在穩信心,穩信心前提是穩政策。各地在基礎政策上不能搞“急轉彎”,要把行之有效的長期性政策上升為行業高品質發展的長效性政策,在養殖戶迫切需要的基礎性公共服務方面有所作為。

豬肉價格便宜了。7月份第四週,全國集貿市場豬肉價格同比下降52%。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針對當前供需變化,要遵循經濟規律,更多用市場化方式緩解“豬週期”波動,確保生豬供應和價格穩定。筆者認為,穩價格關鍵在穩産能,穩産能關鍵在穩信心,穩信心前提是穩政策。所謂穩政策,就是要穩定長效性支援政策,用地、環評、金融等基礎政策切勿“翻燒餅”“急轉彎”。只有讓養殖場戶對政策沒有後顧之憂,才能使其根據市場變化來決策。

生豬産業具有特殊性和外部性,如果沒有穩定的長效性支援政策,很多地方會出現只願吃肉不願養豬的情況。對地方政府來説,養豬不僅會帶來環保壓力,又沒有稅收增益,對增加就業幫助也有限;對一些銀行來説,貸款給養豬場性價比較低,活體畜禽難以作為抵押物;對一些發達地區來説,養豬不僅要佔用大量土地,説起來一點也不“高大上”,不能凸顯地方産業的層次。這些觀念和尷尬現實制約著生豬産業發展。對此,必須用長效性支援政策來去除弊病,形成養豬場戶穩定的政策預期。

經過兩年的努力,我國生豬産能已從一度嚴重滑坡的狀態,恢復到正常年份水準。不過,隨之而來的是養殖利潤不斷下降,到今年6月份,養殖場戶陷入了虧損。對此,多部門採取凍肉收儲等舉措,釋放出關懷養殖場戶的政策信號。7月份以來,豬價基本穩定在成本線附近。預計未來一段時期,豬肉供需總體平衡,養豬能夠回到正常利潤水準,但難回到高利潤時代。

分析生豬産業問題,不妨先從扶持政策角度總結本輪産能恢復經驗。要看到,各部門各地區出臺系列支援生豬生産的政策,取得顯著成效,産能和價格均實現預期目標。不過,短期性政策多,長期性政策少,養殖場戶普遍期待把現有政策制度化。長效性政策是産業發展的良好外部環境,不同於生豬産能調控或豬肉儲備調控,其本身不直接干預價格,符合市場經濟規律。因此,各地在基礎政策上不能搞“急轉彎”,要把行之有效的長期性政策上升為行業高品質發展的長效性政策,並不斷穩定和優化,在養殖戶迫切需要的基礎性公共服務方面有所作為。

此外,還需從養殖行業角度總結此前産能下滑教訓。我國居民豬肉消費量年度間基本穩定,價格波動主要原因是産量波動。據測算,産量每波動1%,價格會波動6%至7%。而産量波動的癥結還是生産方式相對落後,抗風險能力弱,市場主體預期與現實情況出現偏差。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生豬養殖規模化水準較低,生産效率不高,動物防疫水準還有差距。在這種情況下,一旦遇到市場波動和疫情突襲,養豬場戶容易追漲殺跌,投機性壓欄和恐慌性出欄的問題突出。

從整體和長遠看,産能下滑和恢復的轉折,離不開生豬産業高品質發展,長效性支援政策服務於生豬産業高品質發展,緩解豬週期的鑰匙也是生豬産業高品質發展。要在發展規模養殖的同時,幫扶中小場戶提升養殖水準和決策能力。健全動物疫病防控體系,強化非洲豬瘟常態化防控。引導屠宰加工向養殖集中區域轉移,鼓勵就近就地屠宰,實現産銷順暢銜接。

責任編輯:陳思

貝因美 和中國媽媽在一起貝因美以“愛”為基礎,幫助親子家庭健康幸福。【詳情】

老字號智慧財産權保護研討會聚焦稻香村、泥人張等老字號典型案例。【詳情】

奶粉食用指南 守護寶寶健康成...提供奶粉餵養指南,解讀奶粉配方成分,幫助新手爸媽理性選擇奶粉。【詳情】

點滴營養,綻放每個生命蒙牛乳業推動營養知識普及、提升國民健康水準。【詳情】

友情連結: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 |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 新華網食品 | 中國經濟網食品 | 人民網食品 | 央視網美食 | 光明網食品 | 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 | 紅餐網 |

關於我們ABOUT US

中國網食品頻道堅持“給你一個真實的中國”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風俗、地方特産,延伸至整個食品行業,展示中國食品豐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國食品展示平臺。

聯繫方式CONTACT WAY

新聞熱線:010-88564110

投訴建議:010-88564110
電子郵箱:

foodchina01@126.com

版權説明COPYRIGHT NOTICE

本網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中國網食品”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