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首頁 > 聚焦

禁食野生動物“退出養殖”出補償標準

發佈時間:2020-05-18 09:34:25 | 來源:北京青年報 | 作者:

近日,湖南公佈了禁食野生動物養殖主體退出補償標準,其中包括對此前手續合規的眼鏡蛇、竹鼠、果子狸等養殖戶的退出補償指導標準,例如:眼鏡蛇為每公斤120元、竹鼠為每公斤75元等。昨天,在湖南郴州養了14年蛇的李先生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從今年1月末開始,根據要求他便已經沒有再出售自己養殖的蛇了,但是自己現在的養殖場還有1萬多條蛇,每天僅飼料就需要1000多元的成本,現在出臺了這樣的政策,也讓他看到了希望。

全面禁止食用陸生野生動物

近日,《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意見》公佈,其中《對全省禁食陸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主體退出補償及動物處置方案》是國內首個省級野生動物人工繁育主體退出的補償方案。

《意見》明確,湖南全面禁止食用陸生野生動物,全省行政區域內禁止食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省地方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以及其他陸生野生動物,其中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飼養的陸生野生動物。

《意見》還要求,各級各部門要廣泛深入開展野生動物保護科普宣傳工作,科學解讀濫食野生動物對生物安全、生態安全和公共衛生安全的危害,倡導樹立健康文明生活理念,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提高公眾野生動物保護意識,“鼓勵和引導社會公眾自覺抵制濫食野生動物,形成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共同關愛野生動物的新局面”。

眼鏡蛇果子狸都在補償範圍

《意見》中提出,省、市州、縣市區人民政府對依規退出的陸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主體給予一定補償。補償範圍是持有合法有效陸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許可證的主體、為合法陸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專業合作社(企業)代養且簽訂代養協議的人工繁育主體等,而在2020年2月24日前已經依法取締的違法從事陸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的主體不納入補償範圍。

北青報記者看到,第一批人工繁育退出的物種為王錦蛇、眼鏡蛇、水律蛇、竹鼠、豪豬、果子狸、小麂、鴻雁、灰胸竹雞、豚鼠、白骨頂、紅骨頂、斑嘴鴨、綠翅鴨等14種,第二批人工繁育主體退出的物種待農業農村部和國家林草局調整水生野生動物、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後確定,對其人工繁育主體進行補償,補償資金由省、市州、縣市區三級財政按照3:3:4的比例承擔。

按照湖南省出臺的標準,王錦蛇、眼鏡蛇、水律蛇的補償標準是一公斤120元,竹鼠為一公斤75元,果子狸每只600元,飼養成本相對較高的小麂每頭補償2457元。

萬餘條蛇可獲補償10多萬元

5月17日,北青報記者聯繫到了一名在湖南經營蛇類養殖的李先生,他説:“多年前我是從捕蛇人那裏買蛇,然後自己摸索著飼養,目前幹這行已經十多年。”

李先生告訴北青報記者,從農曆大年初三開始,因為新冠肺炎疫情,他便沒有再出售自己養殖的蛇了。據了解,目前李先生的養殖場共有包括眼鏡蛇、水律蛇和王錦蛇等1萬多條蛇,“我仔細研究了一下政策,按照重量標準補償的話,目前養殖的這些蛇大概能收到10多萬元補償”。

措施

政策助力養殖戶轉型 現有養殖野生動物明確去向

《意見》中明確,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林業、農業農村、發展改革、扶貧、金融、衛生健康等部門採取多種方式支援陸生野生動物繁育主體轉型發展。

農業農村部門對轉型發展農産品加工的,按政策給予支援,符合貼息條件的給予貼息,引導培育發展農業特色産業。發展改革部門對轉型發展其他産業的,在項目立項環節特事特辦,進一步簡化程式,提高實效。對轉型發展畜禽、果蔬、茶葉、油茶、中藥材等産業的,在相關項目資金安排上給予重點支援。

扶貧部門對陸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主體中貧困戶和邊緣戶轉型發展其他産業的,引導用好扶貧小額信貸,在産業扶貧資金上給予重點支援。金融機構對到期還款困難的,不盲目抽貸、斷貸、壓貸,適當通過展期、延期、續貸或調整還款付息計劃,下調貸款利率,減免手續費及提高不良貸款容忍度等方式予以幫扶。

衛生健康部門主動為陸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主體、省內中醫藥科研機構、相關企業提供資訊共用和審批服務,促進人工繁育野生動物資源藥用、醫用。

對於現有養殖的野生動物的“去向”,湖南省政府明確規定,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林業等部門在補償到位後根據各物種的習性和特點,對禁食後停止養殖的在養野生動物進行妥善處置,對湖南省有自然分佈區或歷史分佈區的在養野生動物科學實施放歸自然。對具有科研、藥用、醫用、展示等價值的在養野生動物,依法依規轉作他用。而對不能採取上述措施處置的物種,實施無害化處理,在處置過程中要防止隨意放生而造成生態破壞或野生動物致害事件,及時化解各種風險。

責任編輯:陳思

第29屆中國廚師節展大師廚藝,品津門美食,挖掘特色飲食文化。【詳情】

科學飲水 健康生活關注中國網食品頻道飲用水專題。【詳情】

農資經營講誠信 農安信用保安...2019年品質興農萬里行再出發!【詳情】

2019年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世園會茶文化體驗館帶您愛上中國茶。【詳情】

友情連結: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 |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 新華網食品 | 中國經濟網食品 | 人民網食品 | 央視網美食 | 光明網食品 | 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 | 紅餐網 |

關於我們ABOUT US

中國網食品頻道堅持“給你一個真實的中國”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風俗、地方特産,延伸至整個食品行業,展示中國食品豐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國食品展示平臺。

聯繫方式CONTACT WAY

新聞熱線:010-88564110

投訴建議:010-88564110
電子郵箱:

foodchina01@126.com

版權説明COPYRIGHT NOTICE

本網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中國網食品”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