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首頁 > 實時動態

你以為“社交電商”只有拼團嗎?告訴你社交電商的主要玩法和模式

發佈時間:2019-11-26 11:31:22 | 來源:中國網食品 | 作者:

這幾天在整理社交電商資料的時候,在描述社交電商概念的時候。會想起很多小夥伴把社交電商和拼多多掛鉤起來,認為社交電商就是拼團。這讓我想起多年前我做手機生意的時候,很多人把智慧手機和憤怒的小鳥關聯起來,認為能玩憤怒的小鳥的手機就是智慧手機。其實這樣的關聯是非常片面的。其實拼多多只是社交電商的一種,而拼團更只是其中一個行銷玩法。現在社交電商快速崛起,成長速度令人咋舌。雲集上市,小米有品推手、蘇寧,京東,國美等等都入局社交電商,“社交+電商”的運營模式成為了各大公司具體看好的模式,而社交電商也成為未來商業模式的一大風口。

社交電商作為電子商務的一種新的模式,通過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溝通等社交化元素從而激發交易行為,是一種建立在個人信任上的一種消費行為。

説到社交電商,大家第一反應自然是拼多多,而拼團是典型的一種社交玩法。拼團也是建立在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關係上,對方發出拼團連結,基本上面對的用戶是自己的親朋好友,信任感較強,很容易刺激其購買意識。

當然,社交電商並不只有拼團這麼一種社交玩法,還有其他玩法供商家們發掘,根據電商運營模式擁有不同的玩法。

一、會員制社交電商

會員制社交電商常見的玩法就是通過購買套餐成為會員,並且能夠享受會員帶來的權益。而如果能拉來更多的會員,你就能升級為經理-總監-總經理甚至合夥人,而目前雲集也是因為這樣的玩法,成功到納斯達克IPO。這種模式的好處就是可以快速聚攏人氣,只要供應鏈掌握的好,産品性價比不錯,就能形成源源不斷的銷售和分成。目前小米有品推手,環球捕手、洋蔥、達令家就是這樣的會員模式。

二、內容社交電商

內容電商是一種“物以類聚”的運營模式,將一些有共同愛好的用戶聚合在一起,通過網紅、KOL發表一些高品質的內容,例如産品分享、使用反饋等,吸引用戶閱讀訪問,從而積累一波粉絲,引導用戶完成裂變,最終達成交易。

這類電商平臺典型的代表有小紅書、蘑菇街、而公眾號的代表有一條、十點讀書、年糕媽媽等。

因此這類電商完全是通過網紅、KOL生産內容吸引用戶消費,解決消費者購物決策困難、不知産品好壞等相關痛點問題。社交內容電商玩法屬於一種導購模式,網紅和KOL都是“導購員”,了解用戶需求,輸出的內容可以激發共鳴。

由於社交內容電商面向的用戶群體擁有共同的標簽,價值觀相近,很容易“對症下藥”,激發用戶進行傳播,提高用戶忠誠度,轉化和復購能力也比較強。因此,對於這類社交電商來説,把粉絲運營好才是最關鍵的,需要擁有高品質內容輸出的能力,做好行銷推廣、經營策略等工作,學會打造爆款。把粉絲運營好,讓你的粉絲不斷裂變,才能把社交電商運營好。

三、零售電商

社交零售電商,是以個人為單位,通過社交工具,利用自己的社交圈子進行商品交易、提供服務,一般這種電商模式需要擁有多元化供應鏈和品牌,並且開發分銷商城,招募代理,進行一件代發。

因此這種模式的社交電商分為直銷行業分銷。

直銷一般是自營,搭建線上商城將商品直接推給消費者;而分銷是面向個人店主等小B用戶,通過他們接觸消費者,個人店主和小B負責産品的分銷,商品供應鏈和服務一般是由他們上游的平臺進行分擔。

四、分享電商

社交分享電商是抓住用戶貪小便宜的心理,利用低價來刺激消費,鼓勵消費者在好友圈進行商品推廣,從而達到裂變拉新促活的效果。

上文中提到的拼團模式,屬於分享電商典型玩法,借助社交力量進行用戶下沉,過低門檻促銷活動來迎合用戶心理,以此達成銷售裂變的目標。

常見的平臺有拼多多、京東拼購等一些團購平臺。除此之外,這些平臺還擁有砍價、拼團抽獎等活動模式,並且針對的是三四線及以下城市增量人群。這些地區欠發達,消費者對價格更為敏感,但更易受熟人圈子的影響。

但對於這類平臺而言,需要借助一個流量洼地,例如微信。例如拼多多,借助小程式和APP在微信群中進行廣泛傳播。

五、IP化社交電商

這是我八哥倡導的社交電商,只要是模式是通過個人IP打造,通過對自己行業、産品匠心打造,將內容和價值輸出,吸引粉絲的關注,通過個人矩陣號的微信好友強聯繫,通過購買數次和裂變帶客,構建自己的會員模式,分銷系統,在運營社群的帶動下,形成不同標簽的粉絲形體,産品粘度。從而形成自己粉絲形體,會員形態,分銷形態。代表企業有:伍畝田、韓都衣舍等等。

社交電商還有很多模式,總的來説,社交電商的消費與分享行為主要依靠兩個因素,情感與利益。情感用來維護社群、圈層、人際關係,這也是實現社交電商的基礎,利益則是形成社交電商商業模式的重要因素,在分享能夠給消費者自己帶來利益的情況下,讓偶發性分享可能變成持續性分享。

但每個社交電商平臺和商家都需要明白的是,信任是社交電商的靈魂。所有社交電商行為都是基相互信任,如果利用這種信任關係進行“殺熟”,若一味地瘋狂裂變,拉新促活,忽略産品品質,“殺熟”最後可能將平臺和自己殺死。

責任編輯:陳思

第29屆中國廚師節展大師廚藝,品津門美食,挖掘特色飲食文化。【詳情】

科學飲水 健康生活關注中國網食品頻道飲用水專題。【詳情】

農資經營講誠信 農安信用保安...2019年品質興農萬里行再出發!【詳情】

2019年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世園會茶文化體驗館帶您愛上中國茶。【詳情】

友情連結: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 |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 新華網食品 | 中國經濟網食品 | 人民網食品 | 央視網美食 | 光明網食品 | 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 | 紅餐網 |

關於我們ABOUT US

中國網食品頻道堅持“給你一個真實的中國”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風俗、地方特産,延伸至整個食品行業,展示中國食品豐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國食品展示平臺。

聯繫方式CONTACT WAY

新聞熱線:010-88564110

投訴建議:010-88564110
電子郵箱:

foodchina01@126.com

版權説明COPYRIGHT NOTICE

本網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中國網食品”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