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首頁 > 聚焦

臨期食品,如何化浪費為消費

發佈時間:2019-08-22 10:00:44 | 來源:廣州日報 | 作者:

以兩成價格買到原價過百元的進口兒童牛奶;市場上70元一袋的日本麥片,50元買兩袋;歐洲進口紅酒5折出售……近日,在一些電商平臺和超市,部分進口食品因為臨近保質期,被賣出了“白菜價”,讓消費者大呼划算。

臨期食品怎麼處理,一直是困擾商家和企業的難題。過去,往往只有對新鮮度要求較高的食品才會打折甩賣。但現在,很多保質期相對較長的食品也“走”上了臨期食品的貨架。這些産品之所以“自降身價”,並不一定是因為品質打了折扣。就拿臨期食品中的“爆款”——進口食品來説,其高昂的價格本就讓人望而卻步,很多有購買意願的消費者也只是抱著嘗鮮的心態,這就意味著,商品本身的需求彈性較大。一旦生産日期看起來有點久遠,消費者的購買熱情就會受到很大影響。若是商家不做出價格調整,這類食品常常難逃因過期而被銷毀的宿命。于商家而言,這意味著成本增加;于社會而言,則意味著資源浪費。

因此,商家根據商品屬性,對臨期食品價格稍作調整,為銷量帶來可觀的提升,確實是一種減少浪費、減輕商家庫存負擔的好舉措。甚至有人還發現了潛在的巨大商機,開起了連鎖進口折扣店,專門做臨期食品這門生意。但商家在抓住商機的同時,也別忘了守好食品安全的底線。

  食以安為先。要規避臨期食品在銷售過程中的安全風險,商家必須更仔細地做好商品更新和區分標識。首先,臨期食品在售賣前,應向消費者做出醒目提示並確保單獨出售。其次,一些地方已經針對不同類別食品,設立“食品保質期臨界”的六級標準,劃出明確的時間期限,相關商家要按照相關部門制定的標準,認真執行。最後,商家還得嚴格把好品質關。筆者就曾在臨期食品的貨架上看到過期食品。所以,商家只有及時做好臨期商品更新,杜絕翻新銷售過期食品等越線行為,臨期食品才能取得消費者的信任,這門生意才能走得長遠。

責任編輯:陳思

農資經營講誠信 農安信用保安...2019年品質興農萬里行再出發!【詳情】

2019年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世園會茶文化體驗館帶您愛上中國茶。【詳情】

乘改革開放春風 蒙牛犇向世界...蒙牛乳業的崛起見證了中國改革開放的發展。【詳情】

2018中國特殊食品合作發展...中國特殊食品在2018年邁入了新階段。【詳情】

友情連結: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 |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 新華網食品 | 中國經濟網食品 | 人民網食品 | 央視網美食 | 光明網食品 | 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 |

關於我們ABOUT US

中國網食品頻道堅持“給你一個真實的中國”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風俗、地方特産,延伸至整個食品行業,展示中國食品豐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國食品展示平臺。

聯繫方式CONTACT WAY

新聞熱線:010-88564110

投訴建議:010-88564110
電子郵箱:

foodchina01@126.com

版權説明COPYRIGHT NOTICE

本網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中國網食品”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