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罰單披露信貸違規樣本:消費貸流進股市樓市
- 發佈時間:2015-12-08 06:10:43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楊菲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10月中旬以來,各地銀監局至少集中披露了279張罰單,其中約半數罰單是今年以來開出的
“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
商業銀行近年來信貸業務中的違規行為,近期被各地監管部門集中曝光。
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10月中旬以來,各地銀監局至少集中披露了279張罰單,其中約半數罰單是今年內開出的;被處罰的銀行涉及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地方銀行乃至村鎮銀行和信用社。
此外,由於部門地方監管部門還在陸續披露相關資訊,以上近300張罰單或並非商業銀行違規行為全貌,但如果從違規手法來分析,仍具有樣本意義。
貸款變身存款
再抵押授信或設立非標
在溫州銀監局開出的罰單中,某股份制銀行溫州分行貸款資金經他行賬戶過賬後,轉回借款人在該分行的賬戶,轉存為一年期定期存款。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此類操作手法並非個案。從監管披露資訊來看,股份制銀行發生此類違規行為較多。更有甚者,貸款資金變身存款後還並沒有老老實實躺在賬戶中,而是為授信業務提供擔保或者為非標業務提供質押。
雲南銀監局2015年的5張罰單中,2張明確處罰了“流動資金貸款轉為定期存款併為非標業務提供質押”的行為,另有1張指向“流動資金貸款轉為銀行承兌匯票保證金”。
此外,江蘇銀監局的行政處罰通知也顯示,某股份制銀行南京分行向如皋XX有限公司發放固定資産貸款,部分貸款資金受託支付後被劃回至如皋XX有限公司在該分行賬戶並開立定期存單,隨後以此存單資産管理計劃作質押辦理融資業務。
“這顯然是貸款企業加杠桿的行為,將貸款洗白成存款再進行抵押,抵押物明顯不足,等於將第二次貸款的風險實際全部轉嫁給銀行。”一家股份制銀行有關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其實這類操作的痕跡還是比較明顯的,銀行如果加強風控,應該是能夠發現的。”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除了上述舉例外,多地罰單都對此類行為有所警示,這也從側面驗證,違規加杠桿貸款的行為並不具有特定地域性,而是有一程度的普遍性。
承兌匯票業務
貿易背景虛假
在各地銀監局所開出的罰單中,“未盡票據業務貿易背景審查職責”是最主要的違規行為。幾乎各地銀監局披露的違規行為都包含此類行為。商業銀行最令人無語的風控疏忽,是類似以下案例的情況:貸款背景為放貸給江蘇某公司,用於向南京某公司購買水泥,但借款人申請貸款時提供的水泥採購合同的供方為江蘇XX有限公司,需方為南京XX有限公司,貿易合同交易關係顛倒,該問題在銀行審查、放款、貸後管理環節均未被發現。
“業內一般認為,100%保證金足額到位、貿易合同原件與複印件審核一致,就基本能夠控制住風險。”上述業內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保證貿易背景真實,其實還有幾個方面需要注意:一是簽發前最好到企業實地調查其資信狀況、經營情況;二是對貿易合同的審核,要包括合同要素是否齊全,合同金額與企業規模是否具有合理性等方面;三是留意企業在銀行開立的結算賬戶使用是否正常,是否有一定的資金結算業務往來;四是監控申請承兌金額與當期銷售收入是否匹配;五是及時收集企業的增值稅發票,並查看購銷雙方、金額及用途與簽發的銀行承兌匯票是否一致。
消費貸擅自轉向
流入樓市股市
此外,雖然仍屬於比較“小眾”的違規行為,但是被各類銀行視為重點發力方向的消費貸涉及的違規也越發受到關注。在監管罰單中,部分消費貸資金被發現流入樓市和股市,外資銀行甚至“未能免俗”。
“我們並不監管您貸款資金的去向,我有好幾個客戶貸款就是去保定買房了,這幾個客戶都是北京人,也不去保定住,房子就是用來投資的。”此前北京某擔保公司信貸專員阿傑(化名)就曾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貸款金額在50萬元以上基本都要有北京本地的房地作為抵押,沒有抵押的信用貸款需要客戶名下有註冊時間超過一年的北京本地公司。”阿傑介紹起“業務”規則,“我需要對您的資料進行評估,再給您選擇適合的産品和銀行,並對資料進行包裝,而且我們僅收取銀行放款金額的2%作為服務費,如果貸款操作沒有成功,我們公司不收取任何費用,您也沒有風險。”
《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到,只要客戶支付0.5%的購買發票費用,擔保公司就可以通過受託支付的方式將消費貸放款資金導入與其合作的奢飾品經銷商的賬戶,並由經銷商開具真實發票(但無真實交易背景)應對銀行的貸款審查,擔保公司則負責將資金從經銷商處轉給貸款客戶。由於擔保公司通過包裝材料後給客戶申請的貸款總期限比較長(一般可以達到九年),如果客戶在每個貸款週期(通常為一年)的期末不能歸還本金,擔保公司還可以提供墊資的一條龍服務,不過其要收取比較高的月息(也就是通常理解的高息過橋資金),待客戶進入下一個貸款週期後再用銀行的放款還給擔保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