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18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證券要聞 > 正文

字號:  

別老盯著K線 來看看A股國際化機會

  • 發佈時間:2015-11-16 10:42:55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楊菲

  “中國取消資本跨境流通的所有限制,可能會帶來基礎性的轉變,也會孕育一定風險,比如投資自由化和人民幣的彈性匯率。如果這些變化發生的話,中國市場的吸引力會越來越大,人民幣會真正成為可自由兌換的貨幣。”

  美國時間11月12日股市收盤後(北京時間11月13日淩晨),美國明晟公司宣佈MSCI指數首次將14家中概股納入,其中包括阿里巴巴和百度。這則消息在A股略顯平淡的行情中,可以説是平地一聲雷。

  承接前一週的走勢,A股在上周前半段連續上攻,站穩3600點,後半周雖呈現微幅盤整,但在很多專業人士看來,橫盤整理更有利於後續的行情。

  在成功站穩3500點和3600點的整數關口之後,不斷攀升的成交額顯示市場情緒明顯回暖,在這樣的背景下,對中國資本市場改觀的不止國內投資者,國際市場的關注度也重新提升。中國資本市場一些國際化的動態備受關注。

  11月17日,滬港通推行滿周歲,這不僅是總結過去的時間,也是一個展望未來的契機。深港通、滬倫通、中概股納入MSCI,乃至最近剛剛成立的中歐國際交易所更多地合作,以及首次造訪中國的俄羅斯莫斯科交易所高管,為未來與俄羅斯資本市場合作打開了想像空間,一切似乎越來越“國際化”。

  周歲的“滬港通”

  作為滬港通的主要推動者之一,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迫不及待在滬港通周歲之際發表了署名文章。“在兩地業界的共同努力和支援下,滬港通在過去一年中運作平穩、交易結算機制不斷完善。”一句話流露出了欣慰之意。

  從制度設計之初,滬港通就被寄予厚望,引入更多的海外資金、人民幣國際化……然而,這一年卻遭遇了中國經濟下行、年中暴跌等各種壓力。即便如此,在李小加眼中,滬港通的表現已經很不錯了。在滬港通的順利運作下,今年前三季度港交所通過滬港通獲得了1.65億港元的收入。

  不過,關於額度的問題市場依然存有爭議。

  李小加在署名文章中披露,截至10月底,滬股通額度共使用約1420億元人民幣,佔總額度的47%,成交總金額約為14750億元人民幣,最高單日成交額為234億元人民幣(今年7月6日);港股通額度共使用約890億元人民幣,佔總額度的36%,成交總金額約為7210億港元,最高單日成交額為261億港元(今年4月9日)。

  資料顯示,滬股通每天額度上限130億元人民幣,總額度上限3000億元人民幣;港股通額度上限105億元人民幣,總額度上限2500億元人民幣。除開通第一天之外,滬港通額度再未出現過用完的情況。

  11月11日最新的滬股通和港股通餘額分別是1776.98億元和1589.00億元,累計額度佔用比例分別是59.23%和63.56%。與最初設計的全年滬股通3000億元人民幣、港股通2500億元人民幣的總額度相比,顯然這樣的使用量並未達到預期。

  投資者傾向於將額度的使用情況與市場熱度掛鉤。因此,當下的額度使用比例顯示滬港通不夠熱。不熱的原因市場存在很大的爭議。一方傾向於尋找外部因素,認為年中A股和港股遭受暴跌影響,內地股市和國際股市的動蕩,造成了這樣的格局。另一方則傾向於內部因素,希望資産多元化的內地投資者,在滬港通之前就已經配置海外資産,因此,滬港通的吸引力並不足。此外,從投資風格來看,內地散戶偏愛炒新股、低價股、小盤股。滬港通的標的卻不涵蓋這些標準。

  對此,李小加表示,滬港通是一座天天開放的大橋,而不是一場音樂會,無法用一週或者一個月的上座率來衡量它的成敗。相反,它的價值可能需要兩三年或者更長的時間才能得到驗證。

  上海證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師胡月曉在其研究報告中也指出,滬港通並不是一個資本項目開放的選擇,而是一個人民幣國際化大目標下,中國為實現這一國際化戰略目標的手段和安排,主要是為了促進人民幣市場的發展,特別是離岸人民幣市場的壯大。

  期待更多“通”

  從更大的格局來看,一輪中國資本市場通全球的趨勢越來越明顯。

  11月10日,深交所管理層透露,正在為深港通進行測試,緊接著,11月12日,港交所向參與者發出通告,指將推出與“滬港通”有關的中央結算系統服務提升,系統將加入深圳證券市場,並開設獨立的市場報告與數據檔案;有關與內地互聯互通的檔案也將會分列“上海市場”和“深圳市場”。

  儘管港交所方面已經表態,這些安排是既定的系統提升,和深港通開通時間沒有關係,但深港通的步步進展正在宣告深港通開通工作的緊鑼密鼓。

  兩地交易所目前仍在緊鑼密鼓測試及提升系統,市場分析人士大多猜測深港通的開通日期應在明年上半年。港交所此前曾表示,當監管機構宣佈深港通啟動後,仍需要約3個月的準備時間,投行高盛策略師劉勁津對外電錶示,預計深港通的宣佈會在今年底或明年初,而實施將在明年3、4月份,以為明年6月MSCI明晟討論是否將A股納入新興市場指數做準備。

  此次,MSCI將中概股部分標的納入MSCI指數,讓明年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預期進一步提升。

  MSCI納入指數的14家公司分別是:58同城、阿里巴巴、百度、京東、攜程、網易、新東方、奇虎、去哪兒、搜房、唯品會、優酷馬鈴薯、歡聚時代和學而思。這是中國股票首次進入國際指數,有分析人士稱中概股有望因此收穫近70億美元的資金流入。

  根據議程,到2016年6月,MSCI會討論是否將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

  MSCI最初在2014年3月提議將中國A股納入新興市場指數,不過當年MSCI直接拒絕將中國A股納入其指數。2015年6月,MSCI依然拒絕了A股納入,不過亦強調,A股仍在2016年的審核名單上。

  除此之外,市場對於“滬倫通”非常關注。

  10月22日,中英兩國在倫敦發表《中英關於構建面向21世紀全球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聯合宣言》,兩國將支援上海證券交易所和倫敦證券交易所就互聯互通問題開展可行性研究。

  倫敦金融城市長葉雅倫日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滬倫通很重要,事關兩地市場的相互了解。英國資産管理行業管理著9萬億美元的資産,其中有3萬億美元為海外資産。從這個角度來看,英國資産管理者們希望能夠擁有更加便利的途徑來進入中國股市,也就是A股市場。

  “但現在這個計劃還在一個很初始的階段,還有很多環節要去攻克,如先得有一個具備時間表的合適項目,清算該怎樣進行,該如何處理匯率問題,登記的形式如何,是否以一般存托憑證(GDR)的形式進行登記與買賣,這不僅需要從業人員的參與討論,也需要兩個市場頂層人士的密切協商,需要很長時間去攻克這個項目。”葉雅倫稱。

  市場間合作大門敞開

  雖然中國資本市場和海外資本市場對接的具體項目還需要探討,但一些基礎工作卻取得了突破。

  10月29日,上交所、德交所、中金所在北京就共同成立合資公司簽署了三方股東協議。據悉,首批現貨産品有望在11月18日于法蘭克福正式掛牌。

  記者了解到,合資公司將命名為“中歐國際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China Europe International Exchange AG,簡稱“中歐所”及CEINEX)。根據協議,上交所、德交所和中金所將按照40%、40%和20%的比例,共同投資2億元人民幣合資成立新公司。公司總部位於德國法蘭克福,上交所理事長桂敏傑將出任首屆監事會主席,德交所集團首席執行官賈偉德(CarstenKengeter)擔任副主席。

  中歐所初期擬重點開發證券現貨産品,用人民幣計價和結算,待條件成熟時再上市金融衍生品。

  上海證券交易所理事長桂敏傑表示:“中歐所的成立是上交所國際化的一次全新嘗試,是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又一重要標誌。隨著中國和歐洲經濟的日益融合,相信中歐所將為中歐企業提供更便捷的金融服務,滿足境外投資人對人民幣證券産品的投資需求,在中國資本市場開放和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德意志交易所集團首席執行官賈偉德表示:“中歐國際交易所的成立是三家交易所戰略合作的重要里程碑。中歐所的成立,將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向前邁出了關鍵一步,同時也為中歐資本市場共同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我們十分榮幸能夠參與其中並作出應有的貢獻。”

  如果説中國和歐洲之間的合作是順勢而為。那麼,俄羅斯向中國伸出橄欖枝,顯示出中國市場目前的影響力。

  11月6日,上交所和莫斯科交易所共同舉辦“俄羅斯資本市場論壇”,與會代表來自兩國央行、監管機構、交易所、券商及投資機構等。

  上交所總經理和莫交所監事會主席阿列克謝·庫德林(下稱“庫德林”)代表兩所簽署了合作諒解備忘錄,內容包括進一步了解雙方市場,增進定期、機制化的資訊交流,加強業務聯繫,提高監管標準等。

  簽署該備忘錄的目標是加強兩家交易所之間的交流與合作,進一步改善兩地資本市場的合作機制和環境,豐富交易所對投資者提供的産品及服務,促進兩國金融市場的聯繫。

  莫斯科交易所首席執行官亞力山大·阿法納西耶夫表示,“莫斯科交易所是一個開放、透明、可進入的平臺,我們歡迎中國金融市場的參與者加入到我們的交易市場中,包括股票、債券、外匯、期貨、期權、貨幣市場和大宗商品等各個市場。”

  在涉及兩國交易所層面的資本合作的機遇與挑戰時,庫德林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在資本跨境流通上還存在一些限制。但是,中國在這方面已經發生了積極的進展。”他預計,未來5年-10年內中國會取消所有的限制,彼時中國市場對全球而言更有吸引力。包括會取消人民幣在自由兌換、結算方面的限制,這對兩國未來合作助力良多。

  “中國取消資本跨境流通的所有限制,可能會帶來基礎性的轉變,也會孕育一定風險,比如投資自由化和人民幣的彈性匯率。如果這些變化發生的話,中國市場的吸引力會越來越大,人民幣會真正成為可自由兌換的貨幣。中國資本跨境流動的限制取消後,未來俄羅斯與中國的貿易可能會以人民幣來結算,並將人民幣納入外匯儲備。”庫德林説。

  據此估算,取消跨境流通限制後10年間,俄羅斯可能有1/10的貿易額以人民幣計價,之後可能會繼續增加,長期來看,可能這個比例會增長到1/4。俄羅斯對此有比較長遠的打算。

  現任莫斯科交易所監事會主席的庫德林,曾任俄羅斯副總理,也于2000年至2011年擔任俄羅斯財政部部長。

  庫德林表示,中俄兩國在經濟上有諸多互補之處,未來優先發展的方向是俄羅斯較為有優勢和能力的領域,其次是中國按照當前自身發展方向相對俄羅斯擁有比較優勢的領域。比如資訊通訊、高鐵建設及基本商品方面的合作兩國之間有著廣闊的合作前景。

  “當前的主要合作領域在於油氣貿易合作方面,但這並不會是兩國之間合作的主要方向,將來合作的趨向將是對這些油氣資源本身的加工,因此,應該轉向油氣技術創新方面的合作。”庫德林表示,“這方面之所以比較令人感興趣,是因為兩國在該領域的技術創新方面進展較為相似,且市場廣闊,所以可以互相促進。這是我認為兩國合作比較有吸引力的領域。”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