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證券要聞 > 正文

字號:  

配資清剿大限前夜信託券商頻反目

  • 發佈時間:2015-09-17 07:19: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馬元月 蘇長春  責任編輯:王文舉

  9月監管層開啟的清理存量配資盤行動,正衍生出各種難以調和的矛盾,所涉利益方信託公司和券商機構就掀起了一場“互撕”大戰,繼中融信託後,雲南信託、北方信託、外貿信託等也陸續加入到與券商的“掐架”大軍。

  9月30日,券商關閉傘形信託第三方接入系統大限將至,屆時,不僅傘形信託配資賬戶,陽光私募、單一類信託、結構化信託賬戶等普通證券類賬戶也可能受到波及,面臨強行平倉的風險,在此危急關頭,很多信託公司都坐不住了,繼中融信託向華泰證券討要説法後,北方信託也向華泰證券發函,力證清白。緊接著,業內傳出,外貿信託向國泰君安發佈一則《溝通函》。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信託公司與券商之間爭論的焦點在於,除傘形信託旗下非實名賬戶外,傘形信託實名子賬戶、傘形信託改為單一結構化信託等是否需要清理;單一結構化信託産品將下單權交給外部投顧的現象比較普遍,是否也需要清理等。

  面對信託公司的強烈不滿和控訴,券商機構大多只是簡單回應,表示是嚴格按照監管部門要求進行配資賬戶清理排查。而昨日也有傳言稱,證監會認為個別信託要券商擔責缺乏合法依據。

  “公司近幾日也收到了不同券商發來的清理配資《告知函》,目前券商機構的執行標準並不統一,因此公司還沒有具體的應對策略,目前還在溝通中,至今還沒有進一步的進展。”一位接近中融信託的內部人士表示。

  “若採取一刀切的打壓方式,會讓券商、信託公司和配資公司陷入違背契約的尷尬,並引發投資者群體性糾紛;更嚴重的後果是,未來投資者會喪失對國內資本市場的信心,造成恐慌心理。為了避免惡性迴圈,監管層需早日給出更加合理的清理標準,才能安撫市場情緒”,北京一家信託公司分析師指出。

  信託公司就清理配資“一刀切”的不滿之聲也引起了監管層的注意,昨日有消息稱,銀監會信託部已向京滬等地的多家信託公司直接下達通知,緊急召開公司一把手開會,據悉被召集的信託公司均有開展證券投資信託業務。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