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證券要聞 > 正文

字號:  

全球同步暴跌 股民稱炒股20年頭回見

  • 發佈時間:2015-08-31 07:37:26  來源:北京晨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楊菲

  這一週,除了驚呼,他們還幹了啥?@股民篇

  老股民樣本調查

  “除了股票,還有詩和遠方”

  “全球股市同步暴跌,我炒股二十年,頭回見!”老股民秦健發出這樣的感嘆。

  弱勢做多,得手就走

  “不著急,用平常心一步步做就是”

  8月24日、25日,A股接連暴跌兩日,累計跌幅超過15%。只剩20%倉位的秦健損失並不大,他思考的重心是如何在這輪暴跌中精準抄底。不同於新股民的恐慌,秦健一直認為下跌中蘊藏著很多機會,在7月9日,他曾經精準抄底,一隻股票獲利50%,在此輪下跌中,秦健也在尋找類似的機會。

  8月25日,為提振市場信心,央行再度宣佈“雙降”。不同於上一次的歡呼雀躍,股票群裏反應冷淡。“雙降”第二天,嗅覺靈敏的老股民開始試探出手了,8月26日,秦健在跌停價格買了寧波東力,第二天迅速賣出,“弱勢做多如做小偷,得手就走”。秦健沒有想到的是,當天,A股尾盤大漲,銀行股帶領大盤走勢如虹。

  8月27日,秦健選擇再度買入並號召群裏的股民們一起抄底。當天大盤漲幅近5%,秦健操作的七隻股票,五個漲停兩個漲8%,“錯過了昨天不要緊,關鍵是把握好今天。”秦健在朋友圈裏這樣總結自己的操作。當天,不少人因為秦健的提示,抄底成功取得近10%的收益,而秦健的慶祝方式是吃了碗最愛的揚州炒飯,“行情還在曲折繼續,不著急,用平常心一步步做就是”。

  除了股票,還有詩和遠方

  第一次覺得空倉的日子很幸福

  在麗江開客棧的東哥,這幾天經常仰望著麗江的藍天,第一次覺得空倉的日子也很幸福。原來,除了股票,還可以有詩和遠方。

  而很多被套的老股民則沒有那麼幸運,滿倉的老股民大多選擇在這輪下跌中“臥倒裝死”,將解套的希望寄託于下一輪牛市。

  炒股10年的李業尚未從6月的暴跌中恢複元氣,又遭遇當頭一棒,激進的李業一直滿倉,損失也比較慘重,浮虧高達70%,這讓曾對股市充滿激情的李業心生退意,“等回本後就告別股市”,李業對北京晨報記者表示。

  接連的無量暴跌,讓謹慎和理性佔據了上風,哪怕反彈近在咫尺。葉鴻早已經靠著炒股實現了財務自由,8月25日,在一眾股票躺在跌停板之時,葉鴻勇敢地進場抄底,次新醫藥股佔據了20%的倉位。8月26日,這幾隻醫藥股都翻紅了,葉鴻依舊看空,他選擇8月28日上午開盤賣出股票。當天A股暴漲5%。慣性思維使葉鴻錯過了這波反彈,葉鴻有些小失意。

  8月28日,A股再度暴力上漲,股票群裏又恢復了往日的歡樂氣氛,老股民徐丁卻在反思,“你的投資生涯應該只有10%的時間是做交易的,剩下90%的時間是用來思考保證交易不出錯。”

  分析

  股票雷達馮月:

  “90後是激進型選手”

  90後小鮮肉股民在股市中是什麼樣的角色?“他們是所謂的激進型選手。”股票雷達創始人馮月如此總結。

  今年上半年A股行情的火熱,新增一大批炒股“小白”,帶動了炒股APP,股票雷達就是其中一家。股票雷達是一款以炒股“小白”和“高手”為目標受眾的APP。通過一定時間內的收益排名數據,系統自動推出“高手”。“小白”在關注某個“高手”後,平臺會自動發送該“高手”倉位的實時變化。據了解,截至目前,股票雷達註冊用戶接近700萬,平均年齡30歲左右,90後用戶佔比接近40%。

  據馮月分析,“平台中的90後用戶的操作風格和以往股民完全不一樣。”馮月表示,90後股民資金較少,願意承擔相對較高的風險,關注更多的是高風險、高回報的股票,屬於激進型股民,“我曾經問過一個用戶知道有高風險嗎?對方回答説知道,一週內可能賺50%,當然也有可能下一週就虧50%。”馮月認為,對於90後小鮮肉股民來講,錢少,求的是一個翻倍的機會。對於後市,馮月依然比較樂觀,“看多,震蕩上行。”

  小鮮肉股民樣本調查

  “兩次大跌我學會了清倉割肉”

  A股6月中下旬大跌,讓90後股民明白了“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的深刻含義。而8月18日至26日的再次持續下跌,則嚇倒了小鮮肉們,“學會了清倉、割肉”。

  盈利全賠掉後還虧了近30%

  “兩次大跌學會了割肉”

  “24號那天跌的太猛,幾乎全線跌停,趕緊清倉。”90後的譚鑫參加工作已經兩年,今年4月下旬進入股市打算放手一搏,“當時周圍的同事、朋友全在炒股,一起聚餐的話題也是圍繞股票,感覺不入市跟大家都沒有共同語言,加上大家都説股市要上6000點,就趕緊開戶了。”

  在6月股市大跌前,譚鑫盈利了20%。但好景不長,6月下旬股市開始持續下跌。“幾乎天天跌停,但依然存有僥倖心理,認為肯定會起來,誰知沒有最低,只有更低。”缺乏經驗的譚鑫一直堅持的“不解套不割肉”原則,讓他損失慘重,盈利部分全賠掉後還虧了近30%。

  在8月份的震蕩行情中,譚鑫一直短線操作,試圖慢慢回本兒。不料,8月18日開始大盤又一路下跌。“這次學會割肉了。”他告訴北京晨報記者,24日賣了三分之二的股票,“本來21號打算出的,猶豫了一下。不管怎樣,經歷了前後兩次大跌,還是有一些收穫和成長。”

  即將步入大四生活的劉曉已有2年的股齡。他告訴北京晨報記者,經歷了6月下旬的一輪大跌,他只是把前期賺的錢賠了進去,“但上周這一輪的下跌賠了點兒錢。”一直淡定的他“現在有點兒虛了。”

  “我的好多同學都打算不玩了。”劉曉説,經過前後兩次的持續下跌,有的同學5月中旬正值高位時入市,虧損超過了60%,“用他們的話説,都’跌蒙了’,原來以為在牛市,隨便買都賺錢,入市前過於樂觀,這兩次大跌可是給了他們慘痛的教訓。”

  90後股民退守貨基

  “對於我們來説,不跌便是賺”

  “6月以前幾乎人人都是股神,滿口價值投資、短線進出理論,買什麼股票都漲,但之後的急速下跌以及近期的震蕩讓我們損失慘重,各種理論仿佛同時失效了。”剛畢業的小王對北京晨報記者表示,現在早已逃離了股市,並徹底明白股市真的不是提款機。

  中信建投的後臺數據顯示,2015年,90後股民佔該券商開戶股民的20%,比去年翻了一倍,而這部分90後持有的股票總資産,約佔全部股民的16%。轉眼間,滬指跌破3000點,浪花淘盡,這些年輕股民的投資目光重回以貨幣基金為代表的固定收益投資。

  “各大金融機構推出的貨幣基金琳瑯滿目,餘額寶、活期寶、現金寶……我的目標是安全、穩健,收益高於行業平均。”小王説,他們同學之間會相互分享投資心得,只要一個同學發現了“好寶貝”,一堆同學都會跟風買進。

  “現在全都買了掌櫃錢包,也就是興全添利寶貨幣基金。因為去年3月上線以來, 7日年化收益率從未跌破過3%!”小王告訴北京晨報記者,貨幣基金萬份每天的收益雖然只有9毛錢左右,“但對於剛畢業的我們來説,不跌便是賺”。

  “已經有同學專門研究貨幣基金了,每週的前三名都會在微信圈裏發佈。餘額寶、活期寶、現金寶、掌櫃錢包……現在只敢買無風險的貨幣基金了。”小王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