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證券 > 證券要聞 > 正文

字號:  

萬億國資證券化撬動A股估值

  • 發佈時間:2015-08-10 00:30:20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恒

  國企並購重組仍是近期市場關注的熱點。專家認為,隨著國有經濟管理體制改革不斷深入,現有的112家央企數量會進一步減少。未來央企戰略性調整最終目標若為減少到30家至50家,則應通過組建或新建國有資本經營公司和國有資本投資公司來實現,且應充分考慮行業屬性的差異。

  市場人士表示,待國企改革頂層設計方案出臺後,航運、建築、電力、鐵路、鋼鐵等産能過剩行業的央企大規模合併重組可期,地方國資改革將百舸爭流。隨著資産證券化提速,萬億國資將給A股估值提升帶來新動力。

  國企改革再次提速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而國企改革又是其中的重要內容。從十八屆三中全會到今年5月,國資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共召開20次全體會議和6次專題會議,審議多份與國企改革相關的文件。雖然總體方案尚未出臺,但今年高層的表態以及密集發佈的政策為國企改革明確了方向。

  據了解,即將出臺的十項重大改革意見方案中,頂層設計包括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關於完善國有資産管理體制的總體方案。關係全局工作的方案為:中央企業佈局結構調整總體方案、界定不同中央企業功能的方案,加快國有企業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意見、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方案、完善國有企業公司法人治理結構方案以及加快剝離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工作方案。此外,還有完善中央企業分類考核及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等配套措施。

  此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已相繼審議通過了《中央管理企業主要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關於合理確定並嚴格規範中央企業負責人履職待遇、業務支出的意見》等四份國企改革相關文件。

  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副會長李錦表示,國企改革的頂層設計是一個制度體系,由若干文件構成。按照這個思路可以發現,5月5日的十二次深改會議提出改革的“三個有利”的標準尺度;6月5日的十三次深改會議,提出改革的兩個保障機制是為大範圍的改革做準備,高層表態是國有企業改革關鍵時期釋放出的新信號。可以預期,年內國企改革還會提速。混合所有制、投資經營公司和董事會治理結構會得到推進,企業自身重組和混合所有制將“雙輪驅動”,帶動了結構調整。

  央企重組步穩蹄疾

  在推進“一帶一路”及國企改革的大背景下,今年以來央企重組明顯提速。

  8月7日有報道稱,中遠和中海兩大航運央企擬於近日聯合組建集團層面的“改革領導小組”。據悉,該領導小組由五人組成,將於近期商討兩集團整合改革事宜,並將在三個月內制定出初步的改革方案,完全整體合併預計在2017年前後。7日晚,中遠係與中海係旗下5家上市公司:中國遠洋中遠航運中海集運中海發展中海科技集體發佈停牌公告稱,因各自公司的控股股東正在籌劃重大事項,公司股票將自2015年8月10日起停牌。

  8月6日,國資委網站發佈公告稱,經報國務院批准,中國北車和中國南車實施聯合重組,意味著南北車合併正式收官。

  實際上,自中國南車和中國北車合併、中電投與國家核電合併事宜相繼獲批後,市場中對於中遠、中海兩大航運央企以及中船重工、中船集團兩大造船央企合併的消息就不絕於耳。此前北船和南船領導層對調,以及此次中遠係與中海繫上市公司集體停牌,更是增添了市場對於央企整合的預期。

  “在'一帶一路’戰略的帶動下,交通運輸業和裝備製造業最有可能産生央企間的重組合併。”李錦表示,這兩個領域國家重點鼓勵走出去、且能夠實現産能轉移,同時反過來促進“一帶一路”的發展,這是一個雙向推動的事。動車、核電,加上傳説中的航運業央企的重組,顯然“一帶一路”戰略是國企重組直接的推手,央企重組同時也是“十三五規劃”的重要內容。

  “2015年是國企大重組、大整合的一年,航運、建築、電力、鐵路、鋼鐵等産能過剩行業的眾多央企將面臨大規模的合併重組。”國金證券認為,由於中遠和中海兩家航運集團船隊大、體量足、市場重合度高,連續虧損可能引發國家層面對航運企業的戰略佈局。此外雙方集團及旗下公司高管、經營層主要領導很多都具備兩家公司工作履歷,具備整合的基礎。二者重組必將帶來顯著協同效應,重組之後船隊結構也能進一步優化,減少內耗;航線能夠共用,內外貿相結合,增強企業抗風險能力,拓展和鞏固客源的同時增強自身服務,適當抬高航線運價,著重管控燃油成本。

  對於南北船的合併,國金證券認為,南北船本屬一家,共同承擔我國海軍幾乎所有現役艦艇建造任務。船舶系統大部分研究所集中在北船,南船則在建造能力上具有較為突出優勢。目前中國南船總資産2123億,擁有廣船國際、中國船舶鋼構工程3家上市公司;北船總資産3710億,擁有中國重工風帆股份樂普醫療3家上市公司;其中,中國重工、廣船國際、中國船舶存在同業競爭關係,整合概率較大。參照南北車合併實施方案,未來可能的合併將以北船為主,中國重工可能成為最終整合平臺。

  此外,對於中鐵係的合併,國金證券認為,即便中國中鐵中國鐵建否認合併傳聞,但未來中國企業出海,尤其以高鐵出臺為代表的同類企業海外競爭,有望得到國家層面更好統籌。中國中鐵與鐵建合併有利於發揮我國高鐵、城軌建設在世界競爭中的優勢,消除內部互相壓價的惡意競爭和內耗,提高企業利潤。

  李錦同時強調,央企重組應該遵循幾個原則,即國家需要的原則、企業自願的原則、市場經濟的原則,主業集中的原則、提高效益的原則、提高國際話語權的原則等。除了像南北車那樣出於國際競爭的需要“合二為一”外,央企重組還要從産業鏈的角度進行業務整合,整體産能輸出,這樣更能産生好的經濟效益。待國企改革頂層設計方案出臺後,特別是央企分類、經濟佈局與重組文件出來,對於央企重組的各種猜想才能證明真偽。

  “2015年可以説是國企改革關鍵之年,無論是中央還是地方政府,都會加快推進國企改革、資産證券化的進程。”一位市場分析人士認為,目前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48萬億凈資産,實現資産證券化的部分不超過10萬億元,大量資産在體外,這將帶來資産重組、整合以及整體上市機會,給A股市場的估值提升帶來新的動力。

  地方國資厲兵秣馬

  隨著總體方案出臺的預期增強,地方國企的改革正厲兵秣馬加速推進。

  自去年上海首先出臺“國企國資改革二十條”綱領性文件後,截至目前,超過25個省市的國企改革方案已相繼出臺。此外,從近期各地透露的資訊看,重組整合、混改、資産證券化等已成為各省下半年國企改革的重點目標和任務。上海、廣東、重慶、山東、北京、湖南、江西等區域對提高證券化率、資産整合、兼併重組等均有明確的鼓勵政策。

  二級市場中,一系列並購重組大潮涌動。8月3日,首鋼股份公佈資産重組預案,稱擬以其持有的貴州投資100%股權與控股股東首鋼總公司持有的京唐鋼鐵51%股權進行置換。7月30日,五糧液發佈臨時停牌公告,稱公司發生對股價可能産生較大影響、沒有公開披露的重大事項。有分析稱,五糧液停牌或與公司推動混改進入落實兌現階段有關。

  安信證券指出,上海38%的國有資産證券化率,在國企改革的過程中仍然有較大的提升空間。據不完全統計,2013年12月以來,上海市已經有20多家國有上市企業進行了整體上市、資産注入、資産整合等國企改革的相關動作。未來,隨著中央層面國企改革頂層規劃“1+N”中的更多方案逐步落地,以及浦東新區國資委率先發佈國企改革指導意見的細則,上海市國資委將大概率加快國企改革的推進速度併發布相關規劃的細節。資本市場將成為上海國企改革的主戰場,以國資證券化為主線,把握兩大國資流動平臺、集團單一上市公司、加快上海金融中心建設所帶來的投資機會。

  同為國資大省的廣東,在公開披露資訊的48家集團公司中,有35家的證券化率低於50%。而廣東省國資委“十二五”規劃的資産證券化目標為:在2015 年將20%的資産證券化率提升至60%。廣東計劃在2015年末,80%以上國資委下屬集團至少控股1家上市公司;新增20戶國有控股上市公司。齊魯證券認為,若這一目標若實現,涉及廣東省屬經營性國有資産將達數千億元,集團運作上市的空間巨大。廣東省國資證券化應把握四個重要途徑,一是對於集團唯一上市平臺,關注集團轉型升級戰略目標,或成為資産運作重要標的;二是對於擁有多個上市子公司的,業績突出、盈利狀況良好的,關注集團內業務整合,優勢互補,改善股權結構,實現整體上市的可能性。三是對於“小上市公司+大集團”模式,很有可能通過資産注入集中産業,減少關聯交易,有效銜接集團公司上下游資源,降低財務成本和管理費用。

  對於重慶地區的國企改革,齊魯證券認為,重慶國企改革主要凸現五大看點:深入實施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繼續提升優勢産業、圍繞“五條路徑”實施混改、推進投融資體制創新、實施精細化管理分類監管。展望重慶國企改革,有三條主線值得把握:一是國有企業股權多元化,通過引入增量或轉讓減持的方式實現投資主體多樣化;二是股權激勵,形成資本所有者與勞動者的利益共同體;三是提升資産證券化率,包括整體上市、兼併重組等,以加快完善現代企業制度。

  江西地區國企改革方案主要有“資産注入、整體上市”,“混改、引入戰投”,“管理層激勵、員工持股”三大方向。目前具有國企背景的15家上市公司及其集團公司中,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超過30%的有12家,超過50%的達到5家,集團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空間巨大,混改將成為未來江西省國企改革的重要方向。有分析師認為,主要受益的有三方面標的:首先,在省委政策指導下率先進行混改試點的龍頭企業,其中部分已經取得階段性進展的給予重點關注;其次,對於大股東持股比例較高,經營業績良好的公司,關注其增值擴股引進戰略投資者的可能性;最後,對於大股東持股比例相對較低,盈利能力較差的公司,可能成為集團資産注入或其他集團收購的重點對象。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