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證券 > 證券要聞 > 正文

字號:  

國企改革催化 並購重組料站上風口

  • 發佈時間:2015-07-30 01:30:16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官平 徐金忠  責任編輯:楊菲

  國企改革總體思路逐漸清晰,頂層設計方案呼之欲出。市場預期包括混改、員工持股、國資委職責、央企劃分等內容的國企改革頂層設計方案有望近期出臺,央企及地方國企改革將提速。

  市場人士認為,隨著頂層設計方案的出臺,央企強強聯合、地方國企資産注入會加速推進,一些央企和地方國企改革將率先站上風口,成為“領頭羊”。作為國企改革頂層設計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負面清單的制定有望取得突破。而在負面清單以外,央企及地方國企重組整合的空間將打開。

  改革思路漸清晰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國有企業改革是重要議題之一。近期高層表態,國有企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對國有企業要有制度自信。深化國有企業改革,要沿著符合國情的道路去改。推進國有企業改革,要有利於國有資本保值增值,有利於提高國有經濟競爭力,有利於放大國有資本功能。

  齊魯證券相關人士表示,高層密集發聲,國企改革頂層設計方案呼之欲出,資本整合將站上市場風口。

  該人士還稱,透過高層表態可初步判斷,國企改革思路、制度等相關重大問題已達成共識,目標是推動“國企做大做優做強,國有資本保值增值”,國有資本的運作將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在這一思路下,央企集團內的子公司合併,央企集團間的強強聯合以及地方國企集團的資産注入均會加速推進。

  7月20日,國資委宣佈四大央企人事調整情況,涉及中國鐵建中國中鐵、中國鐵物及中國普天。除央企人事變動外,上海、廣東等地方國企亦有不少動作。

  業內人士表示,改革的目的在於央企控制經濟命脈,改革有助於優化國資佈局、合併做強做大,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減少同業競爭。截至目前,國資委管理直接管理的央企共113家,比2003年的196家已減少42%。

  在地方層面,上海、廣東、山東、東北等地動作頻頻。上海市市長楊雄近日要求國企運用市場化機制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山東省省屬經營性國有資産統一監管方案于近日出臺,明確要求9月底前完成制訂實施計劃階段,而落實實施計劃于2016年6月底前基本結束。

  廣發證券認為,距離國企改革頂層設計方案出臺時間不會太久。同時,央企改革第一批試點方案全面落地、央企改革第二批試點宣佈可以期待。

  並購重組成“重頭戲”

  備受市場關注的國企改革手段,包括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平臺、強強聯合等。此前,已有多份文件強調加快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平臺試點,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平臺負責國有資本的運作,推動並購重組、股權流動,最終實現國有資本的保值增值、調整國有資本佈局。

  目前,不少省市都已經選定了一兩家大型國企集團作為投資運營試點,如上海將國盛集團作為國有資本流動平臺,並且陸續將上汽、上海建工的股權劃轉給國盛集團,劃轉後上市公司大股東的控股比例略高於30%。

  強強聯合則是資本市場關注的“重頭戲”。今年3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促進強強聯合,優化資源配置,有效解決重復建設、過度競爭等問題。央企中國南車與中國北車的合併、國核與中電投合併均屬於強強聯合範疇。

  央企在這輪國企改革熱潮中將走在前列。據相關機構統計,目前央企集團113家,涉及284家上市公司,並且多集中在軍工、電網電力、民航、航運、煤炭、電信、石油石化等領域。業內預計,隨著眾多央企改革的逐步推進,這些行業新一輪資産重組的大潮即將來臨。

  近年來,央企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凸顯。業內人士認為,隨著“一帶一路”以及央企“走出去”等戰略的提出,央企在規模和發言權上還存在差距,需要進一步提升,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兼併重組。央企産業集中度不高、核心競爭力與國際同行業的大型企業存在一定差距、存在惡性競爭或者嚴重産能過剩的行業,央企迫切需要重組整合。

  公開消息顯示,目前,除了國資委批准的第一批6家央企集團改革試點外,很多非試點央企相關上市公司也已經開始籌劃改革方案。

  “這種資本整合方式,將打開資本市場的想像空間。”一位券商人士表示,預計高層強力推動以及國企改革頂層設計方案出臺的預期,將為央企整合及地方國企改革主題帶來強勁的“風”。

  探索建立負面清單制度

  業內人士認為,在國企改革過程中,負面清單、權力清單、分類清單的制度設計,將巧妙地在改革創新和確保國資保值增值的底線之間尋求平衡。國企改革頂層設計中的制度安排有幾個基本的考慮,其中在當前國企改革涉及利益群體眾多、國企背後關聯資本市場的情況下,改革創新牽一髮動全身,制度設計需要考慮平衡國資保值增持、資本市場上市公司表現等問題之間的關係。

  “現在的國企改革不是30年前的改革,改革遇到的阻力、遇到的問題不像現在這麼多。”業內人士説。負面清單管理有望進入國企改革頂層設計,是在保證改革持續推進的同時,劃定一些“禁區”或者説暫不開放的區域。

  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國企改革研究專家李錦介紹,在負面清單中,國資委會列出多家涉及國家重要利益的單位,這部分單位將不開放市場管理。此外,在監管部門和國企管理部門中,將有負面清單、權力清單,這更像是監管部門科學規範監管及企業管理層的科學管理和權力有序下放。

  在頂層設計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的同時,目前地方國企改革以及央企改革試點,都在探索“可為和不可為”。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已有廣東、上海、江蘇等地國資監管部門制定履職事項清單,明確清單以外的事項由企業自主決策。

  上海公佈了《上海市國資委管好資本、服務企業履職清單(試行)》,該清單涉及管理事項18項,包括股權和分紅激勵事項、領導人員出國管理事項、企業國有資産評估事項等,對上海市國資委需要管理的事項進行了具體界定。地方國資國企改革探索履職清單、負面清單等將為國企改革的頂層設計探路。

  在廣發證券相關人士看來,當改革遇到暫時的制度設計問題,應通過大力推動制度改革來加以解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