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1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證券要聞 > 正文

字號:  

混改落子 銀行業變革謀大棋局

  • 發佈時間:2015-06-19 02:56:20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楊菲

  銀行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大幕已經拉開。分析人士認為,銀行業完善治理體系的意義在於減少冗余,降低成本,提高運營效率,提高應對危機的能力,有利於推進戰略實施和重點業務發展以及增強投資者信心。

  銀行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大幕已經拉開。接下來,會有更多民間資本進入銀行體系。

  中信建投銀行業首席分析師楊榮認為,銀行業治理體系改革將成為重要突破口。銀行業治理體系主要包括四個方面:公司治理體系、業務治理體系、風險治理體系、行業治理體系。交行深化改革方案基本上囊括了前三點。銀行業治理體系完善的意義在於減少冗余,降低成本,提高銀行的運營效率;提高銀行應對危機的能力;利於推進銀行戰略和重點業務;利於增強投資者信心。

  人民幣國際化釋放紅利

  今年對銀行業的一大預期是人民幣國際化帶來的空前機會。

  消息人士透露,商業銀行正在進行在自貿區開立的跨境貿易賬戶境外直接投資業務測試。以前個人購匯的上限是5萬美元,但現在跨境貿易結算賬戶可以直接進行海外投資,不受此限制。在最敏感的人民幣海外股權投資領域,也會有重大突破。將於6月26日召開的陸家嘴論壇或是宣佈人民幣資本項目開放舉措的重要時間窗口。

  某大型國有銀行相關負責人認為,短期來看,監管機構很可能把人民幣納入SDR作為金融改革的一個催化因素,尤其是在資本項目開放和匯率體制改革方面,此外會推動利率市場化和資本市場改革。這可能是除了“混改”預期外,驅動銀行股行情的真正因素之一。

  分析人士指出,隨著“混改”試點落地,包括混業經營、業務分拆和員工持股等金融改革將推動銀行股估值提升。銀行股的稀缺性、獨特性,隨著國企改革和經濟結構調整的推進將會顯示出獨特投資價值。在利率市場化的背景下,國有銀行比起市場化程度更高的股份制商業銀行,改革進程可能會更快。銀行理財業務數以十萬億計的市場空間更值得期待。

  混合所有制改革如期而至

  6月16日,交通銀行公告,該公司收到中國人民銀行《交通銀行深化改革工作小組關於做好交通銀行深化改革工作的通知》。通知告知,交通銀行深化改革方案已經國務院批准同意。

  交行表示,該行將按照經國務院批准的交通銀行深化改革方案要求,完善中國特色的大型商業銀行治理機制,堅持國有控股地位,優化股權結構,探索引入民營資本,積極發揮戰略投資者作用,探索高管層和員工持股制度;完善授權經營制度,激發體制機制活力,更好發揮董事會、高管層和監事會作用;深化用人、薪酬和考核機制改革,落實風險責任制,強化企業內部監督,推進事業部制等內部配套改革。

  公告中提到“探索引入民營資本”引發市場無限遐想。專家認為,這將成為未來銀行業混改的重要方向。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宗良認為,未來民間資本進入的空間巨大,但對於市值龐大的國有大行而言,一個百分點的股權變更即意味著百億級資金的往來,因資金量不夠或者其他因素導致民間資本短期進入受到限制。

  對於市場傳言騰訊、復興等大型民營資本有意參與銀行業混改的問題,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董事總經理、首席宏觀分析師任澤平認為,這對於銀行業混改甚至整個金融體系的改革都是一個好消息。

  “傳統商業銀行正面臨網際網路金融的挑戰,未來可能有更多帶有網際網路基因的公司參與進來,有可能改變我國金融業的格局。然而,銀行業混改的核心不僅僅是資本介入,必須是思維、基因、模式的深度融合。”任澤平説。

  銀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已然吹響“集結號”。下一個“接力者”到底是誰,市場傳言不斷。近日有消息稱,中國銀行很可能會是繼交通銀行之後的下一個試點。此外,建設銀行董事長王洪章6月15日在香港記者會上表示,建行目前已經是混合所有制企業,但會做進一步的資本調整,計劃在未來引入大型民營企業入股。

  銀行業內人士表示,下一家混改試點銀行是國有大行的可能性比較大。

  “從此前首批混合製改革試點的6家企業來看,典型性、標誌性的國有大型企業目前是混改的主攻方向。”宗良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銀行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要目標應該是打造國際標準的銀行,從而提升中國在經濟金融全球化過程中的競爭力。因此,選擇的標的一定是具有典型性的大銀行。

  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工農中建交五大國有銀行總資産約為75萬億元,佔銀行業總資産的45%,更重要的是,目前我國國有大行的股權結構為混改提供了足夠的“想像空間”。從國有銀行持股情況來看,工、農、中、建四大行基本類似,國家持股仍佔相當比重,基本在40%以上,其次為央企和境外投資機構。此外,招商銀行民生銀行平安銀行等都已試水高管及員工持股計劃。

  突破舊有業務格局

  平安證券分析人士指出,按照國際經驗,利率市場化等制度變革將大幅壓縮銀行經營空間,勢必推動機構加快混業改革。下半年有望看到混業經營在制度和審批上出現重大突破,銀行股估值將迎來轉折。中國銀行業在金融混業創新上將有新嘗試。加法,特批獲得控股/參股券商資質;減法,設立獨立子公司分拆部分業務,搭建銀行控股的混業金控平臺;乘法,依託雲聯網等創新手段,突破傳統銀行在經營效率、風控、激勵機制及業務流程等方面的局限性,引入更多非傳統銀行客戶。

  銀行在業務領域的“加法”已經開始佈局。浦發銀行6月15日發佈公告稱,將向上海國際集團、上海久事、申能股份、錦國投、石化城建、上海地産、國網英大、東方航空雙錢股份愛建股份百聯股份等發行9.99億股,佔發行後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5.09%,用以收購上海信託97.33%的股權。經交易各方協商,上海信託股東全部權益作價1680000萬元。本次交易標的資産上海信託97.33%股權對應的交易價格為人民幣1635198.9萬元。浦發銀行表示,本次交易完成後,浦發將成為國內第四家持有信託牌照的商業銀行。不僅有助於彌補公司在資産管理方面的欠缺,更有利於大幅提升公司金融一體化和資産證券化服務能力。

  在新常態背景下,經濟對金融服務的綜合化需求日益增強。跨境、跨業、跨市場的金融活動日益頻繁。綜合化金融服務能力已經成為衡量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和銀行轉型成效的關鍵。

  今年初,就有券商研究報告認為,投行業務將是最早對商業銀行開放的領域,給予銀行境內券商牌照或在2015年以特批試點的方式逐步打開。

  新加坡大華銀行(中國)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行長連文輝表示,未來中資銀行很可能像外資銀行一樣走金融集團的道路,即集團公司下面分設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的子公司。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