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證券要聞 > 正文

字號:  

嚴查兩融風聲再起 證監會微網志澄清不久後卻又刪除

  • 發佈時間:2015-05-08 07:00:00  來源:京華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文舉

  連續兩天暴跌之後,昨天,嚴查兩融風聲再起,對多頭的士氣再度造成影響,滬指最終大跌2.77%,退守4100點。僅3天,深成指跌了近800點,上證指數跌近400點。在管理層頻繁提示風險後,市場用行動給投資者上了一堂風險教育課。大盤從摸高4572.39點後7個交易日跌逾8%,退回4月中旬水準。儘管主流觀點仍認為階段調整難改牛市格局,但對牛市頂部的討論也在日漸增多。

  □盤面表現

  滬指3天跌近400點

  市場傳聞亂飛,主力持續砸盤,週四滬指低開低走跳水,再現淩厲下跌行情。雖然有銀行、券商等權重相繼翻紅護盤,但仍然獨木難支,保險暴跌,鋼鐵、電力、煤炭、“中字頭”等藍籌股全天呆在跌幅榜,導致大盤維持在低位寬幅震蕩,滬指午後再度跳水百點近3%,成交量較前兩日大幅萎縮。

  截至昨天收盤,滬指報4112.21點,跌117.05點,跌幅2.77%,深證指報14114.73點,跌21.44點,跌幅0.15%。滬指3天跌去近400點。

  創業板指週四也未能延續新高秀的步伐,尾盤報收2806.05點,跌40.51點,跌幅1.42%。

  行業方面,電腦和家用電器行業分別微漲0.51%和0.22%;其餘行業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

  滬股通凈買入激增

  5月以來A股持續下跌也給抄底資金留下了買入良機。根據交易所公佈資訊,5月7日,滬股通每日額度使用了26.47億元,每日130億限額還剩下103.53億元,使用率為20%,較上一交易日增長近3倍。

  而根據統計,本週一至週三連續3個交易日,滬股通使用額度分別僅為5.35億、8.34億和7.13億,佔比分別為5%、7%和6%。

  截至週四收盤,5月4日以來3個交易日滬指累計下跌超過8%,為2013年6月以來最大3日跌幅。

  □市場焦點

  嚴查兩融風聲再起

  證監會微網志澄清不久後卻又刪除

  5月6日晚間,網上再次傳出證監會主席助理張育軍在上海會議上要求嚴控兩融,從而引發了市場的擔憂。昨天上午,證監會官方微網志發佈消息稱,此為虛假消息。但該微網志不久卻被刪除。

  證監會發佈的官微顯示,證監會注意到,5月6日晚間網上傳言,證監會張育軍主席助理在上海會議要求嚴控兩融,此為虛假資訊。

  據了解,當日,中國證券業協會在上海組織部分證券公司召開股權質押融資業務座談會與流動性風險管理座談會,會上,部分專家提出了一些相關研究建議,供證券公司加強內控風險、強化流動性風險管理時參考,不是證監會對證券公司提出的管理要求。

  □機構觀市

  匯豐晉信 積聚的風險亟須釋放

  匯豐晉信認為,目前,市場積聚的風險亟須釋放:市場方面,截至4月末,創業板指今年以來漲幅已接近翻倍,主機板3月來也大幅跟進,市場已積累了一定的獲利盤;估值方面,儘管大盤藍籌估值仍有較大提升空間,但一季報顯示企業盈利增速下行,能否支撐市場的局部已不低的估值還有待觀察;宏觀方面,各宏觀數據仍表明經濟在探底過程中;監管方面,《人民日報》等多官方媒體近日發文警示風險;杠桿作用也在下降,部分主要券商自4月下旬起大面積調整兩融擔保折算率。多重因素表明5月市場出現調整是對積聚的風險的最好釋放。

  此外,股票的供給方面及監管層的態度等這些影響市場長期趨勢的根本性因素並未發生改變,且經濟尚弱,通縮壓力猶存,貨幣政策持續寬鬆,改革和托底政策仍將不斷出臺。因此,此時的良性調整只是牛市的換擋,“瘋牛”臨崖勒馬之後,更為長久更加穩健的“慢牛”或將呈現。

  工銀瑞信 長期牛市邏輯未變

  近日宏觀數據顯示經濟依然較弱,企穩動力不足,雖然央行進行了降息降準的貨幣政策,資金面保持寬鬆,但仍未能有效改善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上市公司業績不及預期,一季報收入和盈利均出現明顯下滑,且是近5年來首現負增長。而3月至今滬深300已上漲28.66%,中小板、創業板更是大漲36.26%和46.02%,股指急速拉升後的短期調整也有其內在需要。

  長期來看,支援A股牛市的邏輯並未改變,放緩過快上漲節奏有利於A股長牛。宏觀經濟方面,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不斷為經濟托底,二季度經濟有望企穩反彈;改革不斷推紅利逐步釋放,是資本市場長期向好的重要引擎;貨幣政策仍有放鬆空間,資金面寬鬆終將引導資金價格下降,有利於A股長期向好。短期調整有利於形成慢牛格局,仍看好風險收益比相對更高的藍籌股。

  星石投資 市場有內在回調需要

  近期市場波動加大屬於正常現象。目前的情況是新增資金不斷涌入推動市場上漲,但經濟復蘇需要時間,目前基本面一般。主要表現在,首先,由於前期市場上漲過急過快,因此市場有內在的回調需要。

  此外,近期監管層提示風險、本週集中新股申購,市場情緒有些緊張,所以市場有短期調整,但未來市場仍將繼續上行。目前A股流通總市值已經逼近40萬億,相對這麼大的規模而言,新股發行募集資金量是很小的。註冊制前排隊等待上市的企業數量有幾百家,但大部分是中小企業,募集資金規模普遍不大,對市場的影響有限。

  星石認為本輪牛市分為上下半場,目前處於資金推動的上半場。

  在主機板連續回調的關口,成長股卻逆勢而為,連續創新。對此,星石投資認為,成長股將持續分化。成長股牛市已經持續了兩三年時間,總體估值水準較高。對於那些有業績支撐的真成長,未來依然前景看好;而那些單純依靠概念炒作的偽成長,未來則將被市場拋棄。消費板塊是下行風險可控,兼具防禦性和進攻性具有估值低、基本面向好預期強的特點,值得提前佈局。

  前海開源 不宜盲目進行抄底

  新股申購凍結資金與官媒再次提示市場風險或為連續下跌導火索,隨著“瘋牛”行情的持續,監管層態度出現明顯變化,雖不及1996年“12道金牌”力度之大,但截至本週,監管層已經有近10次表態希望市場降溫。無論是提示風險,還是查入市資金、查違規、給禁入,均體現監管層對“長牛慢牛”行情的期望,雖然監管引發的調整不會影響市場長期趨勢,但對比1996年與2007年的情況,市場均在短期出現20%以上急跌,因此目前時點並不建議盲目抄底,可待市場進一步回調後再次全面介入,彼時有望再創新高。

  操作方面,監管政策引發的調整大概率會出現大小票齊跌,控制倉位依然是首選。配置層面,近期市場對於政策刺激的邊際效應在顯著降低,如京津冀、七大工程包等,都沒有帶動主題概念出現上行行情,因此目前時點建議規避短期熱點概念轉而去挖掘長期性主題投資機會,對於“一帶一路”、中國製造2025、網際網路+、體育産業等龍頭個股可逢低佈局。

  國金證券 市場賺錢效應仍在

  客觀上講,本次盤面透露出的資訊略偏負面。回顧上一輪(4月20日)的大幅波動主要是由於資金面短暫跟不上導致的,但市場願意做多的情緒是高漲的,只是卡在了資金供給稍未跟上。而本週市場的連續下跌存在著機構降倉的嫌疑(無論是主動的還是被動的),不排除一種可能,部分機構提前嗅到了些監管味道,或者是先知先覺地認為監管層窗口指導的因素在。

  對於市場的趨勢,當前時段理應分為中長期和短期(5月份)兩個維度來看。對於中長期的趨勢,機構投資者之間分歧不大,市場絕不會止步于4500點。單就短期市場走勢,綜合一系列可得資訊,不需要過於悲觀,戰略撤退的時間未到。

  具體市場走勢而言,未來傾向於創業板將階段性地重回配置主角,主機板更多地是蓄勢震蕩,5月份上下空間均有限。

  總體來説,市場賺錢效應還在。主機板短期內可能會稍有修正後重新選擇上漲,中長期向上趨勢不改,創業板階段性會有超額收益。在監管層態度沒有大的變化的前提下,市場風險偏好不會有大的拐點出現,機構投資者行為可能會選擇成長板塊作為上行的突破口。

  -股市找樂

  各種段子調侃股市下跌

  隨著股市不斷下跌,網路上描述股市下跌的各種段子被股民們大量轉載,可謂苦中作樂。

  “昨天股市暴跌,他收市後悶悶不樂回到家,一進門小兒子就高興地喊他爹,他勃然大怒:‘不許喊‘跌’,要喊家長(加漲)!’嚇得孩子哭了起來。其弟趕緊過來安慰小侄子,對他説:‘哥,股市漲跌很正常,何必朝孩子發火呢?’他大聲喝道:‘不許喊割,要喊兄長(兇漲)!”

  “炒股太刺激了!週一是奧迪,週二成了奧拓,週三變成了奧妙,週四是奧利奧,週五只剩下懊惱了。週末變成奧特曼!”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