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臺獲百年金獎暫無鐵證 或將面臨工商總局處罰
- 發佈時間:2015-03-21 07:27:46 來源:東方網 責任編輯:張明江
(圖片來源:資料圖)
正在高調籌備“榮獲巴拿馬金獎一百週年”紀念活動的貴州茅臺(600519)再惹風波。3月17日,有消息稱,茅臺在1915年《中國參與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紀實》所獲的獎項含金量有疑問,並稱茅臺宣稱獲得金獎的説法是從2003年開始使用延續至今。
“到底是什麼獎並不重要。”貴州茅臺酒廠名譽董事長季克良對外回應。值得關注的是,茅臺剛剛推出售價高達百萬元的主題“金獎百年”系列收藏紀念酒,如果金獎含金量摻假,是否涉及虛假宣傳?
金獎再遭質疑
當業績增長乏力的茅臺欲借助巴拿馬金獎佔領高端酒定制酒市場時,一則質疑其金獎“含金量”的報道讓其陷入麻煩。
3月17日,有媒體質疑,對比貴州茅臺從上世紀50年代建廠之初到2012年的資料比較發現,茅臺酒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就將此前在巴拿馬賽會評為世界名酒第二位説法,“偷梁換柱”為“巴拿馬金獎”的宣傳。
目前,貴州茅臺正在為“榮獲巴拿馬金獎一百週年”籌備一系列紀念活動,在2014年底,其高調推出售價高達百萬元的“金獎百年”系列收藏紀念酒,遭到業內質疑。
這並不是茅臺因金獎事件第一次遭到質疑。早在2010年6月18日,山西汾酒在人民大會堂舉辦“汾酒唯一榮獲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中國白酒品牌甲等大獎章95週年紀念大會”上,時任汾酒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的李秋喜首次公開指出:“四川、貴州等地很多知名企業此前都稱自己的酒曾獲得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完全是虛假宣傳。”矛頭直指茅臺等酒企。
隨後,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團文化研究辦公室主任柳靜安對外表示,我們收集到大量的歷史資料,尤其是保存在國家圖書館文獻庫的《中國參與巴拿馬太平洋博覽會紀實》影印本,最終掌握到鐵證。3月20日,柳靜安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並沒否認當年的説法。
另外,在3月15日衡水老白幹酒業舉行的“金獎百年名人封壇啟動儀式”上,老白幹酒業股份公司總經理王佔剛在回顧這段歷史的時候説,1915年獲得巴拿馬萬國博覽會最高獎項金質大獎章的白酒只有三家,三家都是清香型白酒。
3月17日,該事件發生後,《華夏時報》記者第一時間致電茅臺對外負責人吳德旺,不過,該負責人手機一直處於無人接聽狀態。而後,其茅臺宣傳部部長葉遠鳴接通記者電話後,記者剛介紹完自己身份後,他便匆匆挂斷了電話。
隨後在3月18日,茅臺在微網志上低調回應了該事件,並稱“當年巴拿馬獲獎是有史可查大家都毋庸置疑的事實”,但並沒有拿出最有利的證據,同時也承認,“當年巴拿馬獎等次複雜,金獎不是今天最高獎概念。”
或許是一百年的歲月加上多次變故的歷史,讓這個真相成了無解之謎。記者了解到,由於茅臺獲得巴拿馬獎項歷史久遠、加上一百年間我國飽受戰亂動蕩之苦,位於舊金山的萬國博覽會原址又毀於地震,造成1915年萬國博覽會原始資料散失不少。
此前季克良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坦言,得獎這是肯定的,至於得的什麼獎現在説不清楚。有的是説金獎,有的説是二等獎,具體的,因為我們是後來人,獎章獎狀也沒有了。
日前茅臺在其官方微網志中解釋道,“在目前有限的史料中,誰都無法找到確鑿的直接證據”。
是否涉嫌虛假宣傳?
記者查閱資料發現,茅臺對“巴拿馬金獎”這個獎項情有獨鍾,每每到大的週年慶典日,總會有一些大的商業動作。
記者了解到,在今年茅臺紀念巴拿馬獲獎一百週年之際,還特意推出了“百年金典,夢想永傳”茅臺金獎百年年份珍藏酒與奢華紀念酒,其中包括,“5年醬香,15年陳香,30年醇香”。其間,茅臺高管曾多次宣傳,僅限量發行9999套,佈局定位高端。
事實上,這並不是茅臺首次打造珍藏酒,早在茅臺獲獎70週年的時候,茅臺還利用該獎打造過珍藏系列經典酒,且每瓶現在都價值不菲。
一位喜歡珍藏酒的人士告訴《華夏時報》記者,目前這類珍藏酒被炒得價格很高,因為茅臺打造的系列冠以巴拿馬獎項標識,現在擁有的已經被炒到幾十萬甚至百萬一瓶。
在茅臺是否獲得巴拿馬金獎遭到質疑後,其利用一百週年花費近三年打造的“百年金典,夢想永傳”茅臺金獎百年年份珍藏酒,是否涉嫌虛假宣傳也成為了業界關注的焦點。
對此,多位接受記者採訪的業內人士直言,如果茅臺在巴拿馬是否獲得金獎都遭到質疑,茅臺今年為慶祝獲巴拿馬獎項而打造的珍藏酒,其實在宣傳方面就遭遇了釜底抽薪式的質疑。
3月20日,《華夏時報》記者從中國打假人王海處獲悉,他已向國家工商總局舉報貴州茅臺産品飛天茅臺宣傳巴拿馬金獎酒涉嫌虛假宣傳。
北京楊兆全律師事務所主任楊兆全對記者直言,若茅臺不能及時的拿出有力的證據證明其在巴拿馬萬博會獲得金獎,或將面臨國家工商總局處罰,不過數額不會大,因為購買者不單是衝著巴拿馬金獎的名頭購買的,還包括消費者平時的愛好習慣。
除此之外,還有律師對記者表示,這不是一般的打假問題,涉及茅臺的多個産品,從目前雙方僵持的現狀來看,工商局在考察時因為資料缺失或將陷入兩難,久而久之該事情可能被一拖再拖,最終不了了之。
“其實近些年很少看到茅臺在品牌價值方面的創新和建設,中國很多老的品牌之所以不能做大做強,甚至有些逐漸消亡,犯得最大的錯誤就是不勇於創新,只拿祖宗這點東西做文章掙得國內優勢,很難在國際市場上立足。”上述人士對記者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