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證券要聞 > 正文

字號:  

機構迎來新對衝時代

  • 發佈時間:2015-01-15 01:09:29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恒

    作為境內交易所市場股票期權的首個試點品種,上證50ETF期權還未開展交易已備受業內關注。多家券商、私募等機構投研部門連日裏組織數場討論會,積極佈局産品線,欲在一個新的對衝時代“分一杯羹”。

  業內人士認為,上證50ETF作為以大盤股為最主要標的,並且在可進行兩融股票中規模最高的組合産品,首先“試點”十分合理。同時,股票期權的推出不僅會為投資者提供全新且成熟的風險管理工具,還會為中國金融市場帶來無窮無盡的交易策略,將推進一個三維的時代。但目前來看,其對普通個人投資者的參與門檻仍然較高,個人投資者可先“曲線救國”。

  上證50ETF期權脫穎而出“非常合理”

  從全球期權市場來看,開展股票期權業務的交易所中,證券交易所佔66%,其股票期權交易量也佔到六成以上。毋庸置疑,作為資本市場基礎性的、成熟的風險管理工具,股票期權發揮著價格發現、降低市場波動和培育機構投資者的核心競爭力的重要作用。

  從2013年底開始,滬深300股指期權、上證50股指期權、上證50股指期貨、中證500股指期貨、上證50ETF期權、上證180ETF期權倣真交易陸續開展。2014年6月30日證監會表示,正在研究ETF期權交易試點方案,個股期權需待ETF期權試點後再另行研究。在如此多的對衝工具中,上證50ETF成為首個試點品種有其天然優勢。

  中信證券金融工程研究組王兆宇認為,試點品種應該具備標的規模大、抗操縱性強、流動性好和波動性適中的特點。具體來看,首先,所篩選的股票和ETF需是被納入融資融券中最重要的一類,因為被納入兩融中的標的均已考慮流動性等因素;其次,期權標的必須有做空的途徑,這樣標的就不會被爆炒;另外,將可以進行兩融的股票按照規模排序,排名最高的就是上證50ETF,所以首先推出上證50ETF期權作為試點非常合理。

  上海一傢俬募的合夥人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監管層推出新的對衝工具非常謹慎,上證50ETF組合中均以金融藍籌為主,風險相對較小,等運作穩定後再陸續推出其他品種,此舉也將對交易所進行産品和體制創新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盈創世紀總裁、《期權就這麼簡單》作者韓冬也表達了相同的觀點,上證50ETF標的簡單、波動相對較低,監管層此舉也體現了保護投資人的初衷。相較之下,股指期權由於和股指期貨掛鉤杠桿較大,以及個股期權波動幅度太大均被排除在首批試點外。

  在ETF期權推出後,韓冬認為股指期權和個股期權會按照風險從小到大的順序被依次推出,“但我個人最希望看到上證50股指期貨和上證50股指期權儘快出來,這樣單一標的不同品種之間的對衝會形成一個包含現貨、期貨、ETF的完整體系。”

  機構進入新對衝時代

  伴隨大量資金以“加杠桿”的方式涌入市場,A股“兩融”市場融資餘額突破萬億元,風險轉移工具的缺失令不少業界感到擔憂,期權的推出可謂“正當其時”。韓冬表示,期權品種出現後,中國金融市場將從此進入一個“三維立體”的時代。

  在沒有股指期貨的一維時代,投資者通過配置品種、持倉比例來控制風險,但遇到普跌的市場,“覆巢之下無完卵”,對衝風險的手段非常有限;股指期貨出現的二維時代,投資者雖然增加做空工具和在組合中做資金管理的手段,但仍然是線性的處理方式,僅僅通過調整品種和倉位比例來調整收益曲線的斜率;但期權出現後,可以通過新工具來調整風險敞口,持倉也可以變成非線性的狀態,這樣機構的策略可以更加靈活,而控制風險的成本也可以更低。

  “在沒有期權的市場裏,做交易其實是判斷價格的變化漲跌,買入後如果漲了才能賺錢,跌了止損;但在有期權的交易裏,投資者判斷的不是漲跌,而是市場結構,是一個震蕩的結構還是突破的結構,只要把市場的結構判斷正確了,就可以賺錢。”韓冬説,“期權的本質是一份金融保險。”

  上述私募合夥人也認為,期權尤其是指數推出後,對衝基金和私募公司可以推出在熊市少虧或者不虧、在牛市可以大賺的理財産品,滿足更多投資人的需求。

  申萬證券研究團隊認為,結合期權策略,投資者在標的買賣、倉位調整、流動性管理、風險管理等方面可以做得更好,因為股市反向運作機制得以建立。而主動投資也會面臨四大影響:其一,負面資訊更多,多空資訊更均衡,傳播更迅速;其二,資金流向期權及其標的産生分流;其三,股市運作更複雜多變,不確定性增加;其四,主動投資經受更大考驗,量化及對衝迎來發展機遇,投資者多元化進程加速到來。

  同時他們預測,期權推出後,各類機構高端競爭將拉開序幕,投資策略分佈光譜從線向平面向立體拓展,將會出現結合現貨的多頭策略、結合現貨的風險可控的期權空頭策略、期貨空頭複製策略、改善流動性策略,和風險管理策略等等。

  據韓冬透露,他所在的盈創世紀早在數年前就開始了期權産品的研究,包括與南韓和歐洲等投資機構的合作,引進了期權交易的技術和方法。

  普通投資者可間接參與

  根據上交所的規定,個人投資者參與期權交易,申請開戶時託管在其委託的期權經營機構的證券市值與資金賬戶可用餘額(不含通過融資融券交易融入的證券和資金),合計不低於人民幣50萬元,同時還需具備融資融券業務的參與資格,或在期貨公司開戶6個月以上並具有金融期貨交易經歷,無嚴重不良誠信記錄以及承受風險等能力。

  “與期權交易活躍的南韓和中國台灣相比,期權經過近20年的發展才滲透至普通個人投資者的生活,而中國大陸期權市場才剛剛起步,在交易機制、監管規則、投資者結構等方面與成熟市場還存在較大差距。出於保護投資者的考慮,目前設置高門檻也是情理之中。”韓冬稱。

  也有業內人士認為,普通投資者可以通過關注上證50ETF期權産品推出相關的個股“曲線救國”,間接參與其中。

  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楊德龍認為,上證50ETF期權推出短期會大幅提升藍籌股和金融股活躍度和估值水準,長期則引導價格回歸合理。而綜合多位業內人士意見,除了藍籌股,四類股票將受益,主要是上證50成分股、券商板塊個股、期貨公司或其影子股、交易系統和開發交易軟體的相關概念股。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