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證券 > 證券要聞 > 正文

字號:  

上交所:出於四方面考慮推出分行業資訊披露監管

  • 發佈時間:2015-01-04 17:36:14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文舉

  中國網財經1月4日訊 上海證券交易所經過近一年的業務、人員和技術系統等方面的全面準備,將於5日正式調整現行上市公司資訊披露監管模式,由按轄區監管轉換為分行業監管。上交所負責人表示,此舉是出於四方面考慮。

  上交所有關負責人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證監系統始終高度重視上市公司資訊披露監管模式的選擇和完善,並將其視為切實履行“兩維護一促進”這一監管職責,更好承擔建設“三公”市場責任的重要基礎性工作。

  本次監管模式調整前,上交所公司監管部門採用的是按轄區監管模式,即按照上市公司所在的不同區域,對應安排監管人員,履行相應的監管職責。轄區監管模式已運作近二十年,在集中把握特定轄區上市公司整體情況,督促上市公司履行資訊披露義務,及時與證監會派出機構開展監管協作、形成監管合力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2014年以來,證監會上市公司監管部根據監管轉型的總體部署和投資者的實際需求,提出了調整轄區監管模式,逐步實施分行業資訊披露監管的整體構想。各地證監局也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提出了分行業監管的具體措施,並已在日常資訊披露監管中有所運用。這些嘗試和努力,為上交所調整資訊披露監管模式,積累了經驗,提供了借鑒。

  具體而言,從上交所層面,之所以要改變目前的轄區監管模式,實施分行業監管,主要是出於以下四方面的考慮。

  一是更好履行上交所承擔的自律監管職責。根據《證券法》和證監會《上市公司資訊披露管理辦法》等規定,證券交易所應當對上市公司及其他資訊披露義務人披露資訊進行監督,督促其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公平地依法披露資訊。同時,在市場化改革不斷推進和深化的背景下,資本市場的監管重心將逐漸下移,交易所將成為資本市場監管體系中日益重要的一環,需要更為積極自主地履行自律監管職責。

  相對而言,分行業資訊披露監管是以投資者需求為導向,更為科學合理、專業高效的監管模式。我們以此為抓手,調整監管理念,優化監管機制,創新監管方法,提高監管效能,還是為了更好地履行《證券法》所賦予的自律監管職責,更好地服務和回應投資者訴求。

  二是更好應對監管轉型格局下資訊披露監管新要求。2014年,是證監系統推進監管轉型之元年。這一年前後,國務院相繼發佈了《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資本市場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保護工作的意見》、《關於進一步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等關於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的系列重要文件,明確提出應督促上市公司以投資者需求為導向,增強資訊披露的有效性和針對性,並將其作為今後一段時期內提高上市公司品質的一項重要任務。

  與此相呼應,中國證監會肖鋼主席在去年年初全國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提出,要確立以資訊披露為中心的監管理念,大力推進監管轉型,以投資者需求為導向,使資訊披露更好地為投資者服務,而不是僅服務於監管自身的需求。

  這些關於資訊披露監管的新思路和新要求,契合資本市場長遠發展的規律和需要,為解決長期以來投資者反響強烈的問題和困擾資本市場發展的痼疾,搭準了脈搏,開出了藥方。與此同時,證監會也希望交易所能全面負責上市公司定期報告、臨時公告等資訊披露的一線監管,樹立資訊披露監管權威,加強自律監管。這就要求我們對自律監管的模式、理念和方法做出針對性的調整,以進一步提高資訊披露監管的能力和水準。

  三是更好適應資訊披露直通車實施後監管形勢新變化。上交所資訊披露直通車自2013年7月推出以來,已經平穩運作一年有餘,所有上市公司都納入了直通車範圍。從直通公告類型看,除與上市公司停復牌、除權除息等須與相應的資訊披露同步完成業務操作而必須實施事前處理的少量公告外,滬市85%的公告已實現了直通披露,上市公司資訊披露的責任意識明顯增強,資訊披露的市場效率顯著提升。與直通披露相適應,上交所上市公司監管部門的工作流程也更為優化和高效,審核人員已實現于每日下午收市後,與投資者在同一時間知曉上市公司直通披露的股價敏感資訊和其他一般資訊,隨後進行相應的事後審核。上交所在資訊披露監管中的角色和重心,已由既往的事先審核把關為主轉移到事中事後的監督處理為主。這些變化,都為上交所進一步調整現有的監管模式,創造了很好的前提條件。

  同時,在證監會大力推進市場化改革的氛圍下,資本市場的內在活力被極大激發,各類創新層出不窮,客觀上也造成資訊披露監管面臨的環境和形式更加複雜,事後監管的任務更加繁重。從投資者資訊需求出發,及早發現異常情況,及時處置熱點問題,加大對各類違法違規問題的打擊力度,不斷提高資訊披露的有效性和針對性,已成為上交所自律監管工作面臨的現實挑戰。由此,進一步提高資訊披露監管的精度和深度,不僅是市場和投資者對上交所提出的外部要求,也是直通車實施後,上交所履行監管職責和樹立監管權威的內生選擇。

  四是更好服務上交所藍籌市場發展。目前,上交所上市公司的數量已接近千家。在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上市公司的行業門類也更完整。金融、地産、採礦、交通運輸等國民經濟基礎性、支柱性産業穩步發展,文化、資訊通訊、高端設備製造、網際網路等新興産業上市公司的數量也有所增加,上市公司的行業結構和規模發生了很大變化,上交所藍籌市場已經逐步形成了“一所連百業”的市場行業格局。

  同時,隨著上交所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包容性的不斷增強,以傳統製造業上市公司為主要假設前提的資訊披露規則已經難以適應不同行業上市公司在商業模式、估值基礎、盈利和競爭優勢等方面的差異化披露需求。從行業角度,推動上市公司披露更多與投資者決策相關的資訊,從而更為準確地揭示上市公司的投資價值,已經成為全市場的期盼。由此,行業監管的市場基礎已經具備,實施時機已經成熟。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