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今年影視圈並購逾300億 現金支付比例越來越高
- 發佈時間:2014-10-20 08:44:25 來源:新京報 責任編輯:陳娟娟
熱錢來了!這是2014年中國影視行業最大的主題。
根據同花順的統計數據,2013年A股涉及影視行業的並購事件僅有7起,而2014年涉及該行業的並購事件共44起,公佈了標的價值的並購38起,涉及資産價值301.76億元。
與2013年更多是同業並購不同,2014年的“影視並購熱潮”有大約一半屬於跨界並購,做餐飲的、賣煙花的、造軸承的上市公司都紛紛跨入“影視圈”。在跨界並購背後,藏著市值管理的慾望與衝動。
深圳一家券商首席分析師告訴新京報,很多公司跨界轉型,原因是希望通過收購帶來公司市值提升,從而實現財富增長。
在這樣的狂熱並購下,不少影視人獲得了極大的財富增長。最為典型的,要數電影《老男孩》的製片人柯利明,今年8月,他將自己成立5年的公司儒意欣欣影業以15億元現金賣給了上市公司中技控股。
“財富的魅力把這個行業衝得蠻有意思的。”華誼兄弟董事長王中軍説。與各種資本瘋狂進入影視圈不同,這家中國最大的民營電影公司在2013年並購電視劇公司浙江常升之後,現在正在“去電影化”。
在他看來,中國電影一年的票房不到300億元,其中50%要被美國大片拿走,剩下的50%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公司分食,“如果傳媒文化娛樂公司不轉型,只説有幾部電影,沒有意義”。
跨界收購興起,資本隨影視起舞
影視並購的風潮起于2013年下半年,當時A股市場進行影視資産並購的,大多還是文化傳媒類的公司。例如,2013年7月,華策影視宣佈並購克頓傳媒,交易金額達到16.52億元,成為當時金額最高的一樁影視並購。同年9月,華誼兄弟宣佈收購浙江常升70%的股份,同年10月,樂視網宣佈收購花兒影視。
到2014年,涉及影視行業的並購更加頻繁,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開始跨界並購影視資産,例如,餐飲公司湘鄂情(已改名中科雲網)收購笛女影視,農業公司高金食品收購印記傳媒等等。
各行各業的公司頻頻“跨界”,讓一則腦筋急轉彎在朋友圈裏爆紅——餐飲、畜牧養殖、乳製品、機械製造、煙花爆竹等不同行業企業有什麼共同點?答案是,他們都變成了影視公司。
一位文化産業分析師撰文指出,跨界收購影視資産頻頻發生,一個原因是傳統經濟不景氣,上市公司需要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另一個原因,則是資本市場對於影視資産的熱捧。
今年年中,一些上市公司接觸影視資産之後,股價往往出現大漲。一個頗為極端的案例就是申科股份。今年6月,海潤影視借殼申科股份的消息傳出,這讓申科股份一口氣拉出了11個漲停板。
這樣的利益驅使下,一些上市公司僅從市值管理的角度,也傾向於收購影視資産。
一位長期從事文化資産並購的業內人士告訴新京報,如今一些公司的影視轉型已然變味,以前往往是公司有轉型需求,於是尋找資本支援,實施轉型之後股價上漲,獲得財富效應。而現在的情況往往是倒過來,公司實際控制人希望財富增值,出於市值管理的角度,希望收購資産進行轉型。
“機構投資者也知道,一些上市公司的目的就是賺錢,並非真的要轉型,但考慮到市場的風向,不少機構投資者也會參與、獲利、兌現、退出,但他們會保持對這個行業的觀察和懷疑,一旦風向出現變化,資本會迅速撤離。”該人士稱。
現金支付比例越來越高,影視收購暗藏風險
火爆的影視並購,讓一些上市公司的做法越來越激進,影視並購的風險正在逐漸積聚。
2013年的影視並購,支付手段大多是通過股權加少量現金。2013年的影視並購中,並購標的價值超過10億的兩個事件都是採用了大部分對價股權支付的方式。
例如,克頓傳媒的資産價值為16.5億元,但華策影視支付的現金僅有5.7億元,剩下的均以股票形式支付,原克頓傳媒董事長吳濤還成為華策影視的第三大股東。樂視網收購的花兒影視作價11.98億元,但現金支付的部分只有2.7億元。
而2014年在火爆市場氛圍下,上市公司支付對價的方式也越來越傾向於使用現金支付,而對於上市公司來説,這種方式的收購風險要大得多。
一個極端的個案是中技控股。今年8月,中技控股宣佈收購儒意欣欣影業,這家公司通過非公開發行的方式募集資金,隨後斥資15億元收購儒意欣欣影業。
在出售儒意欣欣影業之後,公司原實際控制人柯利明將成為職業經理人,他和哥哥柯久明對公司2014年到2016年的業績作出了承諾,凈利潤必須達到7500萬元、1.3億元、1.85億元,否則用現金向上市公司補償。
深圳一家券商的首席研究員曾這樣評價這個收購方案,如果考慮最糟糕的情況,柯氏兄弟拿到15億元之後,可以對公司不管不顧,甚至從公司離職,即便每年向上市公司支付凈利潤補償,三年下來也最多支付3.9億元。
“這種方案背後,是上市公司對影視公司並購的迫切心情。”前述研究員對新京報表示,趕上了一波大好行情,相對於支付的對價,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將實現更大的財富增值。
時間投資分析師徐大衛撰文指出,早在幾年前,一些項目制的地産公司就有過類似的資本運作模式。
他表示,當時一些小地産老闆,手上可能就一個項目,一期開發完了搞了四五千萬利潤,再過兩三年二期三期開發完就沒錢可賺了。但如果用市盈率估值成10個億,用二期、三期的利潤做業績承諾,用換股的方式變成上市公司的股東,拿到股票就質押變現,三年後套現走人。
但證監會2010年就關上了地産公司借殼上市的大門,如今就算能借殼,二級市場地産行業也只有8、9倍的市盈率,不足以支撐殼費。相比之下,這種運作方式放在影視公司身上倒是屢試不爽。
行業大佬突圍,尋求與遊戲、主題公園等協同效應
越來越多資本涌入的背後,中國影視圈似乎出現了一個“怪現象”——市場繁榮背後,大部分公司盈利能力下降。
今年上半年,光線傳媒成為電影市場的票房冠軍,光線參投的6部電影上半年累計獲得13.56億的票房,但這家公司的凈利潤1.02億元,較去年同期1.73億元的凈利潤反而減少了。
根據剛剛公佈的三季度業績,光線傳媒前三季度拿下23億元的電影票房,但凈利潤卻同比下跌逾15%。
究其原因,是光線今年電影的票房含金量和轉化率相對較低。藝恩諮詢副總裁侯濤表示,以票房大熱的《爸爸去哪兒》為例,這部影片獲得6.9億的高票房,但光線的投資比例可能小于5%,在光線投資模式中,往往是通過較低的投資比例,拿到影片的發行。
同樣地,今年前三季度,華誼兄弟的主營業務也不太賺錢,公司凈利潤預期為4.32億元到4.73億元,但非經常損益有整整4億元。
不僅是這些老牌公司,一些剛剛轉型的新公司也面臨類似的情況。國慶檔《心花路放》票房超過10億元,但按10億元票房計算,影片背後最大的一家投資方北京旅遊在這部電影上只能賺到4000多萬元,剩餘的票款分別分給了影院、院線、製片方、發行方等等。其中,影院和院線拿走了最大比例的票房(大約一半左右)。
一個重要的信號是,中國民營電影龍頭公司華誼兄弟已開始了“去電影化”的實踐。在王中軍看來,電影需要跟遊戲、主題公園等業務形成協同效應,這樣才能實現更好地盈利,事實上,這也是好萊塢幾大電影公司的業務模式。
迪士尼的動畫電影在全球擁有廣泛的影響力,但在迪士尼公司的營收構成中,第一大收入來源是電視和媒體業務,第二大收入來源是主題公園,第三大收入來源才是電影。
新近進入影視行業的網際網路公司,大多也是衝著協同效應這一點而來,並不敢在影視項目上大手筆投入。
優酷馬鈴薯旗下的合一影業將單一影片的投資比例嚴格控制在30%以內,並且會將更多的精力放在首發視頻網站的“網際網路電影”的開發上。騰訊視頻參投的電影項目,投資比例甚至低於15%。
香港導演杜琪峰的一個説法曾在業內引發共鳴:“中國電影就像一個賭場,不是一個工業。説真的,一百個投資的人有多少個賺錢?最後沒有十個。錢都不曉得去了哪。” (記者 鄭道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