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證券 > 證券要聞 > 正文

字號:  

滬港通將刺激四季度香港和內地IPO市場

  • 發佈時間:2014-10-08 07:1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閆立良  責任編輯:陳娟娟

  “滬港通正式啟動以及年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預料會刺激最後一個季度兩地IPO市場的上市活動。”德勤中國全國上市業務組最近對香港和內地兩地IPO市場進行分析後認為,與2012年當年新股發行暫停前同期相比,中國內地的IPO活動仍然表現疲弱。

  截至2014年9月30日,不包括由創業板轉往主機板的上市交易,香港共計錄得83宗IPO,融資金額達1313億港元,與2013年前三個季度的43宗新股上市融資金額606億港元相比,分別上升93%和117%。前三個季度的新股上市數量更是過去10年來的新高。

  “這是自2011年以來的最出色表現,當年在國際上市項目推動下,前三季度的融資金額達2069億港元。雖然香港股市飽受多個地緣政治風險的打擊,例如烏克蘭和中東危機、歐盟主要經濟體放緩,以及8月份更疲弱的宏觀經濟數據,然而市場期待多時推出的滬港通將上述事件的負面影響抵消。”德勤中國全國上市業務組華北區領導合夥人林國恩認為,隨著數項主要IPO指標于9月份得到改善,期盼更多、更受歡迎的IPO可以于稍後上市,尤其是在滬港通正式啟動之後。

  德勤預計到2014年年底,香港全年將會有大約110隻新股集資最少1700億港元。第四季的新股上市將會在強勁的上市籌備名單、內地多個主要行業和國企的持續深化改革、以及提升國民收入的政策支援下,推向高峰

  這可見於截至9月底香港交易所刊載的上市申請,總共有44宗申請個案正在處理中,當中有一半是來自內地企業。另外11家企業的上市申請於9月份已獲原則上批准,部份將預計于10月份上市。這些申請個案主要來自房地産、零售和製造業企業。

  截至9月底,在全球主要交易所新股集資排行上,香港交易所排名第四,在紐約證券交易所、倫敦交易所和納斯達克之後。假設第四季並沒有發生重大事件顯著影響股市,目前籌備上市的名單將會有助香港與納斯達克競爭,爭取成為2014年第三大上市地(以融資金額計)。

  至於A股,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末期,總共有81家企業成功上市,融資金額為506億元人民幣,相比2012年前三季度的149隻新股發行融資1002億元人民幣,新股上市數量和融資金額分別下跌46%和50%。

  “由於持續的IPO改革,前三季度的A股市場以中小型IPO為主導。平均集資規模為6.25億元人民幣,而主機板、中小企業板和創業板的平均集資規模分別為10億元人民幣、5.19億元人民幣和4.64億元人民幣。與2012年同期相比,這些數字均告全線下跌。今年以來,融資規模超過10億元的也僅有10隻新股,並一直沒有錄得超大型新股發行。”德勤中國全國上市業務組中國A股資本市場華北區領導合夥人童傳江分析稱。

  德勤預測,A股市場最後一個季度將會迎來50隻至60隻新股發行,募資250元至350億元人民幣。大部份的發行企業將會來自科技、傳媒和電訊、工業製造、零售與消費及服務業等領域,發行規模以中小型為主。

  童傳江預計,滬港通將讓更多市場流動性流入,進一步強化A股市場,有助支援第四季度的大量新股發行。長遠而言,他相信滬港通將會促進目前的IPO發行制度改革。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