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證券 > 證券要聞 > 正文

字號:  

官員內幕交易時有發生 不因身份不同區別對待

  • 發佈時間:2014-09-25 01:17:15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恒

  編者按:近年來,隨著資本市場快速發展,證券期貨交易活動日趨活躍,內幕交易、洩露內幕資訊等違法犯罪活動呈易發多發態勢。在監管機構與相關部門的通力配合與嚴厲打擊下,一些內幕交易大案、要案浮出水面,涉案金額之大、利益鏈條之長、手法之隱蔽,令人觸目驚心。當中既有上市公司高管等內部人員和證券從業人員,也涉及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甚至級別較高的政府官員。在內幕交易的利益誘惑面前,他們未能守住底線,最終受到了應有懲罰。今日起本報推出“以案説法”專欄,介紹近年來查處的一些內幕交易犯罪案件,希望這些案例能給市場參與者帶來更多思考與警醒。

    近年來,官員內幕交易時有發生。在監管機構與相關部門的通力配合與嚴厲打擊下,一些涉及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甚至級別較高的政府官員的內幕交易大案、要案浮出水面。面對官員內幕交易行為,證監會多次明確表示,堅持根據個案的違法事實、性質、情節,綜合分析認定並確定處罰幅度,做到同等情況同等處罰,不同情況不同處罰,並不因違法行為人身份不同而區別對待。

  內幕交易類型多

  內幕交易是指內幕人員和以不正當手段獲取內幕資訊的其他人員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洩露內幕資訊,根據內幕資訊買賣證券或者向他人提出買賣證券建議的行為。通俗地説,這是一種證券市場的舞弊行為,類似于玩撲克遊戲中偷看底牌的作弊活動,對參與市場交易的其他投資者而言是極不公平的。

  從近年來內幕交易案例看,內幕交易大致有以下幾種,一是利用內幕消息獲利。利用內幕消息獲利在市場中最常見。股票市場是資訊驅動的市場,有關上市公司重組、對外投資、定期報表業績、分紅方案等的資訊,經常能夠引發股價的暴漲行情,因此容易滋生內幕交易。二是仲介者“突擊入股”。三是基金經理“老鼠倉”。四是上市公司董監高利用自身身份優勢從事內幕交易。

  嚴打官員內幕交易

  在“零容忍”打擊內幕交易案件的高壓態勢下,官員內幕交易仍時有發生。以近年罕見的內幕交易“窩案”天威視訊內幕交易案為例,該案件內幕資訊傳遞鏈條複雜,涉及範圍廣,創近年來內幕交易案件涉案人數之最。

  2012年4月,天威視訊公告稱,擬通過向深圳廣電集團等特定對象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深圳市天寶廣播公司和天隆廣播公司網路資産和業務。時任深圳市委宣傳部副巡視員倪鶴琴、天寶廣播總經理馮方明等多人作為重大資産重組工作的主要協調人和參與人,因職務原因提前獲知資訊並利用配偶、親屬、司機等人證券賬戶大量買入。除此之外,部分企業管理層和員工通過領導班子考評、職工座談會等渠道獲知消息並對外洩露,導致內幕消息大面積擴散。

  2012年12月,倪鶴琴等15人因涉嫌內幕交易被移送司法機關。2014年1月17日,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首次開庭審理此案。同月,證監會對許軍等十余人涉嫌內幕交易、洩露內幕資訊行為做出行政處罰。

  官員內幕交易的另一個案例是在停牌前突擊買股票。2013年3月5日,W股票停牌,隨後公佈了系列利好消息:3月7日,上市公司公告了擬實施每10股轉增10股的高送轉方案;3月12日,上市公司公告《股權收購意向書》,擬收購金礦採礦權等資産;5月16日,上市公司公告《發行股份購買資産暨關聯交易並配套融資預案》,擬將大股東控股的公司裝入上市公司。

  劉某某在任某市市長期間,因工作關係結識W公司董事長、法人代表、實際控制人張某。2011年1月,劉某某調任某省某部委任廳級官員,張某在該部委申請項目,與劉某某經常接觸。2013年2月26日劉某某打電話給張某打聽相關項目進展情況,張某告知劉某某擬把相關項目裝入上市公司並定向募集資金。次日起,劉某某兒子賬戶、兒媳賬戶以及朋友賬戶轉入大筆資金,劉某某配偶高某某控制本人及兒子、朋友賬戶在家裏的電腦下單,在停牌前的3天時間內突擊買入W股票37萬餘股,交易金額303萬餘元。以復牌後首日打開漲停交易日收盤價計算,盈利151萬餘元。

  上市公司董事、副總經理尋某為上述系列利好事項的主辦人,其控制“鄧某”賬戶,于2013年2月累計買入W股票45萬餘股,交易金額330萬餘元,以復牌後首日打開漲停交易日收盤價計算,盈利240萬餘元。

  目前,證監會已將涉案嫌疑人劉某某、高某某、尋某等移送公安機關。

  從以上案例可以看到,內幕交易成為官員腐敗、利益輸送的新渠道,相較于貪污受賄等傳統形式,以證券市場為通道進行的利益輸送和腐敗形式更隱蔽、收益更高、危害更大,還衍生出上市公司和政府官員之間扭曲的利益捆綁關係。

  隨著混合所有制經濟改革的深入,國有控股上市公司整體上市和優質資産注入等進程加快,各類企業的並購重組活動進入活躍期,掌握審批大權的相關政府官員有機會近距離接觸內幕資訊。除了自身貪慾驅動的主動內幕交易外,一些市場人士將內幕資訊作為新型賄禮饋贈給相關政府官員的被動型內幕交易也時有發生。

  政府官員從事內幕交易不但破壞了市場的公平投資秩序,損害中小投資者權益,還敗壞社會風氣,是一種以權謀利、損公肥私的新型貪腐現象,必須予以嚴厲打擊。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