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4日 星期五

財經 > 證券 > 證券評論 > 正文

字號:  

羊年A股囧聞:羊毛出在羊身上 卻由豬來割肉買單

  • 發佈時間:2016-02-08 07:57:10  來源:千龍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劉小菲

  中國股市在週五(2月5日)小幅收跌,波瀾不驚地結束了羊年的最後一個交易日。這一天的成交量也創出了近一年多來的“地量”,如果扣除今年1月7日開盤半小時即“熔斷”的“天災”的話,那麼上交所全日僅1400多億元的交易額算是創下了自2014年以來一年多在股市正常交易狀況下的新低。似乎重大節日來臨之前,投資者都是意興闌珊,特別是在年關之際,該離場的散戶都已早就離場。最後一天仍然拼殺在交易一線的股民,都是真正的英雄,值得大家一拜。

  而在股市交投闌珊之際,各大券商一定是不怎麼高興的,因為沒有了交易量也就沒有了交易佣金財源。雖然,證券公司的一大福利就是,在星期六大家為了之後的新年七天長假還需要奮力再加班一天時,他們卻已經可以提前進入過年模式,但回顧過去一年的市場走勢,或許即使是新春佳節普天同慶,無論是股民還是券商,恐怕也都開心不太起來。因為,過去的羊年裏,股市的表現非但不是大家所希望的“三羊開泰”,反而卻像是發作了羊癲風:先上躥,後下跳,各種大喜大悲輪番上演。於是,到了年底大家心裏也都是五味雜陳。

  而只要是開過戶做過交易的股民都知道,只要你買進了股票順利成交,你的賬面上就會立刻出現浮虧,哪怕事實上股價一分未跌,因為券商的佣金、交易所的過戶費和政府的印花稅,都會在投資者身上“薅羊毛”。按現行交易規定,買入時須向券商支付0.2%左右的佣金,賣出時除了等額的佣金之外,還須向政府繳納0.1%的印花稅,而在上交所交易的股票還收取過戶費。因此,買進的股票至少要漲半個百分點,投資者才能勉強實現賬面回本,這從一開始,就是個不平等的遊戲。

  當然,千千萬萬證券從業者的收入,就來自於這些從股民身上薅下來的“社會主義羊毛”,大家交易額越大,交易次數越頻繁,流失到這個領域中的資金也就越多。因此,在2015年夏天股市動蕩之際,許多股民在股災中焦頭爛額欲哭無淚,但是券商卻趁著行情發生“踩踏”交易放量之際大賺了一筆。然後好景不長,在後來,牛市中匆匆開戶入市的新股民又在熊市中匆匆銷戶退市之後,券商想躺著賺錢也就沒那麼容易了。於是,年初在熔斷機制啟動後,“紅馬甲”們對自己的工作能夠聊以自勉的理由就是“牛市賺錢多,熊市下班早”,可惜這樣的早下班的機會也一共就出現了兩次而已,當然,對於大多數股民而言,兩次也已經是夠受了……

  而經濟學常識告訴大家,證券資産在轉手交易的過程當中,並不會産生新的價值,一個交易者能最終賺到的錢,必然是其他交易者虧掉的錢,這用句俗話來説便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也就是所謂的“零和遊戲”。而正如前文所述,這樣的“羊毛”在流轉過程中,還會被券商、交易所和政府“薅”去那麼一層。這也就意味著,如果沒有新的價值源注入,那麼本來是零和股市買賣在扣去了交易成本之後,將是一個負和遊戲。統計學上“大數定理”的結論告訴大家,在這樣的市場中如果浸淫過久,唯一的結果便是“久賭必輸”。

  好在,正常的股市並不是真正的零和遊戲,各家上市公司向投資者,也就是所謂的“股東”定期派發的紅利,以及其每股凈資産在經營過程中打出手增值,就是新價值的源泉。而按照經濟原理,在經濟穩定增長的正常年景,股市的平均紅利回報率是肯定要高於定期存款利息的,否則,投資資金就不會有流向實體經濟的動力。

  但大家需要熟記的一點,就是至今為止,中國A股市場仍然不是個“正常”的市場,在這個市場中,大家追求的不是穩定持股的價值投資,甚至“炒股炒成股東”成為了對投資失敗以致于被套牢不得不長期持股的股民的諷刺揶揄,與之相比更悲慘的事,也就莫過於一夜情後珠胎暗結“搞出人命”,以致于不得不奉子成婚“泡妞泡成老公”者……

  事實上,在大多數A股上市公司都是“鐵公雞”,因而使得在成熟市場司空見慣的現金分紅在此處的上市公司中反而成為異端舉動的狀況下,傳統上用來分析股市投資回報率的“市盈率”工具也就成了擺設。一旦有利潤微薄甚至存在虧損風險的個股也被非理性爆炒,那麼泡沫化的牛市就會形成,而牛市的賺錢效應會在社會上引發“羊群效應”讓貪財卻又缺少風險防範意識的新股民集中入市,於是市場的投機泡沫就越來越高,這種情況下,股市就變成了變相的龐氏騙局,最終結果無非是:先跑的賺錢,後跑的買單,而“羊毛出在羊身上”的定理依舊會生效。

  而在沒有現實經濟背景支撐的狀況下,股市投機熱潮往往會使整個交易所都淪為變相的賭場,大家都在裏面日復一日進行著表面零和實際負和的遊戲。雖然,按照經典的經濟學原理,適當的金融投機活動對於整個金融市場的正常運轉是不可或缺的,因為只有投機行為才能把明顯偏離了實際公允價值的資産價格給拉回他該去的地方。但是這個假設僅在成熟、開放、公正的市場中才能得到充分的體現,而在不成熟的市場環境下,追漲殺跌跟風投機的馬太效應,會讓股市一次次地在暴漲暴跌的“抽風期”和低位盤旋的“昏迷期”之間輪迴,這個“雙相障礙”週期在A存在了25年曆史中已經走過了好幾輪,並且週期本身和實體經濟的週期完全脫節,這也便意味著,股市並沒有起到尋常意義上的國民經濟“晴雨錶”作用。

  因而,雖然A收益市場已經走過了四分之一個世紀,但是它的成熟速度太慢,滯後於整個社會發展速度太多,以致于到現在雖然市值高居全球第二位身軀龐然,但是心智層面上仍未脫離襁褓,這也就是為何股市名嘴李大霄先生會一而再再而三地把“嬰兒底”這個虛無飄渺的術語成天挂在嘴上,因為本質上,我們的股市就是個長著25歲成年人100多斤重的身體,卻仍要包著尿布含著奶嘴躺在搖車裏的巨嬰。監管部門越是害怕投資者在股市中受到傷害,而不願放手讓股市自己行走學會找到平衡感,股民在此之中就反而越是受傷如此便是惡性迴圈……

  而對於在股市中受傷的投資者,解脫的最快辦法便是割肉離場一了百了,只是這個過程難免會是“割在手上,疼在心裏”。有一個故事便形象地解釋了這個過程:一間牲口棚裏住著奶牛、綿羊和肉豬三隻動物,忽然有一天,主人要把豬抓走,豬高聲尖叫,拼死反抗,惹得牛和羊很不高興。牛和羊對豬説,主人一直這麼抓我們,你見我們有這麼歇斯底里過嗎?豬説:主人抓你們只不過是要擠奶和剪毛,但抓我去,卻是要用刀子割我的肉啊!

  於是,辛苦工作按時納稅的勞苦大眾,便是那吃的是草擠的是奶的乳牛,而通貨膨脹的風險,則讓大家的現金資産確實在經常被剪羊毛,而一旦在不恰當的時機的踩進了股市,便就成了等待挨宰的豬了……也許,有朝一日,中國股市的投資者會真正的成熟起來,爬出嬰兒車成為一個有擔當的成年人,或許,不用等到12年後下一個羊年再度到來,大家就能迎來這一天。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