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證券 > 證券評論 > 正文

字號:  

評論:場外配資一刀切“封堵” 不如疏導

  • 發佈時間:2015-08-07 03:31:44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余豐慧  責任編輯:楊菲

  為何場外配資在監管高壓下依然屢禁不絕?關鍵在於一刀切封堵的具體方法很難奏效,而且會將場外配資業務逼到更加隱蔽的“地下”去做,監管起來更加困難。

  據《第一財經日報》近日報道,在監管高壓之下,場外配資依然有捲土重來的趨勢。在記者調查採訪的十家配資平台中,就有包括智操盤、六和資本等六家仍在拉攏遊説投資者新開配資賬戶,其中,日配最高杠桿可達10倍之多。另一方面,一些配資公司在與恒生HOMS、同花順等配資軟體對接受阻後,開始尋覓其他第三方配資軟體,更多則開始自己炮製交易軟體,在市場有所恢復但尚未穩定之下,大肆吸引客戶博短線。

  馬克思説:“一旦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就膽大起來;如果有10%的利潤,資本就保證到處被使用;有20%的利潤,資本就活躍起來;有50%的利潤,資本就鋌而走險;為了100%的利潤,資本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300%的利潤,資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首的危險。”這段名言用來形容今天中國A股的高杠桿配資業務上再貼切不過了。

  本輪A股之所以震蕩幅度較大,動力正在於各類股票高杠桿配資業務。特別是至今監管部門都無法統計、心裏完全沒有底數的以P2P平臺為主的場外配資業務。

  這種P2P平臺等配資供給者只要把握住平倉線,一般沒有風險,而風險最大的是配資需求的投資者。更加嚴重的是對整個市場可能帶來較大風險。主要是把高杠桿的期貨市場融資方式用到現貨市場的股票市場,一旦市場暴跌,後果不堪設想。

  股市發生連續震蕩之後,監管部門開始加強對高杠桿配資業務的監管。出臺許多政策措施徹查和封堵配資業務,特別是封堵場外配資業務。這裡麵包括對恒生Homs的封殺。這種思路本身是對症下藥的。但是,為何場外配資在監管高壓下依然屢禁不絕?關鍵在於一刀切封堵的具體方法很難奏效,而且會將場外配資業務逼到更加隱蔽的“地下”去做,監管起來更加困難。

  在恒生Homs被監管部門一刀切封堵後,出現利用手工原始操作、單戶進行的“地下”配資業務可以説是大概率事件。如今已經出現了“尋覓其他第三方配資軟體,更多則開始自己炮製交易軟體”的做法,更加不奇怪。恒生Homs不過是設計開發的與券商介面、自動平倉和分多個子賬戶管理的計算系統而已,想必開發技術並不複雜。一旦把恒生Homs與券商介面切斷封殺後,必將逼迫無數個Homs誕生出來。這是資本的威力,這是市場自發需求力,這是超額利潤回報的誘惑力。

  採取封堵、一刀切措施治理場外配資只能導致兩個結果:一是將配資業務趕到更加隱蔽的“地下”去。有市場需求,卻沒有正規渠道,或者光明大道被封堵,只能採取“黑市”交易。二是將使得配資業務市場更加混亂不堪,風險更大,監管起來難度更大。

  由此可見,救助市場化程度相當高的股市,一刀切“封堵”不如採取“疏導”的措施。比如適度放開和降低券商融資準入門檻,開放券商接入Homs介面等。這樣就將擠壓場外“黑市”配資市場,就將吸引配資需求者進入正規配資渠道。這就給監管部門規範管理配資市場提供了基礎,把整個配資業務都納入到了監管部門的法眼之下。然後,根據Homs系統裏的配資業務發展情況特別是杠桿率高低,有的放矢地進行監管。

  總之,對於當下的資本市場來説,管理與監管上採取“疏導”措施為上策。切記採取一刀切封堵和殺死市場細胞的措施救市,否則仍然是治標不治本之策。

  余豐慧(財經評論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